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山东的清军很有优势
- 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 追梦千里之外
- 2175字
- 2025-04-05 20:02:36
“还有人有意见吗?”
刘秀不光要下命令,他也希望光复军校学生,有能够出谋划策的人,所以就问这些人的意见。
听到刘秀的话,阎应元一声不吭,他在想如何反清,他不说话,哪还有人敢说话。
“既然都没意见,去准备吧,阎总管北上挑个好日子!”
“是!”
会议圆满结束,等人走后,刘秀对着阎应元说道,“老阎,机会给你了,要是有人做的不好,你打报告上来,我会给你换助手吧!”
“大帅放心,他们不会乱来的!”
“对了,可以接受军阀投降,但是不能有武装,作为回报,我同意给他们一个富贵生活!”
“是!”
这时阮小二开口说道,“大帅,这投降的俘虏还是要慎重!”
还没等刘秀说话,阎应元就忍不住开口了,“那就改名?”
“那叫什么?”
“救赎军,这个好!”
“行吧!”
刘秀看他两说完了,对于阮小二的问题,不太明白,于是问道,“你小子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帅,俘虏太多,我担心影响战斗力。”
“这不是正好整编吗?”
刘秀不以为然,他可是相信汉人没有那么无耻,非要跟着清军做二鬼子。
“是啊!”
阮小二无奈说道,“但如果投降的多了,会留下很大的隐患!”
“说,是什么?”
“他们会裹挟将领,万一成了军阀!”
“这是好事啊!”刘秀还是不以为然,只要不是清军,都是团结的对象,反清实力多了,他当然开心了。
“大帅万一清军进攻,他们出工不出力,那就危险了!”
阎应元颤声问道,“真这么严重?”
“当然,这些人为了有饭吃,什么都敢做,还有的则是干起了土匪!”
这时刘秀插话问道,“他们有这胆量,我不太信,你是不是多想了?”
阮小二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坚持的说道,“即使他们不敢占山为王,但是要饭,当乞丐可以绝对有可能的!”
“真有这么严重?”
“这可如何是好?”
阎应元脸都白了,想了想后,立刻甩锅。
刘秀原本是想将投降的,整编以后直接反清,可现在确实有问题,于是只能等等。
不过他要用的是清朝那套,说实话,清朝的制度还是不错的。加上之前大乱,北方大地主基本都没了。总不能学着南明吧,时不时来一场大屠杀!
刘秀将整编那套制度说了一遍,阎应元若有所思,“这套办法,要是有人造反怎么办?”
“造反不容易,就算造反,不也还是汉人吗?”
刘秀点点头,不过他还没完全下决定,之后得和总管们商量一下,至于阎应元就觉得不错。
就在阮小二思索的时候,刘秀对于身后的情报系统,问道,“北方到底怎么样,清军让人看不懂!”
“豪格?能力还是有的,自古掌握几十万大军,而不乱的能有多少?”
“所以情报部打算怎么办?”
刘秀问道,他相信顾夫人已经做了安排。
“咱们打算说服山东军阀,也不算投靠,就是战场上放水。这也怪不了他们,就清军那做法,只要咱们没了,他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刘秀点点头,没说话。他在思考,豪格会不会给他面子,停止进攻农民军。
这个时候的鲁西南,除了曹州以外的地区,反抗斗争如火如荼。
嘉祥县满家洞,界连四县,穴有千余,周回二三百里,形势十分险要。以宫文彩为首的满家洞起义军,高举义旗,正在反清。
满家洞起义军有众两万余,建营立寨,攻城略地,清军重兵围困,手段百出,比如填塞地洞、断绝水源。
由于强行剃发,圈地,掠人为奴仆,清军即使实力强大,但是老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拼命。
各地的抵抗运动呈现燎原之势,烽烟不断。人民群众早就受够了清军的苦,更是遍地狼烟,各县农民纷起抵抗,依托有利地形展开层层阻击。
特别是济宁和旁边的嘉祥县,表现尤为抢眼,有部分民军活动得很频繁,一度攻破清军二十几个寨堡,战绩早就超过了大明正规军。
济宁也是多民族的集聚地,除汉族外还有几十个少数民族,这些人一起反清。
由于长期同明军作战,这些人的作战方式也与一般明军不太一样,清军对少数民族的作战特点又不太了解,强龙难压地头蛇,所以搞定起义军是很困难的。
满家洞农民军领袖,宫文彩称“擎天王”,聚集了2万余人竖旗抗击清军,他们以嘉祥、济宁、金乡、巨野4县,周围方圆二三百里、有几千个山洞的满家洞为根据地。
此时他们也想割据一方,以洞穴为依托,建营立寨,用了李自成的年号,旗帜上大书“大顺”年号,公开联合周围的农民军,发动起义。
清军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军镇压,起义军与清军你来我往,发生了激战。
肃亲王豪格到了山东以后,坐镇济宁,连破羊山、金山、小大义等十余个据点,农民军一时被迫藏入洞中,过起了山顶洞人生活。
豪格表态,对于不听招呼的人必须下大决心清除掉,他强调,造反必除,闹事必惩。
清军继续调兵,以6000余人围困满家洞,掩埋回填洞穴二百五十余处,把农民军封在了洞穴里。
这时候的农民军余部仅剩大洞两处,不过农民军还是坚持不屈,在里面下了很多套,设计了很多机关暗道,储备了干粮,与清军周旋。
同时农民军到处救援,徐州的刘秀军也收到了信息,坐镇这里的吴东和阎尔梅商量以后,知道事情紧急,特意八百里加急,请示出兵的要求。
同时刘秀也得到了情报,已经安排商人去了山东,希望能迷惑豪格,给农民军争取时间,毕竟出兵没那么快。
清军打的很有耐心,豪格率八旗兵在占据优势以后,还是十面埋伏,采用紧缩包围、重兵围困、断绝水道、堵塞洞口的办法,他要得是斩草除根。
清军还派出使者,迷惑农民军,提出只要投降,就可以不杀,只要举报他人,还可以升官发财。
农民军不傻,根本不信清军,他们当然不投降,打到这个地步,投降一定也是死,搞不好还会受活罪,清军可是野蛮的军队。
清军步步为营,农民军束手无策,如果还没有援兵的话,最后的结果一定很惨,估计起义军会全部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