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政府质量奖组织质量管理模式集锦
- 刘继云 赖俊锋等编著
- 1749字
- 2024-11-29 14:41:45
前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可见其意义重大。过去的十多年,以政府质量奖评审的方式引导组织对照卓越绩效准则进行评估、寻找改进空间,从而促进行业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升,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1951年日本在全球范围第一个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戴明奖,1987年美国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也于1993年设立了欧洲质量奖,为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保持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产业发展实际,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质量奖评审工作。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广东省东莞市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被提上日程,东莞市委市政府要求树立典型示范标杆,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年5月25日,东莞市第十三次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批准设立东莞市政府质量奖,东莞成为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设立政府质量奖的城市。2009年12月7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东莞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明确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是东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由市政府批准、表彰或奖励,授予在东莞市登记注册,质量管理成效显著,产品和服务、经营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组织,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组织数量不超过2家,每家获奖组织奖励100万元。自2010年开始首届评选,迄今已十余年,获奖组织数量由每年2家扩充到“3+6”家(每两年评选出3家授予政府质量奖、6家授予政府质量奖鼓励奖)。2022年,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2022年度东莞市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项目,积极培育东莞市政府质量奖后备梯队。未来,东莞市还将进一步扩充奖项,加快东莞组织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和创新,激励更多组织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培养先进质量人才,助推东莞的质量工作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些获奖组织代表了东莞各行业优质诚信的质量品牌,它们践行了“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的城市质量精神,为东莞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东莞,每一家优秀组织的朴实初心和远大愿景,汇聚成了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磅礴力量,助力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总结和推广东莞市组织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取了2020年以来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或被评为东莞市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的16家组织作为案例,提炼出各组织先进且有独特性的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形成本书。我们相信,通过学习这些优秀成果,能够有效促进全市各行业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持续提升,实现卓越的品质和效益。
本书分16章,涉及16家组织的质量管理模式或质量管理实践,由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刘继云院长、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赖俊锋二级调研员以及叶柱棠、渠啸、金树、蔡冰如、陈海东等工作人员在16家组织提交的政府质量奖或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申报材料的基础上编著而成。
东莞理工学院是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的成员单位,下设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质量与品牌研究中心和东莞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院,以产业、企业的质量与品牌为主要研究对象,不断推出相关的研究成果。本书是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质量与品牌研究中心、东莞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广东合通建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隐贤山庄景区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豪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一表示感谢。当然,本书成书较为仓促,可能存在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我们将虚心听取意见,及时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