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丢失的奏疏

第二天傍晚时分,刘捕头便赶到了开封府。

与当值的捕快见过之后,刘捕头便急匆匆的去求见开封府府尹。

等到他准备将奏疏拿出来,递交给开封府府尹时,伸手在怀中一摸,却摸了个空。

发现奏疏不见了,刘捕头大急,当众将衣衫脱掉,又仔仔细细的在身上寻找了一遍。

情急之下,他自然顾不得许多,因此在郓州府衙公堂之上那一哆嗦,没来得及换洗之下,已经干枯成了一片暗色的印记,便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直到听见公堂上其他捕快窃窃私语的交谈声,他这才惊觉过来。

只是他急于寻找知府亲手交给他的奏疏,也顾不得那许多,全身上下仔仔细细搜寻了个遍,却仍旧一无所获。

开封府的府尹见到那一片暗色的印记,本就有些不喜,此时见对方拿不出奏疏出来,面上颇为不满道。

“你若无事,自行离去便是,本官忙得很,可没时间让你消遣。”

言罢,府尹重重哼了一声,便拂袖而去。

等到一众人都离开之后,刘捕头这才冷静下来。

想起之前与那矮瘦之人相遇的情形,他这才惊觉过来,知府亲手交给他的奏疏,极有可能被那人偷了。

难怪当初他如何叫唤那人,对方始终不理,对方是担心他瞧出破绽,故意装聋作哑的。

虽然想通了这一节,刘捕头也没有丝毫的喜色。

弄丢了知府大人的奏疏,他该如何向知府大人交代?

……

梁山,忠义堂!

前些天因为陈德胜的死,宋江心里本就郁郁,之后又因为吴用等人用各种手段一直骚扰他,想要让他出兵攻打郓州府衙,宋江的心情自然不会好。

此时看着手中的奏疏,宋江脸上总算露出一丝笑容出来。

站在堂下的时迁,脸上的笑容比宋江更灿烂,只是他人有些矮瘦,再加上身子有些前倾,所以脸上的笑容并不怎么阳刚,笑起来反而带着几分阴损气质。

见宋江笑呵呵的,时迁尖声说道。

“已经按照大哥的吩咐,让人往中都县分发告示了去,相信用不了几日,中都地界也会落入咱们的掌控之中,到时候郓州府衙想传出信去,寻求朝廷的求援,几乎不可能了。”

宋江点了点头,还是叮嘱道。

“千万不可大意,郓州府衙内不管有任何动作,哪怕是府内送菜的人,也仔细留意,只要消息无法送到朝廷,那咱们在郓州地界闹出来的动静,朝廷便无从知晓。”

想到此事,时迁都乐得合不拢嘴。

他也不知道宋江是怎么想出来这么一招的。

在李庄村的事情发生之后,宋江便派人传信给他,让他截住从郓州府送信的人。

目的只有一个,阻止郓州府向开封府上报李庄村的情况。

这几天时迁一直蹲守在官道上,正好遇上了前去开封府递送奏疏的刘捕头,他只略施小计,便将刘捕头随身携带的奏疏给偷了过来。

也是这一刻,他才看清宋江下的这一盘棋有多大。

随着他和戴宗等人四处张贴告示,民心所向之下,郓州各处都已经安插了他们的人。

官道上自然有人守着,绝对不可能让消息从官道上传到开封府去。

哪怕郓州知府反应过来,派人走乡野小道,也会被分部在各处的梁山人发现,从而将公文截获。

如此一来,郓州府的消息送不出去,朝廷便无法得知郓州境内的情况。

也就是说,郓州府衙如今只是一具空壳而已,境内的一切,都由梁山说了算。

以往梁山行事,都是直接攻打县城府衙这样的重要之地,耗费钱粮不说,还会死伤不少兄弟。

更重要的是,大量调动士卒之下,消息很容易传到朝廷耳中,为梁山招来朝廷的围剿。

可如今宋江不动声色的就将整个郓州地界掌控在了手里,这等手段当真让他大开眼界。

眼见郓州地界的事情已成,时迁便提议道。

“大哥,如今梁山很快就能掌控整个郓州地界,又有大量的人投靠梁山,下一步,咱们是不是接着往其他地界发展?”

以目前郓州地界的情况来看,一切都极为顺利,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时迁觉得,用不了多少时日,梁山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统治整个大宋。

如此壮举,他自然要多出一份力,好在事成之后,能多分一杯羹。

宋江摇了摇头,一脸笑意的说道。

“行事不可操之过急,咱们先稳住郓州再谈其他,如今你需要做的,就是多培养一些信得过的手下,以后总不能靠你一人截获所有消息吧!”

听闻此言,时迁立刻反应过来了。

他一直觉得,自从宋江开始在梁山有所动作之后,肯定会有更大的图谋,此时听了宋江这番话,心里的猜想得到了印证。

激动之下,时迁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让宋江失望之后,便兴冲冲的离去了。

时迁刚走,宋江便让人传鲁智深、张青、刘唐等人前来。

这几天,这几人没少来宋江身边转悠,时不时出言讥讽几句,目的就是为了让宋江派兵攻打郓州府衙。

他们哪里知道,如今的郓州府衙,除了新招募的那些捕快之外,根本没有什么人马了。

别说派人攻打了,就鲁智深一个人过去,也能将郓州府衙给掀了。

只是宋江留着郓州知府还有用处,便没有将此事告知这些人。

也是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几人逐渐摸出了宋江的性子。

在小事方面,无论他们怎么胡说八道,宋江都只是呵呵一笑,哪怕说到宋江的痛处,宋江也只是黑着脸,并不真的责罚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几人在宋江面前,也就显得随意了许多,气氛也就融洽了许多。

等几人到了,鲁智深还没有进忠义堂,便扯着嗓门喊道。

“缩头乌龟找洒家议事,这是想通了?”

等一行人进入大堂之中,看着宋江黑着脸,几人顿时开怀大笑起来。

等几人笑过一阵,宋江这才说道。

“有正事,你们干不干?”

提及正事,鲁智深等人忙收敛了笑容,神色间也严肃了许多,只听宋江正色道。

“鲁智深上前听令!”

闻言,鲁智深上前一步,站在了大堂中央。

“今责令你带着一部分人手下山,务必将嫁接之法传播开去,教会郓州地界百姓如何种植果树。”

宋江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教鲁智深嫁接之法,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鲁智深已经基本了解了种属科目纲的划分,对于嫁接之术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如今郓州境内已经在梁山的掌控之中,是时候开始将梁山上的东西推行出去了。

鲁智深自是领命候在一旁,对宋江口中所说的什么水果自由颇为向往。

“张青上前听令!”

等张青走上前来,宋江朗声道。

“今责令你带着一部分人手下山,教百姓如何合力耕种规整田地。”

随着宋江呼喝人名,一个个梁山好汉上前听令。

经过这几月的时间,宋江将事情分派下去的这些人,已经基本掌握了各自领域的窍门。

宋江的想法很简单,让自己脑子中的现代科技,在大宋这块土地上传播开去。

而鲁智深等人,是他亲手教出来的,现在是时候让鲁智深等人,将这些法门传出去了。

随着一道道号令颁布下去,梁山大部分人马都有了各自的任务。

有负责教乡民耕种的,有负责教乡民建造房屋,有负责教乡民织布染衣的…

眼下宋江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让百姓吃饱饭,有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