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堂风云”

朝堂之上,万历皇帝面色凝重,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却难掩内心的焦虑。

“朕近日来,忧心忡忡。边疆战事吃紧,军费开支巨大,而国库却日渐空虚。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解此困局?”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威严与急切。

首辅大人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可适当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支援战事。如今战事紧迫,急需大量钱粮,唯有增加赋税,方能解燃眉之急。陛下,臣深知此举或许会引起百姓一时的不满,但为了国家的安危,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户部侍郎立刻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如今百姓已负担沉重,再加赋税,恐生民变。百姓们本就生活艰难,若再加重赋税,必定怨声载道,甚至可能引发动乱。陛下,切不可因一时之需而动摇国之根本啊。”

首辅大人怒视户部侍郎:“你只知体恤百姓,却不顾国家安危!若边疆沦陷,敌军长驱直入,百姓又岂能安居乐业?此时当以国家大局为重!户部侍郎,你莫要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百姓的艰难,而不顾及国家长远的安危。”

户部侍郎毫不退缩:“首辅大人,若因赋税过重导致百姓揭竿而起,那才是真正的国之危局!百姓乃国之根本,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国家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大人,您不能为了一时的战事,而不顾百姓的死活,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时,兵部尚书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可削减宫廷开支,节省用度,以支援边疆。宫廷的诸多花费,若能稍加节制,必能节省出一笔不菲的款项。陛下,如今边疆将士浴血奋战,我们在后方也当有所作为,减少不必要的宫廷开销,当为首要之选。”

内廷太监总管尖声说道:“兵部尚书,你这是何意?宫廷用度本就节俭,再削减,让皇家颜面何存?宫廷之事,岂容你等外臣随意插手!兵部尚书,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宫廷的用度都是有严格规制的,怎能说减就减?”

兵部尚书正气凛然:“如今国难当头,当以大局为重!皇家更应以身作则,为天下表率!此时若不节省,如何应对边疆危局?太监总管,你只知维护宫廷颜面,却不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若不做出牺牲,如何保得住这江山社稷?”

群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帝一拍龙椅:“都给朕安静!”

朝堂瞬间鸦雀无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皇帝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你有何见解?”

礼部尚书缓缓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鼓励富商捐款,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特权。富商们财力雄厚,若能动员他们为国家出力,或可解一时之困。陛下,富商们重利,但也重名,若能以名利诱之,或能有所收获。”

首辅大人冷哼一声:“富商皆是唯利是图之辈,岂会轻易捐款?你这想法太过天真!礼部尚书,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那些富商个个精明,岂会轻易掏出钱财?”

礼部尚书微笑道:“若以名利诱之,未必不可。给予他们诸如爵位、荣誉称号或者特殊的商业许可,想必会有人心动。首辅大人,不试一试又怎知不可?只要方法得当,未必不能成功。”

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仓促决定。贸然行事,恐生诸多变故。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需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啊。”

皇帝皱起眉头:“从长计议?朕已给了你们足够的时间,可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朕不能再等了!老臣,朕知道你谨慎,但如今形势紧迫,容不得我们再犹豫了。”

这时,一位年轻的御史挺身而出:“陛下,臣有一计。可在全国范围内清查贪官污吏的财产,充作军费。这些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其财产必定丰厚。陛下,此乃治根之法,既能惩治腐败,又能解决军费之困。”

众大臣皆露出惊讶之色。

吏部尚书说道:“此举恐会引起官场动荡,不可轻易为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御史,你年轻气盛,不知其中厉害,这清查之事,谈何容易?”

御史大声说道:“为了国家安危,此时不动,更待何时?那些贪官污吏,早该受到惩处!若因惧怕动荡而纵容他们,国家将永无宁日!吏部尚书,您莫要因循守旧,惧怕变革,此时正是拨乱反正之时!”

皇帝沉思片刻:“御史所言,不无道理。但此事须得谨慎行事,不可冤枉了忠臣。一旦有误,将寒了众臣之心。御史,朕知道你一片忠心,但此事必须慎重,不可冤枉好人。”

首辅大人说道:“陛下,清查之事,牵连甚广,需有得力之人负责方可。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陛下,这负责人选至关重要,必须慎重挑选。”

皇帝点头:“那诸位爱卿,谁可担当此重任?”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皇帝脸色一沉:“难道我大明竟无一人敢担此重任?平日里你们个个口口声声为朕分忧,如今关键时刻,却都退缩不前?你们身为大臣,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要你们何用?”

就在此时,一位将军站了出来:“陛下,末将愿往!定不辱使命!哪怕前方艰难险阻,末将也绝不退缩!陛下,末将愿为国家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好!将军此去,务必公正严明,若有徇私舞弊者,朕绝不姑息!朕给你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将军,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将军抱拳:“陛下放心,末将明白!定当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将那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哪怕粉身碎骨,末将也无怨无悔!”

下朝后,几位大臣在角落里议论。

大臣甲:“这一次,恐怕又是一场风波啊。清查贪官污吏,不知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别引火烧身。”

大臣乙:“是啊,不知最终会如何收场。但愿不要引发太大的动荡,不然咱们都没好日子过。”

大臣丙:“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别卷入其中。这浑水可不是好趟的。我看啊,还是明哲保身要紧。”

而那位将军回到家中,与亲信商议。

亲信担忧地说:“将军,此去凶险万分,您可要多加小心。那些贪官污吏必定会百般阻挠,甚至可能暗中使绊子。将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有个闪失……”

将军坚定地说:“为了国家,为了陛下,我无所畏惧!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他们贪赃枉法,祸国殃民,我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我身为臣子,怎能眼睁睁看着国家陷入困境?”

亲信:“将军大义,只是此事需得万分小心,步步为营。那些人阴险狡诈,咱们不得不防啊。”

将军:“我知道,但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只要我们秉持公正,就不怕那些人的阴谋诡计。我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一死,但也要还国家一个清明!”

亲信:“将军,不管怎样,我都愿追随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将军:“好兄弟,有你这句话,我心里更有底了。咱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不负陛下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