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皇登基

林祥走访荣国府后,又秘密前往六皇子府交流心得,拜访了几位旧友,正欲闭关苦读,全力备战春闱之际,京城突然戒严。...

高门府邸,尤其是王公贵族周围,甲兵巡逻,严防不测。

朝中重臣更是被留在宫内,家眷们不明所以,望着守在外面的甲兵,心中忐忑不安。

整个京城顿时陷入沉寂。

众人均知,必有大事发生。

上一次如此情形,还是十几年前先太子谋反,诸皇子争锋,导致朝堂大洗牌,如今又是何等的风云变幻?

荣国府内,史氏与两个儿子静坐内室,气氛凝重。贾政既惶恐又带着一丝兴奋,“老太太,这事……与那位有关吗?”他悄悄比了个九的手势。

九皇子从未表露过要图谋大事,难道是他暗中行动?还是说,有别的皇子按捺不住了?

若九皇子真的成功了,那他们可就是辅佐新君的功臣了!

老太太瞪了他一眼,眼神凌厉:“住口!”这种关头,每一个字都需谨慎。

老太太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事是九皇子所为。

若他真要有所动作,他们荣国府怎会毫无察觉?若真是他,而他们却一无所知,那还算什么自家人?

因此,老太太更希望是其他人所为。

不论是谁,只要是胆敢忤逆天道的,老太太都不看好。她只是担忧荣国府会被牵连其中。

每逢大变,总有些无辜之人遭受池鱼之殃,先前甚至还有大户人家被洗劫一空,伤亡惨重的例子。

贾赦沉默不语,并非他不想说,而是他身体发软,连嗓子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荣国府大门紧闭,下人们都被严令不得随意走动。这种时候,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惹来麻烦,他们只能静待事态发展。

林府同样如此,四周不时有巡逻的甲兵队伍经过。林府大门紧闭,严禁任何人进出。护卫们提高警惕,以防有人趁乱作乱。

消息完全中断了。

他们被困在府内,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

林祥猜测可能是皇上出了问题,但具体是何种问题,是否符合他的预期?此刻的等待异常漫长,比秋闱等待成绩时还要煎熬。

丁启游寄居在林家,没想到会遭遇如此大事,心中焦虑不安。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样的大事未必会波及到他这样的小人物,但那种大事发生的恐慌感却难以抑制。

幸好府中的大户人家都储备有粮食,否则若缺粮,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这场戒严持续了整整三天。

三天后,巡逻的甲兵撤去,被囚禁在皇宫中的官员们也被释放。他们的家眷见到亲人归来,欣喜万分。只有少数人心中悲痛欲绝,因为他们的亲人没有回来。

随着这些官员的归来,京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消息也开始流传开来。

三皇子被弹劾行巫蛊之术,证据确凿。皇上震怒之下,不幸中风昏迷。醒来后口不能言,半身不遂。他钦点六皇子择日登基。

这一变故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结果也出乎了众人的预料。

“怎么会是六皇子?”

“这真的是皇上的意思吗?”

“皇上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惊喜交加,有的则忧心忡忡。

喜悦的人只是少数。

而忧虑的人却占了大多数。

荣国府的几位主子便是这忧虑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怎么会是六皇子登基呢?

皇上明明最宠爱的是九皇子啊!

他中风之后,竟然指定了六皇子继承皇位。

这其中真的没有六皇子的手脚吗?

他们未能上朝,只能从侧面打听消息。王子腾在那三天里被留在皇宫中,他回家后自然向姻亲透露了些许信息,比如太上皇还活着,确实是皇上亲自指定了六皇子继位。但问及更详细的原因,比如为何选择六皇子,王子腾也无言以对。

甄贵妃派人传来消息,说太上皇被御医救活了,让他们稍安勿躁。

有些话不言而喻,太上皇能立新君,自然也能废黜新君。他们还有机会。

虽然甄贵妃的意思已经传达,但老太太并不乐观。太子的废立都能动摇国本,更何况是新君的更迭。而且太上皇现在虽然被御医救回了一命,但半边身子已经踏入了鬼门关,谁能保证他接下来能安然无恙?

