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有个写作计划盘桓心头,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写一些文字,记述爷爷的生平,向他的青春岁月,以及陪伴我成长的时光致敬。直到今天,此事未了,总有些不安,似乎辜负了他曾经的期待。为他老人家立传,我打算重新搜集素材,梳理已有思路,让他的事迹更加生动、具体起来。此前,我在QQ空间也写过一些文字,由于内容太单薄,信息量不足,只是对爷爷生平的粗浅勾勒,实在无法完全表达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如今我抵达知天命的年岁,体会到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开始怀念远去的亲人。感恩年幼无知时,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相伴一程的路上洒满阳光,让我内心无比温嗳。
承蒙祖恩,我成了家族中我这一辈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从事的工作也和读书联系密切,时不时还会写下一些文字,抒发情感。目前,自我感觉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有一定积累,初步具备为家族成员立传的可能。这么多年,我通过读书、学习、观察、思考,在生活中挣扎,犹如同春蚕吃下那么多的桑叶,准备结茧,开始有了吐丝的欲望。
与爷爷相比,我出生的年代国泰民安,祖国从贫穷落后开始走向繁荣富强,家族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爷爷的孙辈,也即我们兄妹四人都早成家立业,重孙辈七人,有大学毕业的,也有正在读大学的,还有正在读中学的。他们处在和平年代,物质上不缺吃穿,都能接受完整而系统的教育。到目前为止,虽然我没有混出来什么名堂,但与爷爷相比,我并非完全依靠种田为生,生活上也从容不少。当然,我也知道,自己目前的闲适,也是因为祖辈护佑,正是当年他们吃的苦才换来今天的甜。
端坐书桌旁,我想想其实为爷爷立传,也并非易事,因为爷爷一生短暂,他离开我们时才59岁,即将进入花甲之年。当时我年龄不大,估计也就15岁左右,弟弟们更小,他们对爷爷的印象更加模糊。
我只知道爷爷是个老兵,军旅生涯不太长,而且当兵并非自愿,甚至稀里糊涂成了解放军战士,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在战场上也是满心惶恐,时刻牵挂着家乡。看到战场上诸多死亡和无常,内心不知恐惧的啥样。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上一秒活蹦乱跳的人,下一秒可能就成了一具尸体。那时的爷爷不满二十岁,战火纷飞中,我也不知当时的他如何奋勇杀敌,或者在死人堆里瑟瑟发抖,几乎挪不动脚步。不过,他参加了解放战争,追逐溃不成军的国军残兵,爷爷肯定也是令后辈敬仰的英雄。
他给我讲过亲历渡江战役的场面,“江面上死人多得很,跟漂一层麻叶一样”。这个比喻很形象,但没见过池塘沤麻的场景,估计也没画面感。小时候见过种麻的,应该是黄麻,长得可高,花开得跟喇叭一样,可漂亮。秋天的时候,村民们把黄麻砍倒,扎成捆,运到池塘边,然后放到池塘里沤一段时间,取其纤维制成麻绳。由于麻叶无用,在沤的过程中,麻叶漂得池塘里到处都是。爷爷这么形容江面,可见当时渡江战役多么惨烈。
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爷爷的耳朵被子弹击中,鲜血直流,并且由于对南方水土不服,他高烧不退,无法跟随大部队南下,被组织安排在江边老乡家休养一段时间。待他枪伤痊愈之后,打算归队,但也不知道所在部队行踪。再者,当时他已经是排长,手下士兵不知去向,和组织又断了联系。那时候通讯方式落后,战争造成的破坏严重,简直满目疮痍,就这样在江边停留几天之后,他决定向北出发,打听老家的方向。几乎沿途乞讨,费尽周折,也不知用了多长时间,爷爷最终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见到家人之后,他失声痛哭,大病一场,同样也高烧不退,过了好久才慢慢恢复健康。家人都说我爷爷命大,还能活着回来,真不容易。乱世之中,普通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据爷爷讲同时被国军抓壮丁的几个人,后来再也没讲到,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战争的残酷性,不是影视作品那么描述的,爷爷是亲身经历了战争,以至于后来他不想回忆一段历史,可见恐惧感已经烙在心里,很难忘记。
过了一段时间,所在部队来人找到爷爷,劝他归队,他有点犹豫,因为当时他和我奶奶已经结婚,跟随部队南下不太方便。当时部队的政策比较宽松,没有强制我爷爷归队,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可以返乡务农,也可以继续当兵。我爷爷选择了务农。后来,部队派人当面和我爷爷沟通,征求他的意见,动员他支援大西北,工作地点为正在兴建的西安飞机制造厂。暂时不允许带家属,只能他一人前往。现在让我看,这也是改变我爷爷命运的好机会,也属于组织上对他的照顾。当时城市从农村招工很普遍,我村东头好几位老人都是年轻时到城市当工人的,年老之后,都领到了退休金。但是,我爷爷放弃了这次机会。他给我讲这件事的时候,一脸平静,并没有什么后悔的。当时农村已经分了田地,爷爷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实在不想到外边折腾了。因此,他谢绝了部队上的好意,选择返乡务农,和土地相伴一生。
