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多数是首次参考的学子,而老生仅七八个,第一场的考试相当的简单,看完考题默写完孔孟论或者大学其中一篇课文即可,有的老生已经习惯了,研墨提笔直接在试卷上默答,都不带在测纸写好誊抄。
考场上七八个官差来回走动监督考生,防止考生作弊,考场前面,知县同几个准考官坐在那里,神情自得的着今日的首名。
大约一时辰之后有考生交卷离去了,吴光耀对这些也是倒背如流,开始研墨提笔写了起来。字如行云流水落在纸上,一时辰之后答完了,确认无误后,轻轻一吹,放在了边上,一刻钟之后字迹干透,交卷离开。对面的宋云见吴光耀已经交卷离开,心中竖起大拇指:大郎牛人也!不愧是好学生!
走出师院大门,看见很多人都在等候,这让吴光耀想起了后世高考不怕炎热的等待在学校门的家长们。吴老爹见吴光耀走出来,申请轻松就知道大郎第一场没问题,也就不再过问考的如何,吴光耀走过去同自己老爹一起等宋云还有陈二狗。
临近中午,两人一起走出试院大门,两人神情也是轻松,第一场考试三人平安度过。吃完午饭三人开始午休,午两时,众人走进考场。第二场考的是诗词和文作,诗词没有题目,就规定是七言律,文作是春游。吴光耀没想到县考的诗题和文作竟然如此时令?都要怀疑出题的人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了。
吴光耀想了想提笔写了首《战沙场》。
百战沙场碎铁衣,刀光剑影惧不怕。
西北望去射天狼,独领残兵千骑归。
写完七言律诗,吴光耀开始思索怎么写春游。吴光耀心中不由轻笑,如今虽不是春天,却出这样的考题也算得上是别出心裁了。
在反复看了两遍要求后,吴光耀拿出稿纸用镇纸压住,再润过笔后才开始起草文章。
吴光耀文思泉涌。
既然曾经在自己那个世界经常写这样的作文了,作答起题来时也更得心应手了。
蹙眉思索后,他才开始笔走龙蛇般的挥墨于稿纸之上,身姿板正,形态间镇定自若,颇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
写了约莫半个时辰,吴光耀的笔才停了下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吴光耀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放下手中的毛笔,满意的看着稿纸上清秀端正的正楷字。
经过这些时日来不间断的练习,吴光耀的毛笔字多少也有了进益。
笨鸟须先飞,勤能才补拙,古人诚不欺我也!
即便如此,吴光耀也未停止自己对写好字的要求,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唯有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才能有所造诣。
虽然不能达到王羲之,颜真卿之流,但也不能太垃圾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光耀心里想着。
怕自己不小心触碰到未干的墨迹沾污试卷和题册,吴光耀将写过的稿纸从镇纸下取出摊平,放在一旁晾干。
然后用砚台压住无字的空白处,这样也不用担心被风把稿纸吹飞。
一刻钟后,吴光耀见有人开始交卷,吴光耀也开始交卷,待衙役收了卷子吴光耀提着篮子出了门,明天是第三场考试也是最后一场。
前头知县见吴光耀走了出去,点点头,心里很是期待这少年能给自己惊喜,才十来岁就来参加县试,就算不好,勇气可嘉啊。
第二日清晨,吴光耀和宋云,陈二狗吃饱喝足后,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几人精神头都不差,笑嘻嘻的便又如昨日一般背上行囊马不停蹄的赶赴考场。今天是最后一场,可考题让众人倒吸了一口气,试题只有几个字和几个词,人,货物,交易,天下大商。
吴光耀曾看过有关于大周朝商业论,还是一本杂记上,古人多忠于科举,商人是最无奈的一条路。此题的大致意思也很简单,即“在一个地方进行集市贸易,可以招来各地的人,聚集各地的货,然后交换物品之后离去,人们从而取得了各自需要的东西。”商为最末,但商业的作用却不能轻易忽视。
吴光耀在现代的时候也是涉及金融的,对于与商业相关的事也更加敏锐,在对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回顾与思考后,开始揣摩此题真正要考校的内容。
为什么出题者要出有关于商业往来的题目?
吴光耀心中已有答案。
在历史长河中,商朝以其卓越的商贸才能名扬四海,正是这份天赋,“商人”这一词汇应运而生。
在春秋战国时代,商业如同初升的朝阳,渐渐绽放出它的辉煌与活力。尽管自秦汉以降,重农抑商的政策如同厚重的阴云,不时遮蔽了商业发展的天空,使得这条道路布满了荆棘与挑战,但商业的火种却从未熄灭。
后至明清时期甚至还发展出了商会。
由此可见,商业活动与人息息相关,在物质匮乏的古代,“以物易物”就是最简单的贸易形式。
有市而有人往来,有人而设市供其贸易。
吴光耀铺上新的稿纸后,润了润笔就坐直身体,随即开始洋洋洒洒的答了今天最后一场考题。
“天下市皆起于民,天下商皆为民也。”
吴光耀淡定从容的抛出论点破题后开始施施然落笔:
市集,乃万千百姓汇聚货物,进行交换之所。试想这天下苍生,各居一方,是何种力量,让他们的货物跨越千山万水,汇聚一堂?又念及各地特产,生于斯,长于斯,何以能集中于此,琳琅满目?
今以日中之时为市,则远近之民皆得以相及,而货虽不一,亦可坐而致其聚也。
交易之法,使民以其所有易其所无,退而各得其所,则无有余不足之患也。”
吴光耀行文间不见停顿,一气呵成,稿纸上的字也变得生动了起来。
时间慢慢过去,日照当头,吴光耀端坐在桌案前,一篇从“破题、承题、起讲、定文、托物、写意和束尾”的经义文跃然纸上。
写完后他将毛笔随意的往旁边空着的桌案上一放,然后将稿纸置于一旁一一晾干,收叠整齐后用镇纸压住。
虽然连两日来的高强度参考都把几人折磨得够呛,但都无人怨言,勤勤恳恳的做着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