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芝兰玉树

除却这数位熟人,尚有诸多贾琏未曾谋面或仅闻其名的人物,诸如礼部侍郎公子王逸尘、鸿胪寺卿侄儿虞千里、大理寺左丞之孙宿星河……此等皆为京城文坛上赫赫有名的才子。

与贾琏这位贵族子弟,几乎从无交集可言。

然而,任凭他们昔日才子之名如何响亮,如今有了他表弟这位年仅十七便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未来几年内,京城恐难有才子能再崭露头角。

令贾琏略感意外的是,他还瞧见了崔易峰,此人为四公主与崔驸马之嫡子,亦是这园子的主人,未曾料到表弟竟与他有交情。

贾琏因宾客之众而惊讶,而计朋轩等人则对这赏花宴的独特安排感到意外。

崔家仅提供了园子与些许杂役,其余人手、布置、菜肴等皆由林家一手操办。

人手之训练有素自不必说,此番布置与菜肴却让人眼前一亮。

此类聚会本是赏花品茗、谈天说地,佐以些小游戏,如常见的命题吟诗、作画、对对联、投壶等,以供众人展示才艺。

而今却添了些新奇之物,如魔方、宫殿积木、掷骰子大富翁等游戏。

“这该如何玩法?”

一旁即有仆从解说示范,这些新奇玩具迅速吸引了众人围观。

“这魔方真能还原至每面同色?”

“我要搭个高楼,尔等勿扰!”

“这大富翁游戏颇有趣味,可有人愿共玩?”

除游戏之外,菜肴亦增添了不少未见之品种。

“可是江南风味?”

“我亦来自江南,却未曾见过。”

“早闻林家在饮食之道上善于创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菜肴之中,女眷们那边反应更为热烈,那晶莹剔透、奶香四溢的双皮奶、小糕点等尤为吸引她们的目光,尤其是小姑娘们,这些点心皆被精心制成小巧玲珑之状,便于一口一个,因此林黛玉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被众多不相识的姐姐们簇拥,不得不接受她们的关爱。

林黛玉已知哥哥或将在此场合挑选嫂嫂,她作为小姑子也需好好表现,观察哪些姐姐真心实意,因“责任重大”,她小脸儿绷得紧紧的,这副认真模样更让姐姐们喜爱不已。

贾敏亦在观察这些姑娘,此间大多数人她皆有所了解,从她们的表现便能窥出一二。

对她母女热情有加,又夸赞她儿子的,定是有意结亲;那些只静静品茶、观赏他人游戏的,不过是走走过场。

这些人中,有几位特别引起了贾敏的注意。

一是南安太妃与其孙女赵婉,一是四公主与其女崔瑶,一是刘阁老之儿媳与其女刘霞。

贾敏并未向南安王府发送请帖,但她们却来了。

四公主母女亦非她所邀,但人家主动索要了帖子。

刘阁老则是在下朝时与林如海攀谈了几句,提及儿女婚事,故而本无交情的林如海也送上了请帖。

贾敏望着赵婉那温顺的模样,心中颇感为难。

南安王府与荣国府乃是世交,太妃与母亲交情不浅,太妃年迈后鲜少出门,如今愿意出席,实乃给她面子,她不能直接将人请走。

但她们一来,贾敏便担忧她们仍未死心,若林家拒婚,她们或会采取其他手段,万一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意外,这门亲事林家不结也得结。

因此,贾敏特地派人紧盯着南安王府的主仆,同时遣人去知会林如海与林祥,让他们心中有所准备。

对于四公主母女,贾敏自是持欢迎态度。

崔家乃世代官宦之家,自前朝便已在朝中为官,绵延至今。

如今崔家的大老爷在外担任从二品巡抚,主政一方,而崔二郎作为他的嫡出幼弟,据说曾被大老爷视如己出,感情极为深厚。

此刻,贾敏瞧着这位玥儿姑娘,确是崔家精心培育的千金。

因年方十四,脸庞尚带些许稚气与娇憨,但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出良好的教养。

至于刘阁老家的孙女,贾敏也颇为满意。

她浑身散发着书香气息,出口成章,与崔玥相比,更显瘦削,颇有几分弱柳扶风之姿。

两位姑娘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再加上其他各家的千金,贾敏只觉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这园子中,已婚的夫人太太们与贾敏围坐一处,赏花品茶,谈笑风生。而那些未出阁的闺秀们则自由活动,或赏花,或品尝桌上的各式点心,或参与各种趣味游戏。这种“游戏竞技”,在此场合下,便成为了她们的“比拼舞台”。