就算太上皇康复了,如果新君没有犯下大错,又岂是太上皇说废就能废的?

整个荣府上下,主子们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他们的赌注下错了。

对于六皇子登基后,会如何处置那三位参与夺嫡的兄弟、侄儿,以及背后支持他们的势力,众人心中皆无定论,满是忧虑。

下人们虽不明就里,却也能感受到顶层三位主子阴郁的情绪。他们个个小心翼翼,连平时最爱耍滑头的,此刻也收敛了性子。有个婆子因贪杯而稍显闹腾,平日或许无碍,但此刻却撞在了向来心慈的二太太枪口上,结果被打了板子,扣了月钱,颜面扫地。

邻近的宁府同样笼罩在焦虑之中。

年初时,为表忠诚,贾珍还为独子贾蓉看中了一门亲,女方乃是五品营缮郎秦邦业领养之女秦可卿。

只是当时,他不知道秦可卿已然和林家缔结了娃娃亲。

宁府作为长房,贾蓉将是未来的族长,其妻则为宗妇。

可女方父亲仅为五品小吏,且女儿乃领养,这样的出身能否胜任宗妇之责?

即便宁府今非昔比,也本可寻得更好的亲事,其中自有玄机。

原来,这位领养之女,乃是先太子一段短暂情缘的结晶。

若义忠郡王得势,宁府自然能跟着沾光。

但如今,登基的却是六皇子!

更糟的是,行巫蛊之术的三皇子已被囚禁,义忠郡王也因告发三皇子而陷入困境,王府被围,虽未完全封闭,但进出之人皆受严密监视,令人心惊胆战。

因此,贾珍的心情比荣府更加沉重。

至少荣府那边,九皇子尚未被围。

贾珍不解,义忠郡王明明无辜,为何也遭此劫难?

但显然,此刻不是讲道理的时机,他只能默默祈祷太上皇能挺过这一关。

否则,一旦新皇大权在握,对侄儿一脉定会疏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祥的境遇。

他正值春风得意之时。

虽然太上皇病重,不便在外表露喜悦,但六皇子一派的人内心无不欢欣鼓舞。

此刻的六皇子,应称为新皇,忙得不可开交。太上皇虽被救回,但御医们仍守在其床前,未敢离去,因他尚未脱离危险。

新皇既要尽孝照顾父皇,又要筹备登基大典,接管京城防务,以防不测。

他甚至无暇顾及皇子府的内务,好在六皇子妃沉稳持重,突如其来的馅饼并未让她失态,反而将皇子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前来投靠的人也都被妥善安排。

主动向新皇示好的,有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此前,王子腾并未明确支持六皇子,但如今局势逆转,他不再矜持,甚至私下给林祥送帖,邀其前往书铺挑选文具。

非他不想设宴款待,而是太上皇病重之际,办宴会被视为不合时宜,若太上皇康复,办宴者必成其眼中钉;若太上皇不测,此时此举也会被新皇记恨。

于是,王子腾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书铺之约。

林祥欣然应允。

王子腾表面上是保皇派,但私下里对九皇子、义忠郡王乃至三皇子都有所示好,唯独对六皇子冷淡,因其认为六皇子无望登基。

然而,他的职位至关重要,守护着京城的安全,关乎皇帝的安危。

?当太上皇在众目睽睽之下中风昏迷,又被御医费力救醒,并指定六皇子为继承人后,王子腾迅速向这位新君靠拢。

他深知此刻的示好虽显迟滞,但若再不积极,待皇上稳固皇位,他这京营节度使的宝座恐怕难保,势必会让给皇上的心腹亲信。

他明白,自己的投靠时机已晚。

因此,他不仅全力配合新君的指令,还紧抓林祥这条线索,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力为自己美言几句。

