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杀不杀刘备?
- 三国:我,曹操之子,大汉柱石
- 划江成陆
- 2004字
- 2025-01-12 18:26:57
寿春。
在曹操定都许县之后,袁术也不甘落后,想要扩张一下领土,先是传令孙策攻打会稽郡王朗,自己则把目光瞄准了小沛的刘备。
但还不等他准备打刘备,吕布就抢先赶跑了刘备,占据了小沛。
随后,徐州名仕陈圭过来上任沛国相,驻兵小沛。”
袁术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但他没有选择攻打小沛,而是听从了谋士阎象的建议,修书一封,拉拢陈圭。
陈圭收到信之后,看出了袁术恐怕难成大事,再加上家眷还在下邳,果断写信,回绝了袁术的拉拢。
袁术这边不顺利,而另一边派去打会稽郡王朗的孙策,却是智取了会稽郡。
孙策夺取会稽郡后,返回了寿春,袁术大摆庆功宴,却并未封赏孙策,也没有兑现封他为九江太守的承诺。
而且,还让他坐在最末尾,仿佛他不是庆功宴的主角。
孙策无比气愤,一度失态,在宴席过后没几天,在一阵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用先父遗留的传国玉从袁术手里换取兵马。
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后,欣然划给了孙策数千精兵……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各方势力活动频繁的时候,许都的曹操也面临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刘备的处理问题。
刘备来投,自然要迎接,可以向天下人表明曹操的求贤若渴之心。
但迎接过后,刘备却没有效忠的意思,那就是个问题了。
曹操召来心腹,就处置刘备一事展开了一场会议。
“诸位,刘备来许都,该如何处置?”
荀彧道:“明公,刘玄德乃英雄也,我建议杀之。”
他看人一向很准,这刘备虽然至今毫无成就,但百折不挠,这就是一个明主才有的性质。
让这样的人活着,迟早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
曹操沉吟片刻,正想说话,却听郭嘉出言道:“主公,我有一言。”
曹操豁然抬头,笑道:“哦,奉孝,文若劝我杀刘备,你以为如何?”
“不可杀刘备。”郭嘉笑着摇头。
曹操微微皱眉,“为何?刘备是英雄,留下岂不是后患?”
郭嘉笑道:“主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兴义兵为天下除暴,唯仗信义以招俊杰之士,犹怕人不来投。”
“刘玄德素有仁义之名,今因困穷来投,若杀了他,就是害贤。天下俊杰,闻而生畏,必将裹足不前,明公又靠谁来平定天下呢?”
“像这样除一人之患,而阻四海之望之事,明公不可不察,不可不慎呐。”
曹操全程闭着眼睛,捻髯倾听,当郭嘉说完之后,突然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奉孝所言,正合我心。”
“明日,我便上表天子,举荐刘备为左将军。”
这时,程昱连忙道:“主公,不可,不可再表荐刘备了。”
“刘备是英雄,其志不在小,依我之见,倘若给他一块地盘,那就是养虎。其终不会居人之下,不如早早除了他!”
曹操笑容敛去,眉头再次皱起,看向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子擎,我观你方才一直低头不语,你一向机灵,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件破事真的很让人头疼,就像是忠孝不能两全一般。
无论是杀或者不杀,都有可能对他造成恶劣影响。
曹铄不假思索道:“阿翁,刘备不可不除,但独不能如此除之。如今正是用人之时,不能因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你的意思……”曹操目光一亮。
曹铄微微颔首,淡淡道:“先用后杀。”
“刘备不可随意斩杀,并且他身边的关张二将皆是天下罕见的万人敌,对阿翁攻城略地有用。若察觉到刘备的异常,可借他人之手把刘备铲除。”
“倘若刘备死于他人之手,这天下人又岂会把矛头指向你呢?”
他身为穿越者,当然明白刘备对曹操的威胁有多大,也想过直接杀了刘备。
但目前刚刚定都许县没多久,在这个阶段,杀刘备确实有一系列坏处,所以才建议曹操先用后杀。
如果刘备未来还能活命的话,只能说上天不让他死。
不过活下来也无所谓,汉末三国没有刘备,岂不是少了一份精彩?
况且,曹铄熟悉未来走向,也不会让老曹在赤壁一战被孙刘联军击败,从而延后统一进度,被司马氏摘桃子。
曹操抚掌大笑,“哈哈哈,我儿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就依子擎的建议。”
“主公英明。”众文武齐声说道。
……
出了州府,曹铄直奔蔡家两姐妹的府宅。
从相识到现在,他与二女已经颇为熟络。
要问为什么蔡家两姐妹会出现在许县,自然是曹铄劝她们二女过来的。
他以鄄城接近袁绍的领土,未来容易被战火波及为由,合情合理的让二女收拾东西跟他一同来了许县。
“子擎,你来了?”蔡贞姬一脸欣喜。
“贞姬,我带了两盒上好的茶叶,怎么不见你姐姐呢?”曹铄随口询问。
“怎么又带茶叶来了,你上次不是才送了两盒名贵茶叶吗?这东西可昂贵了。”
“上次不是你阿姊把典籍抄录出来吗?现在她还在书房忙活呢。”蔡贞姬笑着解释。
曹铄恍然,他回想起自己确实无意间提起过这么个事,没想到蔡琰这么上心。
他曾经跟蔡家两女说过蔡中郎家中藏书很多,但由于战乱大量散失,有些太可惜了。
蔡琰就说自己有过目不忘之能,记得曾经看过的典籍,可以将典籍内容重新书写出来。
然后,他就用开玩笑的语气让蔡琰把内容书写出来,蔡琰也是笑着应答。
他当时只以为是玩笑话,没想到这蔡琰还真这么做了。
该说是信守承诺呢,还是什么呢?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书房门外。
曹铄露出一抹笑容,“贞姬姐,一起进去吧。”
蔡贞姬微微颔首,同曹铄一同向书房走去。
或许是为了安静的写书,蔡琰关紧了门。
曹铄默默敲响了书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