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困局终破情满盈
- 入宫廷后向氏女的锦绣权谋路
- 松歌锦禄
- 3006字
- 2025-01-18 18:03:04
向婉的心猛地一沉,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血液在瞬间仿佛凝固,每一寸肌肤都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祭坛的布局竟然被改动了!
原本按照传统规制,应该放置在东侧的香炉,此刻却突兀地出现在西侧;象征天地、寓意吉祥的两根龙凤烛台,也被人对调了位置,显得格外刺眼;甚至连祭祀时承载祭品、象征虔诚的玉盘,都摆放错了方位,完全背离了庄重肃穆的祭祀要求。
这绝非偶然的疏忽,而是有人蓄意为之,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原本洋溢着喜庆庄重的氛围,瞬间被恐慌的阴霾所笼罩。
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在向婉耳边嗡嗡作响,仿佛无数只小虫子在啃噬着她的神经。
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胸口,让她呼吸愈发困难,每一次吸气都仿佛要耗尽全身的力气。
时间一分一秒地无情流逝,而重新布置祭坛,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极度的细心与专注,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祭祀大典的成败,容不得丝毫差错。
向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狂乱的心跳平静下来,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她深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她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力挽狂澜。
她迅速在脑海中重新规划布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在她的脑海中如幻灯片般一一闪过,力求做到完美无缺,恢复祭坛应有的庄重与威严。
“白女官,快来帮忙!”向婉焦急地对着身旁的白女官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盼。
白女官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犹豫,害怕再次出错,害怕成为众矢之的,遭受众人的指责与唾弃。
“我……我不敢……”她颤抖着声音说道,那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向婉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深知白女官心地善良,只是能力有限,在这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她明白自己只能依靠自己,独自扛起这沉重的责任。
疲惫感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涌来,向婉感到头晕目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但她咬紧牙关,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坚持着,绝不放弃。
她迅速指挥着几个胆大的小太监,声音坚定而有力:“你们,把香炉搬到东侧!还有,把龙凤烛台换回来,玉盘摆放整齐!快!”
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细密的汗珠从额头滚落,顺着脸颊滑下,但她根本顾不得擦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完成这一切,确保祭祀大典能够顺利进行。
终于,在祭祀大典即将开始前的最后一刻,祭坛重新布置完毕。
向婉看着恢复原样的祭坛,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有了一丝舒缓。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如同一把尖刀,刺破了刚刚恢复平静的氛围。
“且慢!这祭坛的布局,似乎与原先的规制不同啊……”
说话的是负责宫廷礼仪的官员,他一脸严肃,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祭坛前。他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细节,最后如利箭般落在了向婉身上。
“向女官,这祭坛的布局,似乎与原先的规制不同啊……”他拖长了尾音,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问,仿佛在向向婉发起一场严峻的挑战。
向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周围的压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她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她努力保持镇定,强忍着心中的慌乱,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解释道:“大人,原先的布局出现了一些错误,臣女已经按照正确的规制重新布置了。”
礼仪官并没有立刻回应,他围着祭坛缓慢地踱步,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一个拧紧的麻花,似乎在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他时不时地停下来,用手轻轻抚摸过祭坛上的摆设,仿佛在感受它们的温度,探寻其中的秘密。
向婉的心悬在半空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咚咚咚”的声音仿佛擂鼓一般震耳欲聋,在寂静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周围参与祭祀的人员也开始议论纷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满和焦虑。
“这向女官怎么能擅自改动祭坛布局呢?”
“就是啊,祭祀大典这么重要,万一出了差错,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一些人甚至开始抱怨,认为向婉的临时改动会影响祭祀的顺利进行,让这场庄重的大典蒙上阴影。
向婉感觉自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独自掌舵的小船,四周是无尽的黑暗与风浪,随时可能被无情地掀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孤立无援,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悲壮的情绪。
“向女官,”礼仪官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从古老的深渊传来,“你可知道,祭祀大典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运,容不得半点差错。”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地盯着向婉,仿佛要将她看穿,“你如何证明,你改动后的布局才是正确的?”
向婉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解释,却听到一个冷峻而坚定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本王可以作证。”
楚渊阔步走到祭坛前,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苍松,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心思。最终,他的目光落在向婉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仿佛在向她传递着力量与支持。
他对着礼仪官拱手,态度不卑不亢,说道:“大人,向女官所做的改动,本王曾亲眼目睹先帝主持祭祀大典,布局与她所布置的完全一致。想来是工匠们一时疏忽,记错了规制。”
礼仪官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楚渊的身份尊贵无比,他的话自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让人无法质疑。
他再次仔细地检查了祭坛的布局,发现确实与他记忆中先帝主持祭祀的场景相符。
他轻咳一声,掩饰了自己的尴尬,对着向婉说道:“是本官疏忽了,向女官心思缜密,令人钦佩。”
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众人看向向婉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与赞赏。白女官更是激动地抓住向婉的手,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向姐姐,你真是太厉害了!”
祭祀大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顺利进行,焚香袅袅,祷告声声,钟鼓齐鸣,仿佛在向天地诉说着虔诚与敬意。
向婉站在一旁,看着祭坛上袅袅升起的香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
祭祀结束后,皇上龙颜大悦,当众赞赏了向婉的机智和才干。他甚至暗示,日后会委以向婉更重要的职责,让她在宫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向婉心中激动不已,她明白,这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新的挑战的开始。她将肩负起更重的责任,迎接更多未知的困难。
就在这时,楚渊走到向婉面前,深情地凝视着她的双眼,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与温柔,仿佛藏着无尽的星辰。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天籁之音,在广场上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婉儿,你愿意嫁给我吗?”
向婉的心跳骤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她感到脸颊微微发烫,如同熟透的苹果,娇艳欲滴。
周围的宫女太监们发出阵阵惊呼,他们羡慕地看着向婉,仿佛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向婉抬起头,看着楚渊深邃的眼眸,那眼眸中倒映着她的身影,充满了深情与期待。她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甜蜜,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美好。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我愿意。”
楚渊的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灿烂。他轻轻地将向婉拥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暖和柔软,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天地间只剩下他们两人,沉浸在这幸福的海洋中。
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宫廷中传为佳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为这庄严的宫廷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而他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渊,我……”向婉依偎在楚渊怀中,正欲开口,却突然感到一阵异样……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悄然打破这美好的瞬间,预示着新的故事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