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浑人一个(求月票,求追读)
- 掌控诸天,从笑傲开始
- 莫崔更
- 2029字
- 2025-01-24 07:58:37
院子里一阵沉默。
少顷,令狐冲重重吐了口气,看向了李天风,声音有些低沉地道:“这么说来,我华山剑气之争,实为人祸,无关对错了……”
“不愧是令狐兄弟,一眼便看破了那些冠冕堂皇的伪装。“李天风目露赞赏,颔首轻叹,“什么路线斗争,归根结底,不过党同伐异、排除异己而已。”
“练气还是练剑,本不应一概而论,毕竟个人天赋禀性不同,有人剑法天赋强,练起剑来得心应手,练气却久不得其门;有人练气天赋好,内力进境一日千里,练起剑来却手忙脚乱、磕磕绊绊。擅剑的学剑,擅气的练功,世上的事,本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无万世不变的道理。”
“再者,事随时移,事随世迁,每个人的境遇不同,选择也就不同。习剑先易后难,月余功夫便有自保之力,只越往后精进越难;而练气先难后易,起初三年五载也难见成效,唯有日积月累,某一日境界到了,方能神威自现,护道全身,自此中流自在行,越往后威能越大,厚积薄发。一个天赋均衡的江湖人,若无师门护持,时常面临生死搏杀,对他来说,当然是练剑为主,先求自保和杀敌,再谈其他;若有师门护持,有了安稳的修行环境,那便不用顾及生死安危,从长远看,当然是练气为主,以求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所以我说,华山的剑气之争,都错了,又都没错,出发点不同而已。”
“至于从个人来讲,到底练气为主,还是练剑为主……”李天风说到这儿,稍微顿了顿,“平之,令狐贤弟,我只送给你们一句话……”
他语气转沉,语重心长地道: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宛如一道闪电在脑海中划过,又如同暮鼓晨钟在耳畔敲响,令狐冲全身上下登时一个激灵,俄而,便如三伏天吃了个大西瓜一般通透爽利。
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论什么黑白黄绿?
一个人武功好,可以是剑法强,可以是内力高,也可以是拳脚厉害,甚至是暗器功夫高明,不都是武功练的好么,何必分个伯仲?
至于谁弱又谁强,打过一场便分明,又有什么可纠结的?
令狐冲恍然大悟,林平之若有所思,看到两人脸上的不同神态,李天风心中不由暗叹:
平之的悟性,比起令狐冲,果然还是要差上一截的。
摆了摆手,与院中二人告别后,李天风返回居所,倒插了门栓,转身便消失在了原地。
-----------------
福州城西门大街,福威镖局左近。
新开业的悦来酒楼近日里宾客盈门,生意火爆,前来捧场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
僧道尼俗,五花八门,有福威镖局曾经的关系,也有李天风拜帖邀请的名门大派,更有慕名而来拜会的江湖豪客。
在这一片热闹的景象中,悦来酒楼二楼临窗的雅座上,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一行三人一边用着酒食,一边轻声交谈着。
“盈儿,自打进了这福州城,你便有些神思不属的,可是有什么心事?”
任我行看着时不时神游天外的女儿,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身为过来人的他,又怎不知小女儿心思。
那般青年才俊,确实引人瞩目,但是……
想起来李天风的身影,任我行的右手又有些隐隐作痛起来,心中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啊…爹,没什么的。”任盈盈一抹轻纱蒙面,闻言只是轻轻摇头。
她以前从曲非烟口中听说过悦来酒楼的名字,据说开在华山脚下,是李天风的产业,没想到现在都开到福州来了。
“听说这悦来酒楼的说书最为精彩,说的都是些江湖旧事……”一旁的向问天干了一碗酒后,谈起了方才从路人处打听到的消息。
“哦?这儿也有说书的?”任盈盈眉头一挑,目光中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说的是什么书?”
“好像叫什么神雕侠侣……”
“哦……”任盈盈点了点头,心中却升起了极大的好奇。
这是……他编的新话本?
在绿竹巷与李天风相处的那几日,倒是听李天风讲起过一本叫《射雕英雄传》的,只是故事还没听完,就因去梅庄搭救任我行而中断了,后来与李天风分别,至今已有数月未见。
那郭靖和黄蓉的故事,还远没有听够呢……
“江湖旧事?神雕侠侣?”任我行冷哼出声,嗤之以鼻,“都是些妄言妄语罢了,一个说书的,懂什么江湖……”
正在这时,二楼楼梯口处蓦地传来一阵喧闹声。
“客官、客官!上面真的没位子了、真的没了啊……”
“有位没位,洒家看一眼便知道,你挡什么挡?”一道洪亮浑厚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便见一身材高大的胖和尚挤上了二楼,虎目四顾,正是不戒和尚。
“嘿!好你个狗眼看人低的东西,那位子明明空着。”看到了临窗的一张空位,不戒和尚勃然大怒,一把揪住了店小二的衣服,“怕和尚付不起钱吗?”
“不是的…大师…不是你想的那样…”小二连忙解释,“这位子有客官预定了。”
“预定了又咋的?这不还没来吗!?”不戒和尚气不打一处来,“来了洒家再让给他!”
“爹,你做什么,快放了小二哥!”一道清丽秀雅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带着一抹歉疚,“上面没位子了坐下面就可以,你不要为难小二哥。”
“什么没位子!?这么大一位子,你跟你娘快上来。”不戒和尚将店小二扔到一旁,返身下了楼。
少顷,一个穿着粗布衣衫,面无表情的老妇,牵着一个满脸为难的小尼姑上了楼,身后,跟着呵呵傻笑的不戒和尚。
在李天风的指点下,不戒和尚终于在恒山找到了化名“哑婆婆”的妻子,使劲手段后,勉强求得了原谅,一家才得以团圆。
这次来福州,一来是携全家感谢李天风,二来,却是为仪琳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