有意者全神贯注,力争上游;无意者则淡然处之,重在参与。然而,因奖品实在诱人,即便无意争锋,也难免心生赢念。如那套圈游戏,圈内摆放着各式精致的瓷器摆件,有小猫小狗、老虎、花草,还有憨态可掬的食铁兽……总有一款能打动小姑娘们的心。

游戏规则简单明了,谁套中便可从丫鬟处领取对应的笺子,离场时可带走一个摆件。其他游戏亦遵循此规则。

猜谜、对对子、解题等,只要答对便有相应的奖品。这些奖品虽非价值连城,却都蕴含着巧思与创意。

崔玥对一只狸花猫戏球的摆件情有独钟,它是解题游戏的奖品。题目众多,答对五题可得一支笔,答对八题可得一盏莲花灯,答对十题则可获得那狸花猫戏球的摆件……若能答对全部九十题,更能获得一对精致小巧的琉璃盏。

这琉璃盏价值最高,难度自然也是最大。

题目虽非科举相关,却要求答题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涵盖数学、各地风俗、地理山川,甚至医理等。不过,只要平日认真读书,答对五题八题并不在话下;若读书更多,答对十几题也是轻而易举。

因为这些题目中不乏内宅当家主母必知的知识,但凡对女儿悉心教导的,都会专门传授这些。

崔玥一边解题,一边暗自思量:这些题目究竟是何人所出?

想必便是那位状元郎了。

他是否会审阅大家的答案?又是否会亲自来观看大家的表现?

猜到这一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解题处聚集的闺秀最多。

赵善也猜到了这一点,她初时脸色不佳,但转念一想,脸上又恢复了甜美的笑容。

她本就不爱读书,许多题目答不上来也无妨。有其他人能答上来,她们的身份本就不便觊觎状元郎,倒不如助她们一臂之力。

有了他人的“襄助”,她顺利答对了十四题。

答对题目最多的是刘霓,她起初不假思索便能写下答案,答对十几题后速度才稍显放缓,但也只是略作思索,便能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有的对,有的错,但总体来看,她答对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此刻,刘霓已答对三十多题,而紧随其后的崔玥,才答对十几题。

当刘霓放下笔,结束作答时,她总共答对了五十七题。而崔玥比她稍早放下笔,总共答对了三十八题。

因此,在放下笔的那一刻,刘霓微微扬起下巴,不屑地瞥了斜对面的崔玥一眼。

初见崔玥的那一刻,刘霓心中便明了,她将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而赵善只能位列她俩之后。

此番较量,她已胜出。

崔玥察觉到了,她轻轻眨动眼眸,神色平和无恙,非但未恼,反而向刘霓展颜一笑。

刘霓误以为这是对方的回应,脸上的笑意略有一滞,随即迈步上前:“崔妹妹,我们不妨去猜灯谜如何?那猜灯谜似乎也别有一番乐趣。”她暗自思量,即便是猜灯谜,胜出的也必是她!

崔玥欣然应允:“甚好。”

她对林府的这场赏花宴颇为喜爱,它既似庙会的热闹,又无庙会的喧嚣。

自九岁起,无论她如何恳求,家中都不许她再涉足庙会。今日,她欲将此处所有游戏一一体验!

况且,母亲已对她言明,她已非懵懂孩童,深知林府状元郎的条件优越。

虽跨马游街之日她因病错过,但从闺中密友的滔滔不绝中,她也略知状元郎的风采一二。

更吸引她的是,林家承诺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点让崔玥颇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