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微电影里的爱

2000年9月17日

我去黄河旅游,把最景观的黄河即景拍成了微电影……

微电影《雨伞下的黄河情》在黄河网上演,讲述了一枚书签引发的真情故事……

主人公玲玉和我的红尘情缘演绎,传统情爱,浪漫树艺……

这段故事发生在1999年夏天……

——题记

《微电影里的爱》

在黄河之畔,有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小镇,名为益母草镇,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韵味。这名字承载着小镇人们对黄河母亲的感恩,寓意着黄河那大爱无疆的恩泽,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斑驳的墙壁、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烟火气息,仿佛都在悠悠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就在这个充满韵味的小镇里,藏着一段我心底深处刻骨铭心却又带着遗憾的情感,它最终化作了微电影《雨伞下的黄河情》,承载着那些复杂又真挚的情愫,在时光长河中静静流淌。

那是1999年的夏天,阳光肆意地洒在益母草镇的每一个角落,炽热中带着几分慵懒,让整个小镇都沉浸在一种别样的祥和氛围里。我因着对各地风土人情的着迷,背着行囊踏入了这片黄河边的土地。初来乍到,便被小镇独特的景致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街边老人们坐在门口,摇着蒲扇,口中念叨着黄河的往昔岁月,孩子们嬉笑玩耍着穿梭于小巷之间,清脆的笑声宛如最美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回荡。

走进小镇,那阵阵飘来的美食香气,更是勾人食欲,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寻一番这黄河边的独特味道。沿着青石板路前行,街边的小吃摊一个挨着一个,热气腾腾,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正走着,就被一家餐馆门口热闹的景象吸引住了,里面坐满了食客,欢声笑语不断。我好奇地走进去,找了个空位坐下,邻桌是两位当地的大叔,正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畅快地聊着天。

“老哥,你说咱这益母草镇的美食,那可真是吃不够啊,每次来都得点这道糖醋鲤鱼,百吃不厌呐!”一位大叔夹起一块金黄酥脆的糖醋鲤鱼,那鲤鱼的外皮犹如精心打造的黄金铠甲,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上面均匀地裹着一层薄面糊,经过热油的洗礼,变得无比酥脆,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能听到“咔嚓”一声。再看里面的鱼肉,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纹理清晰,入口即化。大叔放进嘴里,满足地嚼着,边嚼边说道:“你瞧这鱼啊,刚出锅的时候那色泽,红亮红亮的,就像天边的晚霞映在了盘子里,看着就有胃口。而且这做法可讲究着呢,得先把鱼处理好,里里外外都抹上调料,再裹上那薄面糊,下到热油里炸得外酥里嫩,最后浇上那用老陈醋、白砂糖、特制酱油等按比例精心调制的糖醋汁,酸酸甜甜的味道完美融合,这味道,别处可做不出来哟。”

“是这个理儿啊,我家孩子在城里待久了,每次回来都念叨着要吃这一口呢。”先开口的大叔点头赞同,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不过呀,除了这鲤鱼,咱这儿的野菜做的菜也别有一番风味呢。像那马齿苋,河边到处都是,这野菜呀,叶片厚实嫩绿,透着股子清新劲儿。摘回来洗净焯水后,简单地用捣得细碎的蒜泥、香气浓郁的香油、适量的盐那么一调,那味道,啧啧,既有野菜独有的清香,仿佛带着黄河边泥土和水汽的气息,又带着点淡淡的苦味,吃着可舒坦了,一口下去,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呢。”

“嗯嗯,还有那灰灰菜,我家老太太最喜欢裹上面糊炸成丸子了。那灰灰菜得挑最鲜嫩的部分,洗干净后切成小段,和着面糊搅拌均匀,下到油锅里,‘滋滋’几声,丸子就慢慢变得金黄焦香了。捞出来一咬,外皮焦脆,一口咬开,内里软糯,还能尝到野菜本身的鲜嫩,那滋味在舌尖上打转,我每次都能吃不少呢。”

我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越发对这些美食感兴趣了,赶忙叫来老板,点了一份糖醋鲤鱼,又要了一份凉拌马齿苋尝尝鲜。

不一会儿,糖醋鲤鱼就上桌了,那色泽果然如大叔们所说,红亮诱人,散发着阵阵酸甜的香气。我尝了一口,鱼肉鲜嫩,外皮酥脆,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人回味无穷。正吃着,又看到旁边桌上有人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黄河面,那劲道的面条看着就很有嚼劲,每一根都粗细均匀,泛着淡淡的麦香光泽,上面浇着用炖煮得软烂入味的羊肉、泡发好的黄花菜、脆生生的木耳等食材精心熬制而成的香浓卤汁,卤汁浓稠醇厚,将面条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撒着一把翠绿的葱花、香菜,香气扑鼻,热气腾腾中仿佛把黄河边的烟火气都汇聚在了这一碗面里。

我忍不住凑过去问:“大哥,这黄河面看着挺不错啊,味道咋样呀?”

