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孙策中计

似乎是感觉让张辽诈降实在不妥,曹铄又道:“文远,我知你对我曹营忠心耿耿,让你诈降并无羞辱之意,还望你见谅。”

张辽诈降,本来是利用孙策猜测张辽或许是二五仔的因素,增加书信的可信度。

但他肯定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因为太伤人了…

张辽深吸一口气,“二公子,我明白了,三日后我会给孙策修书一封。”

“昔日在吕布麾下做事,我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加入了曹营,我方知曹公才是明主。公子如此信任于我,我又岂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对公子不满?”

曹铄大喜过望,“好,此战若胜,我一定在阿翁面前亲自为你请功。”

张辽道:“多谢二公子。”

二日后。

孙策在这段时间里,时不时遣人在城池四周观察城头上士卒的状态。

曹营士卒刚开始还挺精神,但后面士气越来越低迷。

孙策与周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或许是曹铄中了那一箭,应该没死,但引发了感染,状态已经变得极差,不日将不治身亡。

而这些城头上的士卒很久没见到曹铄,又担忧他出事,这才有了这种变化。

孙策见到这种变化,决定再休养三日,恢复士气,再度攻城。

可就在他刚下定决心没过多久,当天夜晚,人报曹营有人送来密信。

“密信?呈上来。”孙策从床榻上起身,勾了勾手,示意他拿来。

探子连忙把从城头上射下来的信件递交给孙策。

孙策看过密信,顿时双目瞪大,轻声道:“去把周瑜喊来,不要弄出太大动静,我有事与他商议。”

“诺。”探子告退。

不多时,周瑜掀开大帐帘幕,面露狐疑,“伯符,有何急事,何故唤我?”

“公瑾。”孙策一把抓住周瑜的手,目光有些炽热。

周瑜总感觉孙策有点不对劲,他咽了口唾沫,再次追问,“伯符,有何事?”

“公瑾,曹营方向送来密信一封,你看。”孙策从怀中掏出密信,放到周瑜手中。

周瑜微微颔首,原来是战事方面的事。

收敛心神,周瑜把信件看了一遍,呼出一口气,“伯符,曹营的张辽信上说曹铄重伤垂死,他欲在今夜三更献城投降我军。你唤我来,是不确定这张辽是真降还是诈降吧?”

孙策点了点头,“公瑾,人言曹铄诡诈多端,我担忧这张辽是听从曹铄的命令诈降,曹军就在城内埋伏,说是献城,实则引诱我军进城。”

周瑜想了想,道:“应该不是诈降,曹营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曹铄可能真的出事了,城池即将沦陷,手底下人心思异是很正常的。”

“张辽本就是降将,倘若曹铄死在这里,曹操必然大怒,只怕回许都后,他这降将难逃一死。”

“如此一来,献城投降的动机是很明确的。”

周瑜依照自己的思路,曹铄倘若死在这安风城,那么先前曹军占据的安丰郡、弋阳郡,也会因曹铄身死的原因尽数被袁军收复。

这样一来,张辽乐进等将领的罪责可就很大了,不仅没保护好曹操的儿子,还把地盘丢了。

按照军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张辽本就一降将,犯下这样的过失,曹操完全有可能斩了张辽。

孙策恍然,笑道:“原来如此,今夜是绝佳良机,万不可错过!”

周瑜略思一阵,确定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后,道:“让将士们先休息两个时辰,夜半三更时把兵马分为三队进城,一队最先入城查探四周环境,一队在确定没有埋伏后进城,最后一队负责接应。”

“好,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孙策抚掌大笑。

秋末,夜晚的大风已有几分寒冷。

孙策把兵马分为三队,人衔枚,马裹蹄,来到安风城下。

南城门上,张辽见孙策的大军将近,命令手下士卒在城头高举火把示意,同时开启城门,亲自站在城门口迎接孙策的大军。

孙策亢奋不已,对峙多日的安风城终于攻陷,果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句话无比正确。

不过孙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指了指一旁的乐就,“劳烦乐将军引300人去查探敌军城内虚实。”

“孙策,你……”乐就恼怒不已,让他去探查情况,万一敌军有伏兵,突然暴起之下杀了他,那他可就冤死了。

孙策别过脸看向他,目光有些咄咄逼人,“怎么?袁公让乐将军辅助我破贼,眼下只要进了这安风城,那我军就是大胜,将军莫非不愿意?”

“哼,我这就引三百人去查探情况。”乐就冷哼一声,率领那早已准备多时的三百敢死队冲进城内。

“孙将军,你们莫非是不信任在下?”张辽上前,脸色难看。

他这脸色是真的难看,但不是因为孙策缺乏信任,而是这厮太难缠了。

他没想到这孙策行事如此谨慎,宁愿进城耽误些时间,不抓住战机,也不愿疾行进兵。

幸好,如今有夜色掩护,曹军又藏的很隐蔽,乐就是个草包,曹军应该不会被察觉。

“并非不信任张将军,而是担心张将军今夜献城之事早已被曹铄洞悉,还反过来利用将军,坑害我军。”

孙策正想说话,周瑜却替他回应,尽管心里鄙夷张辽,但嘴上还是吐出委婉的说辞。

张辽道:“原来如此,是我误会孙将军了,那就让乐就将军速速探查情况,否则曹铄和乐进反应过来,咱们恐怕要无功折返了。”

周瑜和孙策见张辽这么快就顺势低头,简直就是墙头草,没一点骨气,内心更加鄙夷,不过还是敷衍了他几句。

不多时,乐就引兵回返,“孙策,曹铄没有在城内隐藏伏兵。”

孙策欣喜若狂,大手一挥,“传令!进兵安风城。”

除了负责接应的两万大军以外,其余部队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城池。

孙策本人更是纵马往县府而去,想要直取曹铄的首级。

但不断急行,路上却不见一人。

足智多谋的周瑜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连忙喝道:“不好,伯符,我们中计了!”

孙策大惊,反应过来,抬头一看,己方大军进城人数已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