后来,我父亲提到这件事,也觉得爷爷当时的决定太草率,让我们家错失进入大城市的机会。可是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爷爷在战乱之后根本没想那么多,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在家好好过日子,和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他哪里有那么高的认识。离家上千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茫然,他肯定下不了决心远离家乡的。人一生中,机遇有很多,但未必都适合自己。权衡利弊,太平日子最难得。至于很多虚无缥缈的幻想,有时候能达到,有的时候一直是幻梦一场。小人物在大时代面前,永远是被动的,是无可选择的,我理解当时爷爷的人生阅历和眼界,他二十岁左右,成家没几年,经历过生离死别,让他前往异乡,寻找一个看不到的未来,他很难能下定决心的。
于是,当兵的历史渐渐成了云烟,农民身份清晰起来。那时候生产力落后,政治运动频繁,让人不知所措。加上支援战争(抗美援朝)前线,偿还苏联外债,老百姓生活困难,农村更是贫困纠缠不休。为了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他带着家人去到甘肃定远(属于榆中地区,定远只是小镇而已),到过安徽淮南。这段历史,我了解得也不是很透彻,因为我父亲当时年龄也很小,无法还原当时异乡流落的真实情况。这段历史尽管不太清晰,但我能体会到肯定家乡生存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只好选择外出漂泊去讨生活。可能淮南那边生活条件好一点,而且讨生活的估计不止我们一家。我有个姑奶奶当年也改嫁到了安徽,不用推测,肯定还是贫穷惹的祸。
在安徽停留的地方也是农村,而且当时我爷爷还有在那里落户的打算,可能是公社化运动,或者是因为我父亲已经超过上学的年龄,也可能老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粮食生产基本上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爷爷带着家人重新回到家乡。在外漂泊的记忆经常被父亲提起,他说和当地人混得很熟,经常到很多人的家里吃饭。小孩子们一玩起来,混熟了,就直接睡在人家家里,爷爷奶奶也不去找他。可见当时民风淳朴,爷爷和当地人混得也非常熟。至于在那里干什么工作,可能是在生产队里当饲养员,照顾牛马骡子一类。由于这段历史爷爷没详细说过,父亲也是印象模糊,我也只能推理加想象去完善了。
重回故乡的爷爷,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个他熟悉的地方。日子过得平淡而苦涩,物质上依然贫乏,生活上仍然困顿。困在家乡的爷爷,在家人眼里暴躁而易怒。平时,他不是和家人吵架,就是发生邻里纷争。一旦吵起架来,接着就会发生肢体冲突。父亲在易怒的爷爷面前,经常挨打,而且我童年记忆中,有次在公路上,当着众人的面,爷爷还把我父亲暴打一顿。至于因为啥,据说就是一两句不中听的话,引发了父子冲突。
之所以爷爷性格这么暴躁,我觉得可能在生活的困顿中,他无处发泄内心的苦闷,有时候借酒浇愁,有时候就是寻衅滋事发泄情绪。不过,从我记事开始,爷爷还是很慈祥的。带着我去逛集市赶庙会,或者一块听大鼓书,看电影。他没有打过我,我印象中的爷爷一直和蔼慈祥。
爷爷几乎不认识字,最多能写出自己的姓名,但是他对文化还是非常向往。从小就对我读书学习很支持,只要我想看小人书,他准会满足我的要求。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给我买过课本,还买过当时最火的图书《少林寺》。有时候去镇上,我们还去北街看电影。记得那次看电影也没跟家里人说,一直看到大半夜才回家,让家人担心很久。那个电影至今我还记得,是《西游记》的片段《地涌夫人》。这是电影版的,和后来在电视上看到的老鼠精有很大差异的。
遗憾的是,现在生活好了,爷爷早已不在人世。如果他看到我家日子过成目前的程度,也会非常欣慰的。为了弥补遗憾,也是为了对爷爷深深的怀念,我打算尽量写下一些文字纪念和他共度的时光,也不枉爷爷对我的疼爱和期望吧。
但愿我能多收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多加入一些深刻的思考,写出爷爷的人生经历,让他短暂的一生在尘世留下印记,让后人知道他在年轻时参加渡江战役,曾经为国出力,却被历史忘记。那么,就让我们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他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的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