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政以贿成

朝廷的事情,要比地方上复杂百倍。

周延儒不是不能做。

但是他刚刚回到朝廷,最重要的是坐稳位置,只要他坐稳位置,这边不能捞,别的地方也能捞。他不会为钱的事情,因小失大。

“在下已经与雎州袁家结亲。”

很多话不用说太明白。

周延儒能做首辅,天下各级官员的关系网都在脑袋里装着。

立即知道,户部没有问题。

“江北的事情,要漕运总督点头。”

“此事,正是史公委托。“

“那魏国公府吗?”周延儒说道:“魏国公府不点头,有多事情很麻烦的。”

“相公,魏国公如果入场了,相公就分不到这么多了。”刘正说道:“开荒是需要时间的,三年时间能一百万亩熟田已经不错了,其中还需要大量投资,能分给相公五十万亩,已经够多了。魏国公的胃口,恐怕不比相公小。”

“那你准备如何对付魏国公府。”

“私盐,为官府所不容,既然是私盐,自然是私了。”

刘正言下之意,那就是打。

刘正有自知之明。他现在与黄得功,李自成,等本部精锐打。自然是打不过。但是如江南卫所兵,哪怕是魏国公府精心养出来的家将,刘正也不带怕的。

从河南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还怕被江南暖风将骨头吹软的人。

“只求相公在朝廷上遮掩一二。”

周延儒沉吟起来。

刘正将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周延儒一点头了。

只要一点头,宜兴周家,就有五十万亩良田,即便是打一个折扣,只有十万亩,那也是了不得的家产了。而且这十万亩是连片的,而不是如大部分江南土地,东一块西一块,可以减少太多的管理成本了。

加起来的价值,远在零散的十万亩以上了。

他真心动了。

但周延儒却依旧淡淡的说道:“知道了。”

马车忽然一顿,停了下来。

周延儒已经到家里。

刘正只能下车。

不过,他相信,周延儒会忍不住的。

而且这与刘正原本的计划有偏差。

刘正原本的计划,仅仅以庙湾为中心屯垦,但是而今,刘正要获得整个江北草荡区的开垦权,也就是一千多万亩土地的开垦权。从崇明岛以北,一直到海州。

更重要的是,刘正掌握了晚明行事的要点。

“官以私进,政以贿成。”

但凡任何想要为国为民,为天下人请命的事情,是绝对办不成的。

但凡能给国家带来好处,不能为相关人员带来好处的事情,是绝对办不成的。

现在这一件事情,是他刘正自己的事情吗?

不是,周相爷发财养老的产业。

刘正也不相信,除却他刘正谁还能给周延儒送出这么大手笔的土地。

而且淮东的田,还与其他地方的田不一样。带有安全属性。

东边是大海,西边是运河。大明朝廷是决计不能允许流寇打过运河的。与江南只有一江之隔,周延儒老家就在长江边的宜兴。管理起来也方便。

当然了,开垦土地需要时间。

等三年后,再移交周家,也是很合理的。

反正周相爷自己不觉得自己等不到那一天。

该做的都做了。

剩下的就要等结果了。

******

一连等了三日。

刘正心中慢慢的有些患得患失的时候。

忽然周延儒给他下帖子了。

邀请他过府一叙。

刘正忍不住大笑,暗道:“周延儒果然顶不住诱惑。”

周延儒在南京的府邸并不奢华。

一进门,有一个三十岁出头的人迎接,是周延儒的儿子,周奕封。

周奕封将刘正引进内室。让袁枢在外面等着。

周延儒等着他了。

几天的功夫,足够周延儒将刘正查得底朝天了。

此刻的刘正在周延儒眼中没有秘密,除却刘正是穿越者这一件事情外。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周延儒很明白刘正是什么人,也就不说废话了。

“盐垦之事,利国利民。我身为国家大臣,自然愿意推行。但有几件事情,你要做好。”

“第一,让张溥支持这一件事情。”

看刘正还有一点不解。

周延儒直接挑明了说道:“张溥与我有言在先,等我复相之后,有很多事情让我做。比如为你黄师叔平反。”

黄道周此刻因为劝谏,被崇祯发配了。

“一件事情,我要做。与张溥与我都要做,是不一样的。”

周延儒到底离开中枢小十年了,物是人非。复社的力量是周延儒所倚重的重要力量。

将复社拉进来,让事情做起来更容易。

“第二件事情,你与袁家有婚约?”

“是。”

“马上成婚。袁家女要拜我为义父。”

“另外让袁枢准备一下,他马上要去浒墅关上任了。”

刘正一愣。

才明白周延儒的用意。

很多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

刘正让周延儒办事的前提是,他是周延儒的自己人。

与周延儒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否则,周延儒如何相信,刘正给他花出的几十万亩大饼。

真等三年之后去接收?

周延儒可没有这么傻。

甚至不需要刘正做什么。只需让别人知道,刘正是周延儒的嫡系就行了。周延儒倒台了。刘正不会好过的。刘正的势力就是他周延儒的势力。

至于将来退下来的事情。

另说。

刘正想利用周延儒。而周延儒何尝不想利用刘正?

前文说过浒墅关税使,是天下有名的肥缺。袁枢好容易才谋到,但也是明年才能上任,要排队。

周延儒一句话,让袁枢少了一年侯缺的时间,也是给刘正一些支持。让刘正有启动资金。

反正对周延儒来说,举手之劳而已。既是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是小小的警告。

“最后一件事情,好好练兵。”周延儒眼中含笑:“而今外虏内寇,正是天下用武之时,安民好自为之。”

周延儒拍拍刘正的肩膀,语气中蕴含很多东西:“好自为之。”

刘正脸色微变。

感觉周延儒目光犹如利剑,直透肺腑之间,他的一切心思,都被周延儒剖白于天地之间,没有一丝遗漏。

刘正拥兵自重之心,周延儒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