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许王朝在许泽甫的精心治理下,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昌盛之景。然而,在这片宁静的背后,一场风暴却在东部的海域悄然酝酿。
曾经被大许征服的倭奴,经过多年的蛰伏,内部出现了一股复辟的势力。他们妄图摆脱大许的统治,恢复昔日的独立地位。这股势力在暗中秘密联络,煽动民众,制造混乱。
起初,这些异动并未引起大许朝廷的足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倭奴地区的反抗活动愈发频繁和激烈。消息传到京城,许泽甫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以强硬手段镇压,迅速扑灭这股复辟之火;另一派则认为应以安抚为主,通过和谈解决问题。
许泽甫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倾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思考着应对之策。
“陛下,倭奴反复无常,若不加以严惩,恐其他附属国也会效仿,动摇我大许根基。”一位主战的大臣慷慨陈词。
“陛下,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破坏。倭奴百姓也是无辜的,应以仁德感化,通过和谈解决争端。”主和的大臣则跪地进谏。
许泽甫微微皱眉,说道:“朕深知战争之残酷,但也不能轻易姑息叛乱。”
经过深思熟虑,许泽甫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倭奴,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并传达大许的立场。
使者带着许泽甫的诏书抵达倭奴,见到了复辟势力的首领。
“大许皇帝陛下仁慈,念及倭奴百姓,只要你们放弃复辟,过往之事可以既往不咎。”使者言辞严厉。
然而,复辟势力的首领却态度强硬:“我们倭奴要恢复独立,不再受大许的统治!”
使者怒喝道:“大胆!你们这是忘恩负义,当年若不是陛下宽容,你们岂能有今日?”
消息传回京城,许泽甫龙颜大怒。
“朕本欲以和为贵,奈何他们不知好歹。”许泽甫决定调兵遣将,准备武力镇压。
大许的军队迅速集结,整装待发。然而,就在大军即将出征之际,傅竹颜来到了许泽甫的书房。
“陛下,臣妾以为,武力虽能一时镇压,但未必能长治久安。”傅竹颜说道。
许泽甫看着傅竹颜,问道:“那皇后有何高见?”
傅竹颜缓缓道:“倭奴地域狭小,资源匮乏,长期依赖大许。我们不妨从经济上加以控制,同时加强文化渗透,让他们明白与大许友好相处的益处。”
许泽甫听后,陷入沉思。
经过一夜的思考,许泽甫决定改变策略。他一方面继续部署军队,对倭奴形成威慑;另一方面,派遣能臣前往倭奴,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限制对倭奴的资源供应,并加强对倭奴的文化教育。
在大许的压力下,倭奴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一些原本支持复辟的民众,逐渐意识到独立带来的将是无尽的苦难。
许泽甫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倭奴,这次他带来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只要倭奴放弃复辟,大许将加大对倭奴的贸易往来,帮助倭奴发展经济,但倭奴必须承认是大许的附属国,定期朝贡。”使者说道。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倭奴的复辟势力逐渐势微。最终,他们的首领不得不向大许低头。
许泽甫在京城接见了倭奴的使者。
“朕念及倭奴百姓,此次饶过你们。但日后若再有异心,定不轻饶。”许泽甫威严地说道。
倭奴使者连连叩头谢恩。
许泽甫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允许倭奴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的自治,但必须严格遵守大许的规定。同时,在倭奴设立了常驻的监管机构,密切关注倭奴的动向。
经过这一事件,大许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周边的附属国对大许更加敬畏和忠诚。
许泽甫的智慧和谋略再次展现,他不仅成功化解了倭奴的危机,还为大许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