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蔓菁

一名芜菁,一名葑,一名须,一名蕵芜,一名荛,一名芥,一名九英菘,一名诸葛菜。根长而白,形如胡萝卜,霜后特软美,蒸煮煨任用。稍似芋魁,含有膏润,颇近谷气。茎粗,叶大而厚阔。夏初起薹,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子,匀圆似芥。子紫赤色,茎叶稍逊于根,亦柔腻,不类他菜。人久食蔬菜无谷气,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独否,蔓菁四时皆有,四时皆可食。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谓之薹,秋食茎,冬食根。数口之家,能莳数百本,亦可终岁足蔬。子可打油然灯,甚明。每亩根叶可得五十石,每三石可当米一石,是一亩可得米十五、六石,则三人卒岁之需也。此菜北方甚多,河东太原所出,其根最大。气味苦温无毒。常食通中下气,利五脏,止消渴,去心腹冷痛,解面毒。入丸药服,令人肥健,尤宜妇人。

种植:耕地欲熟,七月初种,一亩用子三升。种法:先薙草,雨过即耕,不雨先一日灌地使透,次日熟耕作畦,或耧种或漫撒,覆土厚一指。五、六日内有雨不须灌,无雨戽水灌沟中遥润之,勿浇土,令地实。以沙土高者为上,故墟坏墙尤佳,宜厚壅之。择子下种,出甲后即耘出小者为茹。若不欲移植,取次耘出存其大者,令相去尺许。若欲移植,俟苗长五、七寸,择其大者移之,先耕熟地作畦,深七、八寸,起土作垄,艺苗其上,垄土虚浮,根大倍常;一法:子欲陈,用鳗鲡汁浸之。曝干种,可无虫。取子者,当六、七月种,来年四月收。若中春种,亦即生薹,与秋种者同熟。但根小、茎矮、子少耳。供食者,正月至八月皆可种。凡遇水旱,他谷已晚,但有隙地,即可种此,以济口食。一法:地方一尺五寸,植一本。一步十六本,一亩三千六百本。每本子一,合可得三石六斗,比菜子可多三四倍利。

【诠释】

蔓菁,亦叫芜菁,是十字花科的作物,学名为Brassica rapa。它起源于一种具有辛辣味的野生芸薹属植物。由于受北方地理气候和昼夜温差的影响,它在通过晚秋和越过冬季时,养分储藏在地下宿根部分,由此逐渐形成蔓菁的肉质根。

在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以前,我国已经把蔓菁作为重要蔬菜之一。据《周礼·天官·醢人》(公元前三世纪)说:“朝豆之事,其实菁菹。”《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菜之美者,具区之菁。”这里“菁菹”是指用蔓菁加工制作的腌菜,“菁”就是蔓菁。秦汉以前,蔓菁早已被培育成为优良的蔬菜品种,并已普及到东南吴越地区。西汉(公元前一世纪)农书《四民月令》中有“四月收芜菁及芥”的记录,这说明从这个时期起,我国农学家崔寔已将芜菁与芥区别开来,并正式采用两种不同的名称。由于定向培育和选择的结果,一种是利用地上部分的芥叶,一种是利用地下部分的肉质芥根,完全成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类型。

蔓菁的品种颇多,有依根的形状分为圆形、长圆形的,有依色泽分为白色、黄色、红色的,有依供给食用时期分为秋冬蔓菁、四季蔓菁的。秋冬蔓菁类有大头菜、盘菜、疙瘩菜等,四季蔓菁有金町蔓菁等。

蔓菁性喜滋润,但又不宜过湿,致根株腐烂,过干则发育难畅,故宜酌量情形,施行排水或灌溉。生长期内,除雨后停留水量过多须行排水外,如天气晴朗,平均每周须灌溉一次,使土壤保持滋润。

蔓菁虽连作无甚妨碍,但如遇病虫害,则不易防除,故后作可用茼蒿、豌豆、蚕豆、大麦、小麦、芸薹等,前作以瓜类、豆类为宜。

秋冬蔓菁播种后80~90日,四季蔓菁40~50日,可以采收,逾期则根部肉质疏松,色变,品质亦劣。每亩收量,大形种约4,000斤,小形种约2,500斤,采种法与萝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