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金殿传胪(求月票)

康定十六年。

三月十二。

拂晓时分,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红晕,天色由暗转明,被黑夜笼罩了一宿的京都,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真容。

若是从高处俯瞰,你会发现,在这片灰蒙蒙的建筑群中,有一大片绵延的红色和金色,它们交相辉映,显得那样显眼,那样独特。

当你将视线放低,才会发现,原来那是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皇宫,也被尊称为龙亭。

此刻,伴随着肃穆的景阳钟响,皇城午门的三扇正门和两扇东西对开的掖门,缓缓地、有节奏地开启了。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手持长戟的军士,他们步伐整齐,从除中门外的四个洞门中鱼贯而出,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立在由汉白玉铺成的五条大道旁。

而在宫门外,早已站满了身穿大红朝服的皇室公卿、文武百官,以及刚刚通过科举考试、身穿深蓝色罗袍的一百六十八位新科进士。他们或庄重、或兴奋、或紧张,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情。

新科进士们此时正沉浸在皇宫的震撼之中,他们环顾四周,只见皇宫建筑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出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不多时,城门楼上又传来一声钟响,便听见有太监扯着公鸭嗓高喊道:“吉时到,百官率贡生觐见!”

原本还稍显躁动的人群,在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新科进士们紧随公卿之后,从掖门缓缓进入,穿过一道道幽深的门洞,无需拐弯,连续穿过数座宫门。他们所见之处,皆是白玉栏杆、雕龙望柱,一座座巍峨的宫殿拔地而起,气势恢宏,让人心生敬畏。

侯孝康等人被引至太和殿外等候,而官员和公卿们则依次进入殿内。

此时的太和殿前,已经站立着无数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等象征性武器的金甲卫士,他们威严而庄重。屋檐下,黄钟大吕等全套宫廷乐队也已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奏响那庄严的乐章。

殿内传来阵阵低语,但殿外的一干人等却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他们深知,这将是决定他们命运的重要时刻。尽管心中忐忑不安,但他们的耳朵却都竖得老高,生怕错过执事官的唱名。

终于,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执事官颤颤巍巍地从殿中走出,立在众进士的面前。他展开一个精美的黄册子,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贡生听宣!”

一干贡生闻言,尽皆跪下,他们屏住呼吸,目光忐忑地望向执事官,静静地等待着那最后一刻的到来。

便见他打开金册朗声读道:“......皇恩浩荡,开科取士,为国抡才,出身莫问。今康定十六年殿试结束,由陛下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执事官的声音在此刻格外嘹亮,而整个太和殿前却一片寂静,只有他的声音在回响。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侯孝康!”

两边的军士便接力似的喊道:“一甲第一名,贡生侯孝康觐见......”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前,都回荡着同一句话。

侯孝康的心情如同汹涌的波涛,难以平复。他的眼睛莫名地湿润了,视线变得模糊,四周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真切。

然而,他强忍着内心的狂喜、兴奋和激动,颤颤巍巍地出列,跟随着一位负责引导的中年官员步入太和殿。

殿内轻如游丝的乐声缓缓响起,司礼官的声音抑扬顿挫,唱礼声清晰而庄重。

侯孝康跟随着司礼官的指引,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山呼万岁之声在太和殿内回荡。

完成礼节后,他被中年官员引至左班正六品的品级之地站定。

“第一甲第二名福建同安贡士许准。”

“第一甲第三名河东宛县贡士封乾。”

直到外面的执事官接连唱完一甲的名单,侯孝康这才从激动与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围,只见大殿空旷而庄严,布满了大红柱子,每一根柱子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巨龙,仿佛在诉说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侯孝康的目光偷偷地落在了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崇宁帝身上。崇宁帝身着一身金袍,高高在上,威严而不可侵犯。

然而,就在他不经意之间,竟与崇宁帝的眼神相碰。还好此时封乾正进殿谢恩,他赶紧低下头去。

......

“二甲第三名湖广江夏贡士方济州。”

......

“二甲第十五名两浙绍兴贡士吴言明。”

......

“二甲第十七名福建泉县贡士金旭。”等一众二甲进士一齐进殿谢恩。

在得知自己的好友都成功进入了二甲之后,侯孝康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三甲第十七名北直隶原阳贡士罗宗。”

......

“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梓州剑南贡士范钧。”

随着三甲进士的唱名结束,执事官已是疲惫不堪。

三甲同进士无需进殿,只需在殿外跪谢皇恩,这一环节相对简单了许多。

唱名结束后,鸿胪寺官员跪倒在地,致辞道:“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庆贺!”随着他的话语落下,乐声再次响起,百官及新科进士再次行三拜九叩大礼,以谢皇恩!

随后,崇宁帝赐下“大金榜”,交由礼部悬挂于午门外三日,以供百姓观瞻。至此,传胪大典才算礼成,皇帝乘舆还宫,留下满朝文武和新科进士在原地目送。

一干学子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离开了太和殿,但侯孝康却是个例外。

他作为新科状元,受到了开封府官员的特别礼遇,用伞盖仪送直至归第。这份荣耀和待遇,让侯孝康与其他进士拉开了距离,即便是同为一甲的榜眼和探花也无法相比。

状元直接授从六品入翰林,而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入翰林。

伴随着传胪大典的结束,皇榜迅速张贴在了午门外。虽然看榜的人没有之前那么汹涌,但这次看榜的人多为京城各家各门的小厮,或者是一些高门大户的子弟亲自前来看榜。

他们希望通过皇榜了解一二三甲的归属,以便为自家的未来规划做出更好的安排。

侯孝康这些进士们自然是不需要去看榜的,他们当场就知道了自己与亲密好友的名次。但京城中的其他人却只能通过看榜这个渠道来了解这些信息,因此皇榜的张贴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