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迎还是不迎,是个问题

军师祭酒。

这一官职在原剧本里确实为曹操所设。

只不过设置军师祭酒的时候,已经是公元一九九年了。

而第一任军师祭酒,自然是鼎鼎有名的郭嘉。

现在曹操竟然要拜自己为军师祭酒?

他不是已经有郭嘉了吗?郭嘉到底是啥职位?

“明公,敢问奉孝现在为何官职?”

“他啊,他自己领了个军谋祭酒,所以我才想给你整个军师祭酒,怎么样,做我曹操的军师,可以吗?”

曹操看向许安的眼神中透露着丝丝期待。

这名少年给他带来太多惊喜。

以至于他也不确定,许安会不会答应。

许安心中却另有算计。

好家伙,郭嘉挺能安排,竟然给自己整了个参谋职位。

不是军师了!

不过这样可能也好,如果他能改掉不良的生活作风,戒掉黄毒并勤加锻炼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死那么快了。

总之剧本没按原来的发展!

等等。

当军师虽说很好吧,但自己也有可能会被累死。

一边是威风八面的曹魏军师,可成就伟业。

一边是过劳死的风险。

许安略微思考,就有了决算。

他拱手一揖,“如此,多谢明公了。”

曹操哈哈大笑,“叔敬,我才要多谢你呢!”

由于许安的出众表现,文武对曹操的任命并没有反对。

所有人都站起来表示祝贺。

“恭喜军师,恭喜。”

整个议事堂喜气洋洋。

过了会儿,曹操双手朝下压了压,“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另一件重要的事。据报,天子已经离开长安,前往安邑。但李傕、郭汜似乎不打算放过天子。诸君,我们该如何做?”

文武们互相对视,面色凝重。

见无一人发言,曹操指了指刘晔,“子扬,你先说说。”

刘晔起身,“明公,诸位,其实李傕军已经和白波军杨奉打了两场,双方各有胜负。幸亏河内太守张杨相助,天子才得以到达安邑。只可惜安邑少粮,天子这才有了继续向东,回到洛阳的打算。”

“杨奉、董承联系吕布,希望他能协助天子返回洛阳,不过现在这封信已经落入到明公之手。”

曹操拿出一封信放在案上,“子扬所言丝毫不差。”

许安心中却想着另外一回事。

直到此时此刻,仍然是兴平元年。

汉献帝并没有改元建安。

这也就说明他可能还会在安邑待上一会儿,等祭祀改元之后,才会返回洛阳。

东归,还停留在口头上,暂时不会行动。

而现在如果代替吕布响应天子号召,并不算一件太好的事。

很多关节没打通不说,还有可能腹背受敌。

……

荀彧拱手出列,“明公,我们当迎天子。”

程昱也道:“明公,我们当迎天子。”

但除二人以外,再无一人上前。

文臣武将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元让,你怎么看?”曹操瞅了眼夏侯惇。

“明公,我认为关东现在根本不安定,再加上杨奉居功自傲,想要制服白波军,也不容易。”

“元让将军说的是。”

“就是……”

夏侯惇这话一出,几乎所有文臣武将都觉得他说的有理。

以现在曹军的状态,和白波军打一仗,有不小的风险。

当然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天子来了之后太麻烦了。

不如现在逍遥自在。

眼见所有人都不支持迎天子,荀彧一甩长袍,朗声道:“高祖皇帝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如今天子归来,洛阳荒芜,天下万民都在怀念天子。如果明公能借此机会迎接天子,符合万民的希望,是为顺!明公大公无私让天下人诚服,是为略!明公扶助天子,坚守做臣子的初心,是为德!如此顺、略、德之举,区区杨奉,我们又有何惧?”

一番言辞慷慨激昂,引得所有人都说不出话了。

许安心中暗暗为荀彧叫好。

对方不愧为王佐之才,此番分析有理有据,顺便还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都不用说什么奉天子讨不臣。

人家曹老板就什么都明白了。

想拒绝都难。

果不其然,曹操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文若说的很有道理,叔敬,你怎么看?”

终于,要问到军师了!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看向许安。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多智近乎妖孽的少年,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许安缓缓起身,朝曹操一揖道:“我认为,曹公应该迎天子。”

曹操点头道:“看来叔敬和文若想到一块儿去了。”

荀彧长出一口气,看向许安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温和。

许安却摇了摇头,“不过,现在时机并不成熟,我们不能迎天子!”

此话一出,众人不约而同皱了皱眉头。

“叔敬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时机不成熟?等到诸侯们都反应过来,咱们再迎接天子就晚了!”出于对许安支持他的回报,荀彧这番话语气很温和。

许安并不作答,反倒是信步来到议事堂后方挂着的地图前面。

“咱们需要考虑的点很多,明公,诸位,且听我一一来说。”

许安抬手指向安邑,“这里是天子所在的地方,距离兖州最西的陈留大约七百五十里。”

“我军想要过去的话有两条路。”许安指了指安邑和陈留之间的那座被董卓焚毁的洛阳。

“其一,从陈留,过虎牢关,再过洛阳,到达安邑。”

“其二,从陈留南边绕道颍川,再走梁县,直取安邑。”

“军师,颍川和梁县现在都不在我方掌握之中。”曹仁好心提醒。

许安点了点头,“子孝将军说的不错,天子驾前,护驾的诸将兵多,走北边有关隘阻挠,走南边不说袁术掌控的颍川,单就是黄河天险,就注定是一场硬仗。”

“有道理。”曹操点了点头。

曹操心知肚明,现在他虽然坐拥兖州,但却是四面漏风。

除了签了停战协定的徐州刘备,其他诸侯全都虎视眈眈。

“所以我认为现在迎天子时机不成熟,而安邑缺粮,我们只需要请君入瓮即可。”

“请君入瓮?”曹操眼前一亮,“敢问叔敬,何为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