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家门

“想必就连子瑜的亲兄弟都没有你俩相似吧?”

郑益此言一出,一旁的诸葛玄亦是哈哈大笑,道。

“益恩此言不错,老夫这几位侄儿性格却是大不相同。

大侄儿子瑜温润如美玉,待人如春风,循循善诱。

二侄儿亮、三侄儿均二人虽未及冠,性格与子瑜又有所不同。

亮儿自矜,喜以管、乐自比,他人虽笑其自夸。然以老夫眼光来看,亮儿有此壮志,只要得一名师,日后前途可期。

均儿无论遇到何事都泰然自若,便是风雨来袭都是一个性子,此等性格必能让诸葛家门延续。

吾诸葛氏有此三人,诸葛氏未来至少可百年不倒。”

诸葛瑾闻言亦是赞同诸葛玄关于诸葛亮的评价,道。

“亮弟之才胜瑾十倍,若得名师教诲,他日必然才能艳艳。”

诸葛瑾刚说完,话锋一转。

“不过叔父,诞弟在叔父教诲下,亦是能为吾等诸葛氏延续百年,叔父可不能忘了诞弟呀。”

诸葛玄闻言一愣,亦是哈哈大笑,随即叹道。

“老夫只希望诞儿日后能跟几位兄长一般聪慧即可,不要只会耍点小聪明。”

纪清听了诸葛玄对其儿子的评价,心中暗叹道,诸葛诞确实成年后仍旧耍小聪明,结果便是叛乱被杀,三族被夷。只能说知子莫若父,诸葛玄的这点期望,若能改变其后前往豫章被杀的命运,或许仍有实现的可能。

郑益听出了诸葛玄的怅然,安慰道。

“今日益得见胤谊先生的风采,亦能推出胤谊先生的严厉家风,有胤谊先生的教导,想必令郎亦能正视弱点。又有子瑜等各位优秀的兄长陪同成长,他日未必不能如胤谊先生所期许,成为支撑起诸葛氏一族的大才。”

诸葛玄也是恢复了神色,道。

“不言犬子了。今日得见益恩和泰明,与老夫、子瑜相谈甚欢,何不留多几日,子瑜亦可多关照几日?”

“正如叔父所言,瑾与二位一见如故,二位不如暂且留多几日,再上路不迟。”诸葛瑾亦是出言挽留道。

纪清与郑益进来后未曾言此次路经阳都的缘由,因此诸葛叔侄只是将两人当作是一时兴起的游历之举,便提议二人留下。

“多谢胤谊先生与子瑜的好意,益心领了。

然益此次乃是前往郯城接家父回乡,此前因事已在莒县逗留数日,目前吾等队伍中亦有同行之友,因此益与泰明均不便在阳都久留。

只能待益接回家父之后,空闲时再来与二位一聚。”

郑益歉然道。

诸葛瑾闻言略有失望,但也理解二人的话语,便道。

“那瑾便等益恩与泰明此行结束后,前往北海与二位一聚。届时希望二位不要将瑾拒之门外。”

最后一句时诸葛瑾脸上已恢复笑容。

纪清顺口接道。“只要是子瑜一家来访,清自是无比欢迎,届时必扫榻相迎,与君再言世间英豪!”

诸葛玄听出了诸葛瑾的弦外之音,倒是有些讶然,随即想到了什么,问道。

“子瑜可是决定了?”

“嗯,叔父,瑾毕竟已及冠,理应肩负起照顾家母的责任,瑾与家母便不随叔父一齐前往荆州了,叔父只需带着倩妹、兰妹、亮弟、均弟即可。”

郑益虽然不明白诸葛叔侄在谈什么,但一旁的纪清明白了过来,诸葛瑾这是准备一力撑起诸葛珪的家门,历史上的诸葛瑾与诸葛玄便是分开两路前往扬州的。

诸葛玄欲再说些什么,似乎有什么想法把他的语言能力堵住了,最终化为一声叹息,道。

“也好!你业已及冠,兄长的家业确实也该交付于你了。相信兄长与嫂嫂亦是乐于成见。

只是子瑜,你已把这个决定告诉嫂嫂他们了吗?”

诸葛瑾也是郑重道。

“叔父,瑾亦是刚刚心中有感,尚未告知母亲与众位弟、妹。还请叔父稍待几日,待瑾向母亲与弟、妹们告知后,再请叔父安排行程,带着他们前往荆州。”

诸葛玄点点头。

诸葛瑾续道。

“家父离世这五年,便是叔父一直照看吾等兄弟姐妹,瑾将叔父之恩牢记心中。然母亲与叔父一直居于同处,于叔父名声有碍。于母亲计,于叔父计,由瑾带领母亲居于一处,对母亲和叔父才是最好的选择。

叔父,此去荆州路途遥远,无论是走豫州还是扬州,此刻亦是战乱不断,还望叔父路上多费心。抵达荆州后为亮弟、均弟寻一才德兼备之师,倩妹、兰妹有良人托付,瑾便无虑了。”

