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皮革商标的真真假假
皮革行业不仅是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品牌竞争的主战场。而在商标分类中,皮革及相关产品归属于第18类,包括人造皮革、毛皮制品、箱包、旅行袋、雨伞等。这一次,恒信致远商标代理公司接到了一起关于皮革商标的案件。这场案件不仅涉及商标的归属问题,更牵扯到真假皮革品牌的暗战。
商标之争:真假“欧莱皮具”
案件的委托人是“欧莱皮具”的创始人赵安,这是一家中高端皮革制品企业,以高品质的皮包、旅行箱和皮夹闻名。赵安的品牌已经成立10年,商标“欧莱”早在8年前就注册在第18类,覆盖了皮革、旅行袋、雨伞等多个品类。然而,最近的一场商标纠纷让赵安措手不及。
“徐律师,我的商标‘欧莱’被一家南方的小公司起诉了。”赵安焦虑地说道,“他们声称‘欧莱皮具’商标是他们先用的,说我抢注了他们的名字!”
徐明宇皱眉:“对方提供了什么证据?”
“他们拿出了一些早期的宣传材料和发票,但我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品牌。”赵安愤愤地说道,“我怀疑这是一次恶意诉讼,目的就是逼迫我支付高额赔偿。”
第18类商标的范围
第18类商标涵盖了以下主要品类:
皮革及人造皮革:包括真皮、人造革、仿皮。
毛皮及其制品:如毛皮服装、毛皮饰品。
箱包及旅行袋:手提包、公文包、行李箱、旅行袋等。
雨伞及遮阳伞:包括户外伞、折叠伞。
其他相关产品:如皮带、动物用皮革制品等。
“欧莱”商标注册覆盖了所有这些类别,显然是一个全品类的皮革品牌,而对方的商标申请则仅限于皮包和钱包。
“他们很可能是看中了‘欧莱’的市场影响力,试图通过部分商品类别的先使用权制造混淆。”徐明宇分析道。
皮革品牌的真假争端
徐明宇的团队通过调查发现,发起诉讼的公司是一家名为“欧莱实业”的企业,成立时间比赵安的公司略早,但其注册信息中并未提到与皮革相关的业务。
“他们在几年前突然开始经营皮包,但从未申请过商标。”林妍递上一份企业信息查询报告,“而且,他们最近在商标局提交了几个与‘欧莱’相关的商标申请,显然是针对赵安的品牌进行布局。”
更令人意外的是,“欧莱实业”的实际控制人曾因多次伪造商标注册信息而被罚款。他们的诉讼,很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勒索行为。
“这不仅是一次商标争端,更是一场关于皮革品牌的真伪较量。”徐明宇说道。
赵安的品牌故事
“欧莱皮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赵安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果。
“我从小就对皮革制作感兴趣。”赵安回忆道,“大学毕业后,我去意大利学了两年皮具设计,回来后就想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创业初期,赵安每天亲自跑市场、挑皮料、监督工艺。他的坚持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欧莱皮具”逐渐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欧莱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是我追求品质的象征。”赵安坚定地说道,“但现在,他们试图用假材料来毁掉我的品牌,我绝不会妥协。”
商标纠纷的幕后阴谋
在进一步调查中,徐明宇发现,“欧莱实业”不仅试图通过商标诉讼打压赵安的品牌,还悄悄注册了多个与“欧莱”近似的商标,例如“欧莱尔”“欧莱仕”等,试图通过这些商标进入市场。
更令人愤怒的是,“欧莱实业”已经开始在线上销售低价皮包,这些皮包不仅使用了“欧莱”标识,还在宣传中暗示自己是“欧莱皮具”的子品牌。
“这是一次赤裸裸的市场侵占。”徐明宇冷冷说道,“如果不及时制止,‘欧莱皮具’的品牌信誉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制定反击策略
为了保护赵安的商标权和品牌声誉,徐明宇制定了以下策略:
商标无效宣告:对“欧莱实业”近期提交的近似商标申请,提交无效宣告,阻止其通过商标扩展市场。
不正当竞争诉讼:针对“欧莱实业”假冒“欧莱皮具”品牌的行为,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
市场混淆调查:通过消费者调查和市场分析,证明“欧莱实业”试图利用相似商标混淆市场,侵犯赵安的品牌权益。
“关键在于,必须让法庭相信,‘欧莱皮具’的品牌价值完全来源于赵安的经营,而非对方的虚假宣传。”徐明宇说道。
法庭上的较量
在商标听证会上,“欧莱实业”的律师辩称:“我们的公司成立时间早于‘欧莱皮具’,而且我们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使用‘欧莱’这个名字,用于皮包的生产和销售。”
徐明宇则从商标法的基本原则入手,逐一反驳:“根据商标法,商标权的归属应以注册时间为准。而我方商标早在8年前就已注册,且覆盖了所有皮革相关类别,对方在注册商标前并未提出异议,显然缺乏合理依据。”
他随后提交了一系列证据,包括“欧莱皮具”的销售记录、广告宣传材料,以及消费者认知调查,证明“欧莱”在皮革行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品牌影响力。
更具杀伤力的是,徐明宇揭露了“欧莱实业”的商业模式,通过提交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证明其低价皮包的材料并非真皮,而是劣质人造革。
“对方不仅在使用假冒的商标,还通过劣质产品破坏市场公平,误导消费者。”徐明宇在法庭上直言,“这是一次典型的商标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案件的结果与品牌的延续
最终,法院裁定:
“欧莱实业”提交的近似商标申请因恶意注册被驳回;
“欧莱实业”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判赔偿“欧莱皮具”经济损失,并公开道歉;
“欧莱皮具”商标的独立性和在先使用权得到保护。
案件结束后,赵安重新梳理了品牌策略,并在徐明宇的建议下,注册了一系列与“欧莱”相关的防御性商标,同时加强了对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的管控。
“徐律师,谢谢您帮我守住了‘欧莱’。”赵安感慨地说道,“这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是我对皮革工艺的执着追求。”
“商标是品牌的盾牌,而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徐明宇微微一笑,“希望‘欧莱皮具’能在未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