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登异国他乡

1920年的上海,黄浦江畔的码头一片繁忙景象。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林提着沉重的行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缓缓前行,准备登上那艘即将开往美国芝加哥的轮船,开启他的求学之旅。

码头上人来人往,有送行的亲友,有忙碌的搬运工,还有神情各异的旅人。林望着那艘巨大的轮船,它宛如一座浮动的城堡,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在与亲友们尤其是苏瑶一一惜别后,林踏上了轮船的舷梯,心中五味杂陈。

上船后,他在狭窄的过道中穿梭,寻找自己的舱位。船上的住宿条件参差不齐,他所住的三等舱空间狭小,几张简陋的床铺紧紧地挨在一起,虽然贵为富家子弟,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未来的期待。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轮船缓缓驶离了上海港。他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市轮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但很快,大海的辽阔与壮美便吸引了他的目光。蓝天白云下,湛蓝的海水波光粼粼,无边无际,让人心旷神怡。

船上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也不乏乐趣。一日三餐,简单却也能填饱肚子。闲暇时光,他会与同船的旅客们聊天交流,他们中有的是像林一样的留学生,有的是商人,还有的是出国游历的文人墨客。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在交流中,他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

夜晚,当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他躺在狭小的床铺上,听着海浪拍打着船舷的声音,久久难以入眠。他想着即将到达的美国,想着那所充满未知的大学,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经过漫长的航行,轮船终于抵达了美国东海岸的港口。林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随后又辗转前往芝加哥,开启了林在芝加哥大学的求学生活。

192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港口,一片繁忙喧嚣的景象。作为当时美国重要的商业航运中心,这里船只往来如梭,汽笛声此起彼伏.

码头边,巨大的货轮停靠在泊位上,装卸工人如蚂蚁般忙碌着,将一箱箱货物从船上卸下,再搬运到岸边的仓库或等待运输的卡车上。他们喊着响亮的号子,汗流浃背却动作不停,展现出一种充满力量的劳动之美。仓库里,货物堆积如山,各种物资琳琅满目,从农产品到工业制品,应有尽有,这些货物将通过芝加哥发达的铁路、公路网络运往美国各地.

港口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帆船与蒸汽船交错行驶。帆船的白色帆布在微风中鼓起,与蒸汽船喷出的黑色烟雾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一些小船则在大船之间穿梭,有的是渔民的渔船,有的是港口的工作船,它们共同为港口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岸边,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等待登船的旅客,他们拖着行李箱,脸上带着期待或不舍的神情;有商人们在商讨着贸易合作,眼神中透露出精明与果断;还有一些孩子在人群中嬉笑玩耍,为这忙碌的港口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纯真。远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林立,展现出芝加哥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港口的水面上,整个港口被染成了一片金黄色,显得格外壮观。此时,港口的喧嚣并未停止,而是在这柔和的光线下,更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林不禁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走出港口,街道上汽车与马车并行,扬起阵阵尘土。沿途的建筑风格各异,有古老的砖石建筑,也有一些新兴的摩天大楼,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林乘坐上一辆有轨电车,车身随着轨道的起伏而微微摇晃。车内乘客们神态各异,有的在低声交谈,有的则静静地望着窗外。车窗外,街道两旁的商店琳琅满目,行人来来往往,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随着电车的前行,城市的景色逐渐变化。路过了一些工厂区,烟囱中冒出滚滚浓烟,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让人感受到工业时代的强大力量。接着,进入了一片相对宁静的住宅区,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

终于,电车抵达了离芝加哥大学较近的站点。林下了车,沿着街道步行前往学校。

踏入 1920年的芝加哥大学,仿佛置身于一座知识的城堡与文化的园林交融之所。

从远处眺望,校园的建筑群落气势恢宏。哥特式的尖顶直插云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中世纪的圣殿。那深灰色的石块堆砌而成的墙壁,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厚重,每一道纹理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标志性的建筑如洛克菲勒礼拜堂,其精美的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严的色彩。

漫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草坪。嫩绿的草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迎每一位学子与访客。草坪上,偶尔有几只松鼠欢快地跳跃着,它们灵动的身姿为校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高大的橡树与榆树散布其间,它们粗壮的树干犹如忠诚的卫士,见证着校园的变迁与发展。枝叶繁茂,在夏日里投下斑驳的阴影,为学子们提供了纳凉与思考的好去处。

校园的道路蜿蜒曲折,由古朴的砖石铺就而成。沿着道路前行,能看到风格各异的教学楼。有的教学楼带有宽敞的回廊,廊柱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或是古老的神话传说,或是学术先驱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追求知识的真谛。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木质的桌面散发着淡淡的光泽,那是无数求知者摩挲留下的痕迹。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等待着教授们用粉笔书写智慧的篇章。

图书馆无疑是校园的核心建筑之一。它那宏伟的外观令人心生敬畏,走进内部,高大的书架林立,仿佛一片知识的森林。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古老的经典著作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应有尽有。阳光透过穹顶的天窗洒下,尘埃在光线中飞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学子们穿梭于书架之间,或轻声交流,或专注查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校园里的湖泊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建筑与绿树。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悠然游动。湖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泛起层层涟漪。湖边的长椅上,有学生在诵读诗篇,那悠扬的声音与湖水的波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而在校园的角落,还能发现一些充满艺术气息的雕塑。这些雕塑形态各异,有的抽象,有的写实,它们是艺术家们对校园精神与学术追求的独特诠释。学生们常常围坐在雕塑周围,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与学术讨论,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浓厚的思辨氛围。

1920年的芝加哥大学,以其独特的外貌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景象,成为了知识的摇篮与智慧的殿堂,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前来探寻真理的奥秘,在这里留下他们青春的足迹与奋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