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求追读非常重要)江文求教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苏哲并没有打算选择江文。

毕竟江文这个人脾气大是出了名的,拍戏时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导演。

传奇导演陆串就曾因为江文的干扰而向韩三爷告状,两人之间闹出了不少矛盾。

苏哲也担心如果选了江文,会不会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毕竟江文的才华虽然毋庸置疑,能和张国生那样的大导演在剧组里硬刚,并且赢得不多见,但他的性格实在是太难缠了。

陆太君甚至因为他而直接被欺负哭。

因此苏哲一开始还是有些犹豫的。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江文来到剧组后,竟然表现得异常听话。

让他怎么演就怎么演,一句抱怨都没有。

苏哲开始还以为,那些关于江文性格恶劣的消息都是假的。

但很快苏哲就回过神来,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来现在的江文还年轻,还没有成长到完全体的状态,也没有被牛逼的电影光环所笼罩。

二来江文在剧组里连个主演都算不上,自然没资格和他吵。

三来这部剧的投资相当大,江文也不敢轻易惹事。

当然苏哲估计最重要的是,他这一次穿越到阿美利卡的贵族家庭,江文这种消息灵通的人,估计早就得到了消息,自然不敢和他炸刺。

想到这里,苏哲心中也踏实了许多。

“有些话想说,方便吗?”江文还是客气地问了一句。

苏哲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有什么不方便的,江哥,有话直说就是。”

江文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我看那些动作戏,心里其实觉得挺不错的,为什么苏导你总觉得差点儿意思呢?到底是什么原因?”

最初的客气,其实更多是出于无奈。

江文深知自己在别人的地盘上,不得不低头,尤其是苏哲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一个外人更是得小心翼翼。

在好莱坞这个比国内影视圈更为复杂的地方能混出头的不是有背景就是有能耐,他得罪不起。

但随着动作戏的不断拍摄,江文开始觉得,苏哲似乎和他一样,对电影有着极高的艺术追求。

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那些动作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于是决定过来问一问。

面对江文的这个问题,苏哲有些犯难。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审美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现在这个时代看上去非常精彩的打斗,但隔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变得非常朴实无华,就像服装潮流一样。

二十一世纪的人看二十世纪的人的穿着,可能会觉得非常土气,但那个时代的人却觉得那是最潮流的款式。

苏哲想了想,还是决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江哥,这其实是个时代审美的问题。

我们现在觉得精彩的打斗,过些年可能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但这不是说我们的努力没有意义,正是因为我们不断追求和创新,电影艺术才能不断进步。”

江文听了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苏哲显然陷入了打斗戏的拍摄困境。

这帮动作指导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最顶尖的,但在苏哲看来,他们的动作设计太过老套生硬。

而苏哲自己并非专业拍摄武道动作片的导演,一时之间也无法给出具体的指导,只能不断地喊咔。

这种情况自然不能直说,但苏哲自有他的应对之道。

他转向江文,说道:“江哥你也是电影学院出身的,电影的理论知识肯定学了不少。

你觉得,怎样的电影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艺术呢?”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江文的兴趣,因为他拍摄电影一直是以追求艺术为目标的。

比如他已经拍摄完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那些因为内容敏感而一播出就被禁的影片,如《太阳高高挂起》等,这些片子里都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

艺术不是创作者口头上的说说,也不是在创作中刻意堆砌一些伦理、戏剧、轮回、爱情等花里胡哨的元素,拼凑出一个五彩斑斓却无实质的作品。

真正的艺术,是要走在潮流的最前线,甚至要领先时代的审美。

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不仅仅是要现在看着好看,更要能在十年后,甚至更久远的将来,当人们再次回看时,仍然能感受到它的魅力,觉得它并没有落伍,依然好看。

“当然要一部电影从头到尾所有元素都领先于时代,那绝非我苏哲所能及,那是电影大师们的专属领域。”

“我能做的,是在动作戏上追求一丝艺术的气息,让后来的观众在看到这些打斗场面时,仍能觉得新颖、不俗套。”

这番话既是苏哲的肺腑之言,也是他用来忽悠人的一套理论。

很显然江文被苏哲的这番话给忽悠住了,听得入迷,随后竟愣在那儿发呆。

苏哲可没空理会发呆的江文,他起身走向已经聚集了半天却仍未商量出个结果的剧组人员。

全体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但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能得出个明确的方案。

于是苏哲一拍大腿,决定采取硬来的方式。

怎么硬来?

多找些会画分镜头的副导演和摄影师,让武术指导把动作要领告诉他们。

副导演负责设计分镜镜头,摄影师负责拍摄,别心疼胶片,剧组有钱,就往死里拍!

量变产生质变,总能把想要的镜头磨出来。

苏哲的这种拍摄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他就是靠大量的素材反复琢磨,才拍出了他喜欢的镜头。

他追求的是那种符合霍元甲年轻时意气风发、打架干脆利落的劲儿,一股子狠劲。

在这方面,苏哲还借鉴了《飓风营救》里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甚至加入了一些血浆片的元素,让观众看得心跳加速,轰鸣不已。

在这个胶片价格不菲的时代,如此大手笔的花费无疑增加了制作的成本。

但苏哲并不心疼,毕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迪士尼的资金,不拍白不拍,剩下多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