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陶技术发明与创造智慧展现

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制陶技术发明具有启蒙和拓展的作用,无论从手工技艺还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陶器发明的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不仅为先民们提供了借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进而发展到制造生产资料。当我们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生活时,陶器发明的重要作用,远远超过器物的本身。

图1-1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陶器最初出现时,是以最单纯的形式适应多种用途的,印纹尚处于无规律阶段

图1-2 红陶小口鼓腹尖底瓶 仰韶文化

汲水用的尖底、小口、大腹、双系的瓶,这种独特的造型结构是由具体功能决定的

图1-3 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大型的陶盆是早期陶器中比较多见的样式,也是最早趋于成熟的造型,基本形式结构沿用至今

图1-4 双鸟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

罐类造型的出现和演变,决定因素是储存功能,潜在的审美意识使装饰产生更多变化

图1-5 舞蹈纹彩陶钵 马家窑文化

在生活中普遍应用的造型,产生多种样式的同时,开始具有装饰意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从原始社会采集渔猎到农耕定居的漫长历史时期,陶器是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器具,是储存食物、种子和饮用水的主要容器。陶器在当时不仅是日常用器,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更重要的也是生产资料,为定居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陶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先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以其自身的存在,标志着一个时代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图1-6、图1-7)

图1-6 白陶鬶(guī) 龙山文化

造型结构变化丰富,成型技艺难度比较大,反映了当时制陶者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作品达到完美的境界

图1-7 陶刀 仰韶文化

制陶技术使先民认识和利用陶的硬度,把预制的陶片磨出刀刃,或将碎陶片加工,成为日常使用的工具,演变到近现代成为铁制的“手镰”

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用陶质材料制作的器具,在当时应用范围最为广泛,除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器,还包括用于农耕和渔猎的陶质工具。先民们收割作物时,握在掌中使用的陶质小镰刀,手工纺织用的陶纺轮,织网捕鱼用的陶质网坠,以及制作陶器用于成型的辅助工具,除用木质材料之外,多为陶质材料制成的。(图1-8、图1-9)

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在1万多年以前,中国的先民们开始掌握制陶的工艺技术。据资料记载:“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陶器或陶器残片,主要见于北京怀柔转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东英德青塘与牛栏洞,广西桂林甑皮岩与庙岩、临桂大岩、邕宁顶蛳山等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残片,以桂林市庙岩遗址陶片的测定年代为最早,在公元前13000年以前。而器形则以临桂大岩二期出土的捏塑陶制品最为原始,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0000年以前。如果说这两个地点的测年数据都是可靠的,那么中国陶器的起源应在公元前13000年前后。”(5)

图1-8 陶纺轮 仰韶文化

由于陶制品是由可塑的黏土塑造烧成的,成型方便,原始纺线的纺轮也采用制陶方法加工制作

图1-9 陶网坠 大地湾文化

结网捕鱼是先民定居生活的开始,利用陶泥制作网坠便于成型,烧成后耐水并具有适当的重量

制陶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早期综合运用智力和劳作的成果,推动了生活和生产的进步。单就物质产品的制造而言,各种类别的陶器在不断发展中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之后相继出现的青铜器、铁器、漆器等不同材料的器物,造型的形式结构和装饰的样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

不同工艺材料的器物制造,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创造出具有新功能效用的器物,推进了工文艺化的发展。通过对先民制陶匠师遗留下来的陶器分析,他们在生活和劳作中,认识到器物造型要适合使用要求,同时也表现出对形式美的追求。认识能力和审美意识的结合,开创了陶瓷发展史早期的设计创作。

图1-10 陶埙 半坡文化

陶器出现后,先民们发现器物的内部空间遇气流冲击会发出声音,于是就创造出陶埙,出现了最早的音韵

制陶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创造思维,在长期工艺实践过程中,不断衍生和拓展。陶质材料应用到先民生活的多方面,除陶凳、瓷枕之外,还有不被人关注的陶瓷小品。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创造了能发出优美音响的陶埙,可以说是最早的乐器。(图1-10)

制陶技术是传统工艺中的早期发明创造,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不断有新的拓展与提高。制陶技术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组成部分,既凝聚着科学智慧,又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还是最具创意的设计范例,为中国成为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