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两年了......
许仙再次来到这条街上,竟然隐隐的有了种当年刚刚来到淮安时候的感觉。
那会儿他也是骑着这只小黑驴,也是在一个清晨,只不过时节刚到初春,路旁还有些积雪。
然而记忆总是引人去留恋,说长不长,也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这条街却也显得陌生了许多,路旁的铺子都换了老板;几位经常坐在巷子口的老人没了身影,可能是长眠于了某个宁静的夜里;常开着的那几扇院门已经紧闭,屋舍人去楼空。
都说小县城做什么都慢,但阔别归来,仍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不多时,许仙看到了那熟悉的院子。
保安堂......黄木牌匾依旧挂在院门之上,青苔屋瓦没什么变化,老树和水井也都依旧,不过此时,院门前多了一对母女。
许仙下了马,和眼前的柳氏对望着,又看了看旁边的小萍儿。
和昨日的相见不同,此刻,面前的两人都很安静,可能是那初见的激动已经在昨天流露殆尽,又经过了一整夜,让她们的心情都渐渐平静下来,但是若稍微仔细些,依旧能看到柳氏的呼吸小心而沉重,而旁边的小丫头则紧紧的攥着娘亲的衣角。
其实说起来,他们本就是萍水相逢的人,只是因为那个雨夜的杀戮,就突然互相有了牵连,这会儿,三人就这么面对面的站着,谁都不知应该先说写什么。
片刻后......
“吃饭了?”
清瘦的妇人突然问道。
“还没......”许仙回应。
“哦,那奴家去给恩公做饭。”
说罢,就牵着小萍儿的手快步走进了屋子,只留下了许仙站在门口。
不得不说,此情此景实在是有些别扭,而许仙与那对母女的关系又实在是有些复杂,所以他抿了抿嘴唇,回头看了眼小黑子,就好像是在寻求某种求助似的。
可那小黑驴只是呲着大牙,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哈欠,便自顾自的走进了小院,熟练的拱开老树下的饲料袋子,把脑袋往里一埋,压根不搭理许仙。
......
一炷香之后。
小小医馆的偏房里,柳氏将一桌子的菜都端了上来,称不上山珍海味,但也肯定要比这娘俩平日里吃的好很多。
许仙这会儿已经坐在了桌旁。
在刚才那段做饭的时间里,那娘俩就是在一个劲的在后厨忙乎着,就算是有些言语,也只是柳氏让萍儿淘米洗菜,反正一句话都没跟许仙说过,而现在,所有的饭菜都已经做好,许仙面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可是那娘俩却只是静静的站在一旁,像是两个丫鬟似的。
“额......你们不吃?”许仙犹豫了一下,问道。
柳氏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我和萍儿一直住在偏房,那主卧一直没动。”她忽的说道:“不过恩公放心,被褥遇到好天气,都会拿出来晒一晒;门窗时而会打开通风,尘土也会每日打扫。”
许仙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提起这些事,也有些听不习惯恩公这个称呼,刚要开口说些什么,但是柳氏却没给他机会,而是极为认真的继续道:
“恩公的那些书籍奴家也都时常晒着,没有潮湿掉墨;不过有一天雨夜风大,将窗子吹开,有本书沾了水,奴家已经抄录了一本,一字不差。”
许仙略显沉默......
“院子的杂草都剪了,水分好的给小黑子做了草料,有时候会去晚市买些剩下的玉米给它吃,绝没饿着;
年初的那几日大雪,融后在门口积了水,我和萍儿挖了条小渠,今后再也不用担心门栏被泡的朽掉了。
那口井新碶了砖......
那棵老树开春时结了果子......”
一字一句,柳氏就这么说着她们近两年来的生活,说她开了茶铺,说她揽了巷子口的针线活,说她赚了些银子,送萍儿去了学堂,想让她读书认字,以后也学做个医者。
语气很平稳,却也很小心。
就这么又说了会儿,她的拳头紧紧的攥着,内心明明极为忐忑,但却偏偏的想要表现出不经意的那么一问:
“恩公......还要继续云游?”
上京城的八月,正应了秋高气爽这句话,一阵风将小屋的门稍稍吹开了一道缝隙,带来些清凉。
许仙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
“机缘已至,不走了。”
“......”
那言语平淡,亦如书生的眉眼般温和,可在这小屋里,刹那间便融了白雪,春暖花开,一直沉默不敢说话的小萍儿先是怔了一瞬,可紧接着就嗷的发出一声欢喜到了极点的叫唤,那张小脸也紧跟着就灿烂了起来,而柳氏虽然安静,但是眼底刹那泛红,忙轻掩着道:
“奴家给恩公再去添道菜!”
“额......”许仙也没想到这母女俩会开心成这样,连忙尝试着阻止道:“不用了,够吃了。”
可柳氏已经一副谁都叫不住的架势,一改平日里的端庄柔弱,朝着自家闺女厉声道:“萍儿,快过来把火再升了!”
“来啦!”
萍儿被娘亲训斥了,也不抱怨,一溜烟就冲进了后厨。
没一会,又是几道菜被端了上来,这次萍儿和柳氏也都坐到了桌上......经过了一年多的思念和感激,又经过了一整夜的焦急忐忑之后,这对母女此刻似乎开始报复性的对许仙示好;一桌子的菜,柳氏也不吃,就是一个劲的往许仙的碗里夹,萍儿的嘴倒是炫的满满的,但是眼睛却一刻没离开过许仙,就好像这个书生能下饭一样。
真是很难想象,一个凶犯在这个小屋里,竟然会受到如此的待遇。
而待到许仙碗里的菜都摞的老高,以至于都得左右移动,努力的保持平衡之际。
柳氏终于停下了筷子......
“刚刚恩公说......机缘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