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请自来

林祥提议:“你们既然要赏花,何不借此机会画些花样子,交流绘画心得?若想活动筋骨,踢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林祥一直鼓励黛玉踢毽子,因她性格文静,又痴迷于书籍,常久坐不动。为此,他特地命人收集了各式羽毛,做了一堆毽子供她使用,希望她能多些运动。

“哥哥,你小时候若是宴请朋友,都是如何筹备的呢?”林黛玉好奇地问道。

林祥的经验对她而言并不完全适用。他幼时因家庭变故,频繁迁徙,难得有稳定的社交圈。加之他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常被同龄孩童排斥,而他本身也对孩童的嬉戏不甚感兴趣,更倾向于习武与阅读。因此,他少有的几次宴请,更多是出于社交需要,而非纯粹的玩乐。

“你们只需做自己喜欢且她们也会喜欢的事。小姐妹间无需太多拘束,玩累了便享用美食。说到吃,咱们家可是毫不逊色。”林祥自信地说。

林黛玉对此深有体会。赏花宴上,众多姐姐曾对家中的美食赞不绝口,虽未直接询问做法,但那份好奇与赞赏已足够说明一切。她心中明白,这些佳肴皆是哥哥的心血,与家族传统无关。

林祥接着问:“那你打算邀请哪些人呢?”

得知黛玉将邀请荣国府的表姐妹及周家小姑娘后,林祥心中已料到贾宝玉定会设法前来。他并未出言提醒或阻止,毕竟黛玉尚年幼,不必过于拘泥于男女之别。而贾宝玉则不同,他年岁稍长,且需专注学业。若他前来,贾敏定会因有外客在而心生不满。届时,他可在母亲面前稍作提醒,让她日后更加留意。

只要母亲没有将黛玉嫁回荣国府的打算,她自会留意贾宝玉对黛玉的“特别关注”。若有此意,林祥也会设法改变她的想法。

经过一番商议,林黛玉确定了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并亲自书写了请帖派人送去。收到请帖的姐妹们纷纷回复,表示会准时赴约,那份认真劲儿让大人们看了都忍俊不禁。

此时,老太太恰好接来了史湘云,林黛玉自然无异议,毕竟她也是自己的亲戚姐妹。然而,这事儿被贾宝玉知晓后,他果然提出要一同前往。原本那日他应随夫子读书,但他不敢再逃课,便缠着老太太为他请假。

老太太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好了好了,你这小磨人精,都快把我的老骨头摇散了。你近日读书用功,我去跟夫子说一声,让你那日休息一天,随着姐妹们去乐乐。”

由于事先并未告知林黛玉,所以当她在二门迎接姐妹时看到贾宝玉,不禁微微蹙眉行礼问道:“宝二哥今日竟无需读书?”

贾宝玉满心欢喜能与林妹妹共度一日,早已迫不及待,闻言也不生气,反而笑道:“老太太见我读书辛苦,特许我休息一日。我便随着姐姐妹妹们一起来了。”说着,他还略带委屈地补充道:“我本就不想做什么官,在家中与姐姐妹妹们玩乐岂不更好?”

贾迎春因这段时日紧随王熙凤左右,眼见贾宝玉的言辞愈发离谱,终是忍不住开口打断:“我们还是快去给姑母问安吧。”

贾敏听闻贾宝玉的缘由后,面色渐沉,见他混迹于姐妹之中毫无避讳,眉头不禁紧蹙。他怎就不懂男女有别的道理?她曾向母亲提及,看来母亲并未上心,总以宝玉年幼为由。然他已过七岁,按礼应知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何况今日宾客混杂,怎能让他随意与女子同游?

若真让他随众女进入内宅,她实在无颜面对周夫人。于是,贾敏假意揉了揉太阳穴,声称昨夜难眠,头痛欲裂,偏偏账目堆积如山,亟待处理:“宝玉,能否请你帮我核对账目?”

贾宝玉闻言,一脸愕然:“姑母,我?我从未接触过账本啊。”

贾敏微笑道:“无妨,都是些简单数字,你随先生学习多时,想必轻而易举。”

贾宝玉又问:“那姐姐妹妹们是否一同帮忙?”

贾敏轻轻摆手:“她们都盼着今日已久,我怎忍心打扰。况且,你是男子,将来要支撑门楣。你林表哥幼时也曾助我理账,还发现了不少疏漏。如今他公务繁忙,幸好有你,今日就辛苦你了。”

贾宝玉欲言又止,望向姑母,又向姐妹们投去求助的目光。林黛玉低头专注于手中绣帕,那梅花图案栩栩如生,分外引人注目。贾迎春则凝视脚下的地砖,姑母家的地砖别有一番韵味。贾探春与贾惜春,一个品茶,一个研究衣袖图案,皆未留意贾宝玉的求助。史湘云看了看贾宝玉,又环顾四周,见众人反应,也默默低下头,开始数起了手指。她虽渴望游玩,却也不愿因拒绝而惹恼宝玉。但这是林姑母的意思,她们也无力改变。...

