《陪你一起隐于野》创作感想:
尊敬的读者你们好!我在山村田园隐居了4年,创作了《陪你一起田园居》《归园田居日记》,《陪你一起归乡村》。
在**发表了几百篇文章,讲述我五年来田园生活的故事。
但是意犹未尽,又创作了这部《陪你一起隐于野》,讲述我的半隐式生活和故事。并且还准备了下一部《陪你一起隐于市》,以飨读者。
东山下的秀岭草木枯荣四次,不知不觉,归隐田园有五个年头。
我来自农村,天生有着喜好田园的基因。快退休时,避开拥挤,远离喧嚣,从城市搬到山村,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
2018年我来到蓝田县三官庙镇韩岭村,东边山环绕,南有秀岭,西有面岭,植被丰富,生态良好,空气清新如同天然氧吧,村民自耕自食,怡然而居,岭上的那一剪闲云,一抹雾岚,一溪烟波,还有数亩闲田,几处茅舍,萦绕心间,再难忘怀。我记住了一个叫韩岭的小村。
这是一个远离文化中心的偏远地区,当我一开始走出城市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都是山和林子,村舍和庄稼。
山居夜无聊
夜幕降临了,在秦岭东麓山脉一个叫秀岭的山脚下坐落着一个韩岭村。此时的村里家家烛火已熄,只余阵阵蛙鸣声此起彼伏。
天怎么又黑了!我躺在炕上望着已经发霉的房顶,无声的叹了口气。
来到山村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他还是没有完全适应山村的生活。真是一点娱乐活动都没有啊!为了省油钱,家家几乎天刚一擦黑就得准备睡觉了。
透过月光,望着黑黝黝的房顶,屋子里的一切都显得朦胧了起来。
我知道我离开了家,离开了单位,离开了城市,离开了过去的朋友圈,刚开始的第一年,一个人在外,可是不知道是某种什么样的力量,在牵着我走向记忆和思念及渴盼情谊。
住在山里,很长时间不用手机,不讲话,不对外联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民国·李叔同《送别》
这一阕词,我年少时就能背得滚瓜烂熟,初中的语文老师还教会了我们歌唱,真的太美了。长亭之外,古道之畔,芳草悠悠,碧绿无涯。晚风吹拂着柳树,笛声断续。天涯与海角,知己散落何方?且就着一壶浊酒,尽这相聚的余欢吧,今宵一别后,山水迢迢,感受不到你的温度,连梦里都觉得寒冷!更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相聚?而人生的真相,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啊!
我想我的心里,记住的人一定太多太多,回忆的事很多很多,念想在孤寂中壅塞淤滞起来。
我告诫我自己,年纪大了,要离开城市,来到小地方,来到回园,一个守一方庭院,要向“隐士”学习,心情一直都在沼泽地边探脚,而到达不了需要的温暖。一直都在边缘徘徊,而进入不了沉实的腹地。
从来处到去处,从去处再返回,这有条不紊里,到底蕴藏着多少哀乐喜怒。是阳光唤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唤醒了阳光,这样的时节仍然灰淡,易使人无绪,易使人获得短暂的失忆。
五年的田园生活教会了我“隐士”般的孤寂。
张蓬隐者曾告诉世人,能接受艰苦清简的生活,隐修者只是解决了生存的问题,而克服独住的孤独感才是他们最难通过的一关。没有定力、没有恒心的修行者是很难经受得住考验的。每年,山中都有修道不成反成癫狂的隐修者。
智均也告诉记者,“即使一个有修行基础的人,也不一定适合住山。那不仅意味着完全放弃物质享受,也意味着面对寂寞和孤独。”因此,每年有很多人住进终南山,又有很多人离开终南山。
五年,对于生活在闹市中的普通大众来说,显得那么短暂。可对这些长期在深山老林里生活的隐修者来说,则写满艰辛与不易。
失忆是一种幸福,麻痹着人的感官。
一旦麻木了,便无法在与他人交谈,便无法与这个世界亲近。
我们从不寂寞,却永远独自而行。
说不上,今天是怎样的一个心情。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那是夜半的时候,我还没有睡,在看书。
下雨时,就随手关了床头的灯,起来站在窗前,听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滴滴答答。
窗外也没有什么风,只感觉到一丝湿冷的空气探到脸上。黑暗中的树木一片朦胧,怅怅中,无语。
午后,一个人坐在这里,梳理着淡淡的思绪,心里湿漉漉的,就像这雨后未晴的天气。
阳光很快消失,雨稀稀落落的,重又敲打起春天。忽然有旧识的风吹动了我的衣襟,举目,又想起了旷渺的远方。远方我去过吗?远方并没有什么。
当一个人能够独处,且乐在其中,那不是寂寞,那叫孤独!
孤独是一种气质,是在喧嚣与繁杂中也能够寻求到自我的一种特有方式;是能够在世人眼中的寂寞中依然自我的自在活法;能够以自己的特立独行把握住自己的心境,让思想,思绪因自己的心境而释放,是自我乐在其中的独有空间。
生命的旅程中,间或给予自己这样的空间,清理一下杂乱无章的心绪,思考一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让灵光能够闪闪而过,让窃喜能会意一笑。
这种生活状态不等于放弃应该有的生命享受,而是更有闲情逸致去独享下午茶、听音乐、追美剧、做美食......
那一刻,是真正属于你的,一个人独自享受“心”的时光!
我的乡野山居生活,没有寂寞!我不需要寂寞,我可以孤独,孤独的独处是一种享受。
孔子说:“隐居以求志。”
隐,不是走向消亡,而是过进退自如的生活。并且是利用隐退的时光,去学习,磨砺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志向。
少年隐退十年,其实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
中年隐退十年,其实是低调谦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老年隐退十年,其实是退出群体,不过二手的生活,坚持做自己。
人生就那么几十年,不管你有多高的位置,多少的财富,一日三餐才是真生活。
拼命冒出来,这是本性,主动退下去,这是本事。
除了像我这样追求生命真谛的隐修者,更多的是为修行而来。
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样的隐士生活。当你老了,陪我隐居山村小院可好?
岁月如梭,一生匆匆而过。当繁华落尽,余生我们追求的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小院,依山而居,依林而栖,依水而戏,那里繁花似锦,篱笆环绕,融入自然,享受生命最纯粹的美好。
清晨,站在小院中,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怀抱。
篱笆上爬满了蔷薇,青藤翠绿欲滴,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偶尔打个小盹,梦中都是鸟儿的欢歌与溪水的潺潺。
午后,树荫下微风轻拂,手捧闲书,品一壶香茗,让心灵在花香中沉醉。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花香与夜色交织,引领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隐居于小院,我们无需追逐名利,只需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养鸡、鸭、鹅,种植瓜果蔬菜,让田园生活的气息在小院中弥漫。
小院虽小,却在自然之中,敞着天,露着地,有山、有丘陵、有田野,有水塘、有树林,却能满足我们心灵的渴望,看山看水,观云悟水,让心灵在田园生活中找到归宿,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充盈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