那位大哥热情地回答道:“哎呀,这黄河面可好吃了呀,这面条都是师傅手工擀制的,那师傅可有手艺了,先把面团反复揉搓,揉得那面团劲道十足,再擀成薄厚均匀的面片,然后切成宽窄合适的面条呢。下锅煮熟后,捞出来那面条爽滑劲道,吃在嘴里特别有嚼头,再配上这香浓的卤汁,卤汁里羊肉的鲜香、黄花菜的清甜、木耳的脆爽都融合在一起了,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黄河边人们质朴的生活味道,吃一碗可顶饱了,你也可以来一碗尝尝呀。”

我笑着谢过,心里想着等会儿一定要尝尝这黄河面。

就在这满是美食香气与生活气息的益母草镇街道上,我邂逅了玲玉。彼时,她正站在一家书店的窗前,专注地看着摆在外面展示台上的一本古籍,阳光温柔地勾勒出她温婉的侧影,那一刻,她仿佛与这古老的小镇融为了一体,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我走进书店,在翻找一些关于黄河民俗资料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旁边书架上的一沓书签。书签散落一地,玲玉闻声转过身来,蹲下身子帮忙捡起。就在我们的手同时触碰到那枚绘有黄河边垂柳的书签时,目光交汇,刹那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种微妙又难以言说的感觉在心底悄然蔓延开来。那枚书签上的画面笔触细腻,仿佛带着黄河水的湿润气息,让人仿佛能听见黄河边微风拂过柳枝发出的沙沙声,也正是这不经意的瞬间,将我们的命运牵扯到了一起。

然而,命运总是爱捉弄人,那时的我们,各自都已有了幸福的小家庭,生活虽平淡却也安稳。这份突如其来的缘分,在现实的羁绊面前,显得如此无奈,只能将那份刚刚萌芽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底,成为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忍不住被彼此所吸引,开始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对世间万物的见解,以及各自内心深处的小小梦想。

我们常常漫步在小镇的各个角落,一起走过热闹的集市,玲玉总会兴致勃勃地指着那些精巧的手工艺品,给我讲述她所了解的传统手艺,尤其是她热爱的树艺。她谈及如何将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树枝,通过巧妙构思和精心雕琢,赋予它们全新的艺术生命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为之着迷。而我,则依旧热衷于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小镇上人们的生活百态,还有黄河边那随着四季更迭而变幻无穷的美景。

黄河对于益母草镇而言,既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孕育文化的摇篮。小镇的人们依傍着黄河繁衍生息,黄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孕育出了独特且深厚的黄河文化。我时常会在黄河边一待就是一整天,望着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感受着它雄浑壮阔的气势,心中便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把黄河的美、小镇的美以及我和玲玉之间这份微妙又珍贵的感情,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留存下来。

终于,在2000年9月17日,我决定付诸行动,拍摄一部微电影。那天,天空有些阴沉,似乎也在为这段带着遗憾的故事渲染着别样的氛围。我和玲玉来到了黄河边,她身着一袭淡雅的长裙,手拿着一把油纸伞,宛如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佳人。黄河水依旧滔滔不绝地流淌着,裹挟着泥沙的河水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声响,像是在为我们的故事奏响背景音乐,又似在诉说着那份藏在心底的无奈与不舍。

微电影《雨伞下的黄河情》的故事便围绕着那枚书签缓缓展开。在影片中,玲玉不小心将那枚心爱的书签遗落在了黄河边的一处柳树下,那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她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而我,看着她难过的样子,决定沿着黄河边,顺着我们往日走过的路线去帮她找回书签。镜头跟随着我的脚步,展现出黄河边益母草镇的风土人情,那晾晒在岸边的渔网、那正在修补渔船的渔夫、那岸边随风摇曳的芦苇丛,都一一入镜,构成了一幅极具生活气息的黄河边小镇画卷。

雨中,玲玉撑着油纸伞,焦急地在黄河边等待消息,雨滴顺着伞沿落下,打湿了她的裙摆,可她的目光却始终望着远方,期盼着能看到我带着书签归来的身影。而我,在经过一番寻觅后,终于在一处石缝间找到了那枚书签,书签上的垂柳图案被雨水打湿,却更显得灵动鲜活。当我拿着书签出现在玲玉面前时,她眼中瞬间盈满了泪花,那是惊喜、是感动、更是爱意的交织,尽管我们都清楚,这份爱只能止步于此,只能借着影片中的情节去释放那压抑在心底的情感。我们在黄河边的雨伞下相拥,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彼此的心跳声和黄河水的流淌声,仿佛时间都为这份纯粹却又无奈的情感而停留。

这部微电影在黄河网上映后,引起了益母草镇居民们的热议,大家纷纷被故事里的真情所打动,却无人知晓这背后隐藏着的复杂情感和无奈现实。许多外地人在看到这部影片后,也对这个黄河边上的益母草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慕名而来,想要亲身感受一下影片中那份独特的浪漫与温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终究还是回到了各自原本的生活轨迹,成为了陌路人,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如同守护着一个珍贵却易碎的宝物。偶尔在小镇的街头巷尾擦肩而过时,目光交汇的瞬间,心底依然会泛起涟漪,但也只是微微颔首,便各自继续前行。我知道,我们都肩负着对各自家庭的责任,这份爱只能永远停留在那个微电影所营造的世界里,成为心底最深处的一抹温柔。

尽管如此,我从未后悔拍摄这部微电影,它像是一扇窗,让我可以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透过它去回味那段美好的时光,去感受那份曾经炽热却又不得不压抑的爱意。它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明白生活中有着诸多无奈,但爱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即便不能长相厮守,也能化作力量,让自己更好地去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平淡。

如今,那部微电影依旧是益母草镇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之一,而我和玲玉,依旧在各自的生活里努力经营着幸福,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感,也将随着岁月的流转,继续默默地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成为我们生命中一段永远无法忘怀的故事,在黄河边这个益母草镇的记忆里,留下一抹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