诸葛瑾的一番话,连外人郑益都听明白了。

诸葛玄一直照看族兄诸葛珪的家小,但诸葛珪的续弦宋氏毕竟是寡居,长此以往对两人的名声都有损。

诸葛瑾此前便有孝名,此刻亦是为了宋氏与叔父的名声考虑选择了独当大梁,亦是不失孝义之名。

想不到自己与泰明误打误撞访问诸葛瑾一家,反倒是促使了子瑜下定了决心,那么子瑜未来真来北海,确实要关照好其一家。

想明白了其中关窍,郑益开口道。

“子瑜大可不必担心,胤谊先生八面玲珑,连袁长水都能与之相交为友,必然可将子瑜弟、妹安然带往荆州妥善安顿。”

袁长水这个词一出,不仅纪清,连诸葛瑾和诸葛玄本人都忍不住又笑了。

“好久没听到公路这个官职称谓了!”诸葛玄在笑声中道。

袁长水就是袁术袁公路,此前袁术在洛阳时担任长水校尉,在任时期骄奢无度,被民众嘲讽为“路中悍鬼袁长水”。此时郑益用“袁长水”来做说辞,更是说明诸葛玄的为人处世之高明,连袁术都愿与其为友。

“此去荆州,说不定还真需要从公路治下经过,或许可以前去拜访一下这位昔日好友。”诸葛玄亦是想到了和袁术的友情。

诸葛玄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纪清的警觉。

历史上诸葛玄确实是在袁术治下与袁术见了面,却被袁术强行留下任命为豫章太守。

当时朝廷册封的豫章太守是名将朱儁之子朱皓,朱皓便以朝廷的名义向扬州牧刘繇借兵讨伐诸葛玄。

诸葛玄不敌,退守西城时遇难而死,留下了逆贼袁术麾下的污名。

此刻纪清与诸葛玄叔侄相谈甚欢,并不愿让诸葛一家相敬的叔父落得如此境地,赶紧出言道。

“胤谊先生,若是前往荆州途中拜访袁公路,清认为并非明智之举。”

“哦?泰明何出此言?”诸葛玄疑惑道。

纪清缓缓道来。“胤谊先生,世人皆知胤谊先生与刘景升刘使君为至交好友,袁公路虽与胤谊先生为友,然目前袁公路所辖的豫州、扬州与刘景升刘使君的荆州之间相互有摩擦。”

诸葛玄点点头,刘表和袁术之间已经是较量过几场仗的了,道。

“此事老夫亦知,只是公路虽与景升交恶,也仅仅是局限于两州边境的摩擦,公路想必不会为难我这位昔日好友才对。”

纪清连忙摆手道。

“胤谊先生,袁公路能与同为亲兄弟的袁本初反目成仇,可见在其心底,亲兄弟与亲友都不是可信任之人。这样的人,指望他能因昔日交情而善待胤谊先生,清不敢苟同。”

诸葛玄闻言也是思索了一番,觉得纪清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袁术连亲兄弟都不能相容,他这个昔日好友未必在袁术心中能有太多的份量。

“泰明此言亦有道理。

既然如此,届时路过公路治下,老夫也应小心应对。”

纪清闻言松了一口气。

这样诸葛一家应该就不至于过早失去了家中的诸位长辈,只能在隆中低调种田了。

当纪清重新抬头时,看到诸葛瑾对其投来了感激的眼神,同时亦是点了点头。

原来诸葛瑾亦是看出了诸葛玄此举的不妥之处,只不过他身为晚辈,不宜在外人面前否定诸葛玄的看法。

不愧是诸葛家的人!

纪清和诸葛瑾双方默契地笑了笑,同时在各自心中均留下聪慧的印象。

郑益见双方的话题也聊得差不多,天色亦晚,便也起身道。

“胤谊先生,子瑜!今日能够得见二位,实为益之幸事,实在是相见恨晚。

然天色已晚,吾与泰明明日尚要赶路,便不再叨扰二位了。

益与泰明先行告辞。

待有朝一日,再与二位相聚畅谈!”

纪清见状也是赶忙起身,跟着郑益一齐向诸葛叔侄告辞。他虽然还想见见诸葛亮,但他亦知道,有了诸葛瑾这层关系后,他日相见应不是难事。

诸葛瑾今日交到两位好友,与二人相见恨晚,虽有心与纪清、郑益二人再谈。但一想到自己今日的决定,日后北上青州亦有再见之时,便也不再强留二人,与两人告辞。

诸葛玄见纪清郑益二人返回旅舍,亦是向诸葛瑾道。

“子瑜,时候不早了,老夫也先行回去了!你也不必跟嫂嫂他们说了,一家人相处这么久,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叔父慢走!”诸葛瑾再次将诸葛玄送至门口,看着诸葛玄走远,才返回府内。

客人均已离开,一直待在内府的继室宋氏与长女诸葛倩、此女诸葛兰、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这才返回到堂中。

宋氏率先注意到诸葛瑾心情愉悦的表情,出声道。

“子瑜似乎很开心?”

“母亲,瑾今日又交到两位性格相仿的朋友!”诸葛瑾笑着说道。

“哦,便是那视救命恩人如母的纪泰明与康成公之子郑益恩么?”长女诸葛倩闻言奇道。

“正是此二人!”诸葛瑾点头道,随即又道。“可惜二人明天便要前往郯城接康成公无法多留几日,他日有机会,瑾便将子山与曼才叫上,前往北海与泰明、益恩一齐畅谈天下英豪!”

“兄长想必已想好了!”出声的是诸葛亮,他已听出了诸葛瑾话语中的意思。

“什么想好了?”宋氏与两位姐姐一齐望向了诸葛亮,又望向了诸葛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