他深知林祥这位贾家的外孙与六皇子交情匪浅,常去六皇子府邸,且逗留甚久。当他首次得知此事时,也颇为惊讶。

六皇子虽支持者寥寥,却非来者不拒,且性情孤僻。

林祥能在六皇子府长久逗留,足见其能力非凡。

王子腾并非想让林祥白白帮忙,于是在自家的书铺中,他以一两银子的象征性价格,卖给了林祥一套价值不菲的文房四宝,并承诺若能保住现有职位,必有重谢。

这套文房四宝价值约莫三千两,而王子腾承诺的重谢,其价值绝不会低于此数。对于林祥而言,这份礼物的分量着实不轻。

林祥欣然接受,并未推辞。

离开书铺后,他驻足回望那座古朴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

王子腾对他的看重,让他既感荣幸又觉压力。

他如今不过是个举人,而昔日的六皇子已摇身一变,成为万人之上的新君。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然而,王子腾却认为他能接近皇上,甚至能为其进言,为此,这位京营节度使不惜亲自前来。

此外,林祥也感叹于王家的财富。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的富庶可见一斑。

林祥深知,王子腾绝不会只找了他一人。

若有机会见到皇上,他自然会提及这位“王家舅舅”,但他不会只拣好话说,而是将今日的对话如实相告。

六皇子对王子腾暗中下注的行为早已心知肚明,对他颇有微词。林祥可不会为了区区银两而替他粉饰太平。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上皇病重,新君择日登基。虽然筹备仓促,但在礼部官员的连日奔波下,登基仪式还是圆满落幕。

六皇子妃及其他家眷也随之入宫。然而,由于宫中太妃众多,且太上皇仍在,新皇的后宫只能暂时委屈,挤在西宫的几座宫殿中。

林祥作为举人,自然无缘参与登基大典。他是在大典结束后的第三日,才被皇上召见。

新皇登基,意气风发。尽管连日来未曾安睡,但他依然精神抖擞。

他终于登基了!他可以亲手实现自己的抱负,改革那些他亲眼目睹的弊端!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

然而,再急也没用。无论他要做什么,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直到登基后,他才真正意识到国库的空虚程度!

太上皇的私库虽然充盈,但他怎能觊觎?

因此,皇上这次召见林祥,只有一个目的:“明年春闱,朕期待你的佳绩。”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重用林祥了!

林祥则献上了琉璃的制作方法,并详细阐述了一套计划,旨在将琉璃普及至千家万户,既造福百姓,又能赚取巨额利润,甚至还能应用于冬季的农业种植中。

而琉璃的制作,只是他众多赚钱手段之一。六皇子深知,他还有更多奇思妙想等待发掘。

皇帝对林祥的印象是:一个既博学多才,又擅长理财,还精通农事的实干青年。

学识渊博者众多,农耕好手亦不少见,但能在一年内为他赚取数十万两白银的人才却寥寥无几。

如今他登基在位,手头一时缺乏得力助手。明年春闱,那些考中进士的人都将成为他的门生,他必定会从中挑选出佼佼者委以重任,而林祥早已成为他心目中的不二之选。

林祥恭敬地回应道:“臣定不辱使命,定会让皇上满意。”

然而,望着皇上那跃跃欲试、急欲施展宏图大志的模样,林祥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

太上皇如今看似时日无多,但在他记忆中的原著里,太上皇可并非如此短命。

有太上皇在,皇上的行动势必会受到制约,因为皇上想要改革的许多弊端都是太上皇纵容所致。

倘若皇上过早地崭露头角,一旦太上皇病情好转,他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因为担心江山无法完整传承而倾其所有。

因此,林祥想要劝诫皇上切勿操之过急,但如何才能让皇上听从劝告,同时又显得自然而不冒犯呢?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

于是,林祥决定先坦白自己收了王子腾的礼物,并借此引出王子腾的话题。

皇上听完林祥的陈述后,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这段时间王卿家确实消瘦了不少,整日忙碌奔波,瘦削也是情理之中。”

林祥见状,便不再多言。

其实,在登基之前,六皇子并非缺乏人手,他手下能人异士众多。

否则,他也不可能在之前就察觉到王子腾的首鼠两端。如今看来,皇上一直派人暗中监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