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实验
- 挂科了,系统成了我的学习监工
- 魔术师曌灵
- 2040字
- 2024-12-18 16:00:03
【星期五下午做实验,大家有问题吗?】
徐凌试探性地在小组群里发出了实验邀请。
【没问题。】
……
【没问题。+2】
【没事,我星期五下午只有一节近代史,翘了就行了。】
这是黄云峰的消息,一发出来就收获了其他人点赞的emoj。
这孩子真实在啊!
徐凌也忍不住在心里赞叹。
……
由于数码显微镜是整个实验的绝对主力,于是赵老师的实验室才是主战场。
联系了赵老师,小组几人带着其他实验器材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他的实验室。
赵老师的实验室跟徐凌他们的学生实验室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最直观的,就是面积更大,各种实验器材也更多。
一些较为大型的仪器也是应有尽有。
“赵老师,非常感谢能够用您实验室的器材。”
徐凌第一时间向赵远山表达了感谢。
“哈哈,你们也是要为学校争光啊。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
赵远山笑呵呵地回答道。
“好,那么同学们,按照方案开始做实验吧,今天争取把放大倍率测出来。”
徐凌转头,面向组员,大声说道。
几位组员此时早已是迫不及待了,随着徐凌的一声令下,几人立马就跑到实验台,摆放实验器材了。
然而,当万事俱备后,徐凌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人有点多了!
五个人围着一个实验台,不说到底用不用得上,挤都有些挤不开。
扶了扶额头,徐凌尴尬地说道:“嗯……不好意思,我没有安排好。”
“没事,分成两组人做实验就行了,同时做,还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季芸出声说道。
对啊!分成两组!
我怎么没想到呢?
有经验还是不一样啊!
稍稍思考了一下,徐凌说道:“那么,我,黄云峰,再加上梁修远一组。季芸和穆语涵一组。”
众人没有异议。
之所以让季芸和穆雨涵两人一组,是因为她们都是大二的,而且季芸还有实验经验。
说不定她们两个人的效率,比徐凌三个人还要高。
但实验器材只有一套,徐凌只好又找到也在做实验的赵远山。
“赵老师,我们还需要一套器材。”徐凌有些忸怩地说道,神色极为不自然。
看到徐凌的神态,赵远山只是哈哈一笑,说道:
“没问题,实验器材空着也是空着。我让你们师兄给你们准备,人就在那边,你们要什么,就跟他说。”
徐凌心里无比感激。
人家赵远山既不是他们的任课老师,又不是他们的学业导师,但对他们还是这么照顾。
很快,在师兄的帮助下,两套实验器材就已经准备好了。
实验即刻开始!
徐凌这边,就是徐凌作为主操作手,剩下两人打打下手。
“漫反射背景板!”
“已安置!”
“载玻片!”
“已装好!”
徐凌继续喊道:“微量注射器!”
一旁的黄云峰立马递了过来。
徐凌小心翼翼地拿着注射器,在载玻片的正中心,轻轻地慢慢地推出一滴水滴。
“毫米刻度尺放好!选取一刻度为观察物体,记录实际长度1.0毫米。”
徐凌继续说道。
说完,黄云峰放好刻度尺,梁修远记录了数据。
紧接着,徐凌操作数码显微镜,连续拍下十张照片。
传进计算机里,没多久,物像的数据就被测量了出来。
1.3mm。
粗略放大倍率为13倍。
“擦拭载玻片,滴相同体积的水,再次实验。”
如此重复了几次,记好所有原始数据后,徐凌停止了实验。
“温度,湿度有测量吗?”徐凌问道。
“测量过了,已经记录完毕。”梁修远认真地回答。
有计算机的辅助,只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放大倍率就被测出来了。
徐凌感觉有些梦幻。
之前研究实验方案的时候,看上去那么复杂。
而真正做起来,却如此简单,像玩儿一样。
要是都这么简单,选什么主攻题目啊,直接全部都做不就行了?
徐凌不由得想到。
但徐凌也没有掉以轻心,放大倍率很简单,但分辨率的测量还是很复杂的。
徐凌这边测完放大倍率的同时,季芸那边也完成了。
两边总共完成了六次,一边三次。
得到的放大倍率依次为:12.9,13.0,13.1,12.8,13.0,13.1。
数据很接近,因为水滴的体积是确定的。但也有误差,因为体积虽然已经确定了,但形状还是不完全一样。
“接下来,测分辨率吗?”季芸开口问道。
“测吧!争取今天把实验数据全部拿出来。”
徐凌点了点头,回答道。
两组人立刻回到各自的实验台,开始测量。
分辨率的测量的确要复杂得多。
需要缓慢地从测微尺刻度较稀疏区域向刻度更精细区域移动观察视野,仔细观察像中测微尺的刻度,直至能够分辨出的最小刻度间隔变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分辨相邻两条刻度线为止。
记录下此时测微尺上能够清晰分辨的最小刻度间隔 d像,其对应的实际刻度间隔 d物就是该水滴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极限。
然而,记录完数据,对比几次实验的结果,徐凌发现有很大的误差。
“误差还蛮大的!”徐凌对季芸说道。
“当然了,不同的实验人,对模糊不清的界定不一样,出现误差很正常。”
季芸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
“那应该怎么办?”徐凌连忙问道,他对现在的实验结果不是很满意。
季芸思考了很久,终于说出了方法:
“第一,通过微调显微镜的微调焦旋钮来进一步聚焦不同深度层面的测微尺像,确保在不同精细刻度区域都能清晰观察到最佳成像效果,以此来避免焦平面不准带来的误判。”
“第二,要规定一下分辨率极限的界定。
当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对比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肉眼或借助显微镜观察时,两条线之间的间隙看上去模糊成一片,且经过多次重新聚焦、调整观察角度等操作后依然无法清晰分辨时,认定为达到分辨率极限。”
不愧是专业人士,徐凌立马就听出了可行性。
小组立马重新开始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