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姜总,格局要打开

就这样,两人聊了一会童璐挂断电话洗澡睡觉,沈浩也开始和松本长仪看文件。

这是一份某个国内热卖车辆上面的天线底座,车企要求在天线底座下面加上橡胶护垫,给的价格并不高。

“这个价格做不了,他的金属件如果能够保证外观尺寸还可以,它这件表面不规则,尤其底部位置都是圆弧,我们的模具压不住。一旦压不住,胶料就会外溢,我们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除胶料。”

“而且这个车标这么贵,我们的模具稍稍的有一点压力大了都容易压坏,我们赔不起!”

上一世沈浩就做过这个产品,是这家公司在国内找的第五个加工企业。

期初沈浩以为这个产品很简单,按照产品的外形做了模具,结果差点没赔死。2007年这台车量产,销量在国内非常不错。

客户的订单非常大,动不动沈浩全公司的人就要一起抠溢出的胶料,最终客户都看不下去了给了另外一个产品,不然沈浩能够赔死。

看着介绍这个生意的人,沈浩平静的说到。

这个人沈浩上辈子就有印象,专门从事日企产品介绍业务,中间拿走绝大部分利润,给加工厂留下微薄的利润,动不动还要对加工制造企业各种揩油,沈浩上辈子给对方的好处至少二十万,自己赚的都没对方多。

“沈总,这个业务是持续性的,如果这个产品你能够做,我们其余的产品也是可以介绍的。你知道现在日本汽车在国内量产了,如果这个单子你拿下来,我可以给你点别的产品。”

姜小新看着沈浩没有接下这个单子,赶忙拿出另外一个单子给沈浩。

作为松本长仪以前的合作伙伴之一,姜小新从松本长仪手上没少赚钱,这次听说松本长仪再次进入原单位,对方又来了。

本以为能够成功把这个特别难搞的产品交出来,没想到沈浩根本不上当。没办法,对方再次给沈浩一个新产品,是一个底座,看上去非常简单。

三层颜色,硅胶产品,是一个饰品。订单数量也不少,五千个!

“不做,姜总,这几个产品数量太少要求也太高,您还是找找连海市其他的企业,有批量的产品可以找我们,这些我们都不做!”

这个产品沈浩也见过,不在于这个产品单子大小,主要是客户太难缠。胶料对方要ros验证,为了对方5000个产品做一个认证,长期客户还可以。

姜小新这个人还不靠谱,帮你赚一块钱,一定要拿走八毛,沈浩直接对着对方漏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松本长仪看看沈浩,有些尴尬。

“沈总,太不给面子了,我可是冲着松本先生的老关系才来的,如果不是松本先生的面子我根本不来。店大欺客可不能这么玩,咱们这行都是相互之间照顾才能活下去,你们这样搞下去以后谁还找你们做买卖?”

理了一下偏分,姜小新板起脸,在对方看来自己代表客户就是上帝。

一旁的于桂英也有些着急,对方知道姜小新在圈里很有人脉。

“姜总,这几个橡胶厂实力也是可以的,你可以找他们。尤其这家,所有技术都是从我家分出去的,包括人手,你这几个产品的量他们能接。你也看到了我们车间都是类似的胶料,炼胶来说你这点用胶量我都没法干。”

“正是因为你是松本先生的朋友我们才接待,不然这点量的产品我们根本不接待!”

沈浩摸了一下鼻子,正好摸到鼻骨上面的裂痕,立马出现姜名栋父子的模样,马上有了主意,直接写了一个联系方式给姜小新。

这下姜小新愣了,对方从来没遇到过给自己竞争对手介绍客户的,而且是从一家公司分裂出来的,一般都是仇人一样,老死不相往来。

“沈总,你不是给我挖坑吧?从你们家分裂出去的厂家,你弄死他的心都有,还给介绍客户?”

看着手里的电话号码,姜小新十分疑惑的看着沈浩。

“呵呵,姜总格局打开!您会因为今天我拒绝了您就永远不和我做生意么?我们是生意人,有合适的单子自然会合作!他们和我们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大家合在一起,没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分开很正常。”

“我是生意人,不是侠剑客快意恩仇!那样怎么能够把生意做大呢?你找他们不要说是我介绍的就行,他们不敢接!”

拿起杯子,沈浩喝了一口水,想到姜名栋就想弄死对方。

自从沈浩断了对方家里给液压件厂供货,姜奎的新博大橡胶就在接市场上的杂件,多大的单子对方都接,三五十个也是肉。

“佩服,沈总,以后有机会合作!”

看着沈浩这个比自己小这么多的老板有这个心胸,姜小新竖起大拇指。

只不过对方并未完全相信沈浩,而是给行内人打了招呼,得知的确姜奎父子挖走了博大橡胶很多橡胶人才,这才前往新博大橡胶。

“姜总,我们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姜,你放心整个连海市你找不到第二家比我们价格更加公道的人了。您坐,我马上让技术部给你报价,咱们做事都是专业的!”

姜奎拉着姜小新的手就跟见到了亲人一样,招呼姜名栋拿着图纸让技术部报价。

金勇直正趴在桌子上用板尺画图,看着姜名栋将来赶忙站起来,眼睛里都是恭敬。作为沈成钢从家乡带出来的老人,对方被姜奎多给了二百块钱挖到工厂。

现在对方负责整个工厂的技术工作,其实就是重复在博大橡胶厂做过的事情,至于配方?清一色是博大橡胶厂从研究院买的。

“金师傅,报个价,模具费用,加工费用和橡胶费用!”

图纸交给金勇直,姜名栋直接坐在对方旁边,金勇直拿着图纸逐条阅读上面的信息,因为对模具方面并不懂,对方又不好当着姜名栋的面打电话。

只能拿着铅笔一点点计算,一个小时后,对方算了一个大概,写好加工费用,拿起办公室的座机打给模具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