不久,周乔到来,贾敏直接命她前往内院,未让她参与问安。周乔性情开朗,很快便与荣国府众人打成一片。游戏中,史湘云早将贾宝玉忘得一干二净。林黛玉的住处有许多新奇之物,包括各式小衣物,她们可为小玩偶换装,乐趣无穷。

林黛玉见众人喜爱,心中欢喜:“这是我兄长让针线房为我定制的。”兄长本想做成人形玩偶,但恐被视为巫蛊,便改成了小猴、小猫小狗。她可为其更换装扮,扮演不同角色,兄长称之为“过家家”。她拥有众多款式,“你们若喜欢,回去时各带一套,自行为其制衣,下次我们比比谁的手艺更好。”这也是她学习女红的一大乐趣。

迎春、周乔等人欣然接受赠品:“我想为小猴做条绿色襦裙……”除了换装,她们还玩了投壶、踢毽子、成语接龙,又至花园赏花、喂鱼,品尝了厨房精心制作的点心。

午膳时,姐妹们自行点菜,共享美食。贾敏虽未午睡,却与众人共卧榻上,谈笑风生,稍作休息后,便继续她们的欢乐时光,直至尽兴而归。

唯独贾宝玉心中郁闷,时光仿佛凝固,翻阅账本令他头昏目眩。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因姑母就坐于旁侧,不时询问账目算法,核查有无差池,使他全神贯注。待他终得空闲,天色已暗,姐妹们正欲归家。

贾宝玉心中暗自嘀咕:“……”

他今日究竟所为何来?

怎比正经上学一日还要疲惫不堪?

他迷迷糊糊地踏上归途马车,望着车内姐妹们欢愉的面容,手中紧握着姑母作为慰藉赠予的点心与书籍,心中委屈愈发浓烈,眼眶泛红,泪水不禁潸然而下。

贾宝玉这一哭,车内原本欢声笑语的迎春等人瞬间收敛了笑容,满心忧虑。

宝玉这是要闹腾了吗?

回去后是否会因此遭殃?

念及此,她们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再无欢颜。迎春、探春、惜春平日鲜少外出,即便做客也是循规蹈矩,何曾有过今日这般肆意嬉戏的时光。宝玉这一不悦,恐怕日后再想如此外出游玩,便是难上加难了。

她们相互对视一眼,默契地低下头,默不作声,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而贾敏同样面色阴沉。

“玉儿呢?”

“小姐乏了,已歇下。”黛玉玩乐一日,早将早晨对贾宝玉的不快抛诸脑后,此刻已沉入梦乡,但贾敏却铭记于心。

她吩咐妥当送周乔归家,并遣人向周家夫人稍带口信,言明自己作为姑母思念侄儿,又欲赠其祥哥儿旧书,故邀其一聚,且宝玉热心肠,帮她整理了一日账目……

她需先与周夫人言明,以免外界误解荣国府之行乃黛玉失礼之举,连带周乔一同在内宅嬉戏。

她虽出身显赫,却未将贵族习气带入林家,深知礼数之重。

周乔与宝玉同龄却无血缘,理应避嫌。若不解释清楚,周夫人或许会误以为她有撮合之意,且是对女方的不敬之举。

八岁定亲之事屡见不鲜。

若无此意,则更为不妥,林家岂能不顾女方名节?

周家乃文臣世家,对男女之别尤为看重,若无长辈在场,绝不会让年过七岁的女儿与外男共处,以免损其声誉,稍有不慎,便可能结下冤仇。

因此,她不仅派人向周夫人说明,还安排人手护送侄儿侄女们返回荣国府。

她心中不悦。

周夫人闻林家嬷嬷来访,详述侄子造访林府之事,面上含笑点头,对侄子赞不绝口:“果真是含玉而生,心性非凡。”心中亦对贾敏的周全处事赞不绝口。

其实,让侄儿与女儿短暂相见、共乐也无妨,孩子们年幼,且非独处,但贾敏如此郑重其事,周夫人心中倍感欣慰。

这位小姐乃是他们晚年所得的珍宝,呵护备至,生怕有丝毫闪失,加之她性情开朗、活泼可爱,家中上下无不宠爱有加,自然不愿见其名誉受损,唯恐因此影响了她的未来,到那时后悔莫及。

而在荣国府内,史氏见贾宝玉双眼泛红,心疼地将其搂入怀中:“宝玉,这是怎的了?何人让你受了委屈?”

贾宝玉依偎在她膝头,脑袋轻轻蹭着,声音沉闷:“老祖宗,我今日都未能与林妹妹一同玩耍,仅匆匆一面。”

史氏诧异道:“你不是去了林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