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欢迎来到…大统制联邦
- 指挥钢铁洪流不如攻略她们
- 神州翰林院的平海
- 2287字
- 2025-02-22 00:18:47
「我谨宣誓:严格遵从上级命令,永远忠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共和,消灭任何敌人。」
————联邦国防军入伍誓词
七年后的冬天。
凛冽的狂风席卷天地,源自北冰洋的湿冷寒流一路向南长驱直入,随之而来的鹅毛大雪一夜间让旷野银装素裹。
片片浮冰出现在夷播海上,这座西北边陲的湖泊很快就要封冻了。
边境口岸的丘陵旁坐落着一排红砖营房,此刻正值拂晓,士兵们荷枪实弹,伫立在哨塔上。
在其中一栋营房里……
商克恢复意识的第一感觉是冷,熹微的晨光洒在脸上,但毫无暖意。
“这也太冷了。”
他迷糊的伸出手,想去拿床头柜上的空调遥控器,可触感却是冰凉的皮革和金属。
当他迷惑地睁开眼时,圆木房梁、红砖墙、水泥地赫然在目。
啊?梦中梦?
这是商克的第一反应。
可惜没过多久他就不得不接受现状——自己很清醒,周围事物也都是真实的。
天可怜见!怎么会这样?
环顾四周,认清现实的他从棕绿色军服的口袋中掏出了个人证件,看着“联邦国防陆军”六个字怔了好几秒。
“吓人,还好,最少不是史实时间线。”
心情复杂的商克一边打寒颤一边穿衣服,然后蹲在小煤炉旁烤火,他盯着明亮的火焰竭力思索,只觉得恍若隔世。
睡前的自己只不过是南理工的一名学生罢了,睡后的自己却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联邦国防军上尉?
更准确的说是陆军宪兵上尉,表字至成,虚岁二十七岁,出身倒也还差强人意。
整理思绪后他松了口气,至少这个大统制联邦(Federal Republic of Sino States)尽管听上去莫名其妙,可实际上是包括东方诸国的复合体。
不过没来及多想,商克很快意识到自己面临迫在眉睫的考验。
或者说,任务。
从去年开始,本国与邻国伊凡罗斯帝国的边境争端极其紧张,不只限于流血冲突,如今更是上升到小规模战斗的地步。
在上个月前本国边境巡逻队遭受伏击之后,群情激愤,执政党没法保持克制。
作为强硬回应,军方奉命组织报复行动。
经过精挑细选,驻扎夷播海东岸的第24边防旅3营负责此次行动,而自己作为陆军第1机动步兵师的一员和其余来自不同单位的十几名军官被指派过来观战,交流学习珍贵的实战经验。
商克用了足足半小时仔细拼凑脑海中碎片化的常识记忆,直到有人叩门提醒他前往营部开会。
一名看上去约莫二十来岁的女中尉站在门口,不悦地说:“是商长官对吧?快,马上开会了,就差您了。”
商克被不由分说地叫了出来。
士兵们正在清扫驻地道路上的积雪,引擎轰鸣声从远方传来,只见十多辆卡车缓缓驶入驻地,其中四辆拖曳着火炮,炮身与炮管上都覆盖着洁白的雪。
这好像是旅部派来配属的一个炮连?以免敌人遇袭之后狗急跳墙。商克如是回想道。
“这么奢侈?全摩托化的炮兵单位。”
他唏嘘了一下,随后跟着女中尉走进营部。
营部会议室其实也只是个稍大的房间,此刻却进了两倍于平常的人,显得颇为拥挤。
商克一进屋就察觉到异样,刚刚还在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军官们都不说话了,仿佛正是他的到来导致冷场。
见场面有些尴尬,专程前来坐镇的参谋长徐博闻立刻延续话题,指着悬挂的地图开口道:“如果原路返回受阻,那么可走西边小道沿湖岸撤回国境,巡逻艇待命支援。”
“要想省事的话,真不如派飞机去丢炸弹。”有人小声嘀咕道。
“有脑子吗?出动航空兵那局面就不好收拾了。”徐博闻瞪了他一眼。
“参座,这雪不见得能消停啊,老毛子下雪天也很少出门巡逻啊,咱们去了搞不好就要白等着挨冻。”一名上尉无奈地说。
几人还想吐槽,但碍于商某人在场不好继续抱怨。
商克知道边防单位并不抵触报复行动,相反,他们对己方巡逻队遇袭阵亡官兵义愤填膺,只是目前天气条件确实不容乐观,强行出击相当危险,可惜这次的行动属于政治任務,无法推脱,不可为亦需为之。
至于众人为什么介意自己,没办法,宪兵本来就招人嫌,何况是专程从首都而来的宪兵军官。
交流学习?其余步兵、骑兵、通信兵军官是真的来借鉴经验,可宪兵来做什么?摆明了是来监督的。
随后,徐博闻最终确定了此次行动的决心图,并签署了作战命令与战情简报。
来自内地各单位的军官们抽签决定几个人伴随行动,毕竟不能都跟着去。
神游物外的商克面对一堆纸团没有纠结,随便挑了一个打开,却发现自己中签了。
“咳咳——”徐博闻干咳两下,沉吟道:“至成,你不算战斗员,换其他人吧。”
尽管在场有人心里幸灾乐祸,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徐博闻是真不愿让商克这小子出岔子,他那议员父亲前天还发电报来希望自己留意关照一下。
商克心中有些犹豫——枪弹无眼,免不了生命危险,可当前境况下直接认怂实在是说不过去。
还是硬气些吧!
他当即坚持道:“徐参谋长,我也一样受训过,不拖后腿,而且越境袭击需要有人见证。”
这是实话,宪兵及宪兵军官除了学习军纪条令和反間諜技能以外,同样要接受战斗训练、学习步兵战术。
在他的据理力争下,徐博闻犹豫片刻,最终同意了。
边防部队的组织调度能力值得肯定,结束临战会议后,参战单位有条不紊地依照命令集结。
行动简单来说就是伏击与撤离,一个分队寻找机会伏击,另一个负责掩护,分工明确。
伏击分队为两个步兵排,加强了一个工兵班和两挺重机枪,计约八十余人;掩护分队为一个排,加强了一门迫击炮,计约四十余人。
与商克一同前往伏击分队的刘姓参谋来自陆军第14步兵师42团,这是一支常年驻扎东北的常备野战部队。至于那名女中尉,她居然也入选了,只不过是掩护分队,而她所隶属的单位是看上去与作战毫不相关的第77野战测绘营。
当他俩乘着三轮挎斗摩托车来到驻地东边的营房时,这儿的士兵们已经在做准备了,几匹挽马拽着拖车从弹药库驶来,满载着各类弹药。
“……子弹带足,水壶灌满,干粮带三日份的,各班长点验,我看这回谁敢图轻便少带东西!”
精壮的西北汉子大声说着,见商克二人来了便随意地举手行了个军礼,但手刚放下就觉得不妥当,于是又重新敬礼。
“三营一连连副方瑞见过二位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