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训练

“大哥,我们要做什么?”

看向余锋,手下喽啰兵问道。

他们是第一批来三沟村旧址接受训练的喽啰兵山贼。

哦不,现在应该改叫游击队了。

上次对山贼的改编结束后,李济民趁势把全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首先是职称问题:

“长”、“兵”一类的名词被改掉,全部替换成“指挥员”、“战斗员”等等词语以示兵将平等。

起义军本来讨得就是一个公平,自然全力支持改革。

山贼们平时兄弟相称,对此无感。

最对此感激涕零的是投降的大明官兵。

军屯制之下,官兵被将领欺负惯了,别说称呼上的平等,军饷都没按时发放过。

投靠了起义军后,先是食物足时供应,后是一律平等,他们感觉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如果说原本降兵仅仅是为了一口饱饭投靠李济民,现在他们对李济民彻底的死心塌地。

这办法不是李济民想出来的,而是《民兵训练手册》作者的顶头上司,前世的那个男人发明的。

正是依靠这个发明,前世那个那人把某个校长的手下乃至全世界的敌军大头兵都收归麾下,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打工人的精神灯塔。

对此,李济民没什么好说的,牛逼就完事了。

那个男人的发明还有很多,李济民全都用到了这次军改上。

比如,定期召开作战会议,各部队互相分享战斗经验。

比如,背着识字板行军,对大头兵进行教育。

以及早就已经推行的优待俘虏、游击战等等。

只是生性散漫的山贼们改口很难,对余锋这个游击队指挥员还是称呼为大哥。

“我不到啊,说是训练,训练是啥?”

摇摇头,余锋表示不懂。

“去了就知道了 。”

几百人的队伍一路开到了三沟村旧址,现经过改造,成为炮兵团驻地+游击队训练基地的地方。

炮兵团,就是独立团的进阶版。

反正独立团里大多都是投降的火器兵,李济民就把火器兵全都汇编成为炮兵团了。

来到此地的余锋一眼看到了营垒上的那门红衣大炮,本能地紧绷起了神经。

艹,之前在战场上死在这东西下的弟兄们有不少。

原本,余锋的山寨上足足有千余人,现在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这么多的伤亡之中,有十成甚至九成都是在首次遭遇时被火炮干掉的。

“余指挥员,别来无恙?”

营门口的李济民主动开口,才让余锋回过神来。

“还好还好……”

心不在焉的余锋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表现被李济民全程目睹。

不错,看来我的下马威做得很好。

拍了拍余锋的肩,李济民带着余锋进了训练营。

路上,李济民把余锋要做的事情给讲了一遍:

在这里驻扎一个月,按照《民兵训练手册》中的内容进行训练。

当然,知道余锋听不懂《民兵训练手册》是什么,李济民根本没说。

只是告诉余锋,要练到队形、武艺、工程、侦查、岗哨、战术和思想教育,并且着重提了一下是李济民李自成李自敬三人亲自作为教官。

一说起这个余锋可就不困了。

领导亲自手把手培养你,任谁都会激动,更何况是尊卑秩序深入人心的古代。

尽管这不是李济民希望的作用原理,但是结果确实是李济民希望看到的。

想彻底消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李济民只能等到新一代孩子们成长起来了。

看着余锋激动的样子,李济民表示你先收收味,一句恶魔低语让余锋瞬间笑不出来。

“你们识字吗?”

额……

毫无疑问,大字不识一个。

“报告,总指挥员,我们游击队所有人都是文盲。”

emm……

由于离谱的回答太多,李济民已经习惯了。

“那就先从识字开始,至少常用字都得会!”

来到识字教室,余锋有些惊讶。

不是因为识字本身,而是教室内的人。

一个黑脸大汉此时正端坐在椅子上,和周围的桌椅板凳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李自敬!

这家伙竟然也要……

满脸不敢置信,余锋回过头来,见李济民一脸平淡:

“都看我做什么啊,进去啊。”

一脸懵逼的余锋等人坐回到位置上,李济民走上讲台。

这年代还没粉笔和黑板,李济民选择用炭块在木板上写字,写完就刮掉一层木板。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能打架的人都擅长学习。

一看到书本,余锋就感觉头疼。

二简字已经是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版本了,余锋以及其余山贼们学起来依然非常困难。

……

另一边,突围成功的黄四郎带着家兵回到县城,收拢自由突围的前军和后军逃兵道黄家自己的麾下。

仍有建制的中军官兵们商议了一下,推举出各卫的指挥同知代替项成礼指挥全军,回到了驻地。

战报层层传递,很快被送到了紫禁城中。

但是,送上去的战报和实际情况简直是香蕉君和比利王——完(van)全不同(捅)。

官兵们对提督说的是起义军有一万三千多人,被歼灭数千,己方伤亡掉队两万人,正在陆续收拢掉队的部队。

提督上报总督说的是起义军有一千三百多人,被击溃,己方伤亡两千多人,正在重整队伍。

……

总之,每一级报上去都要把情况削弱十倍甚至是九倍。

等到还没吊死在眉山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接到消息后,事情就变成了:

叛军只有李济民三兄弟和数百残兵流落民间,明军只有百八十人的伤亡。

“这……”

摸着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看了看手上的消息,又看了看地图。

代表明军的旗帜和代表叛军的旗帜密密麻麻堆满了河南省各个府县。

上次崇祯亲自下旨时,叛军声势浩大,几个月的功夫就彻底平定了?

考虑到古代消息传播速度,平定时间可能继续向前推一些。

朕的军队这么强大的吗?

握着手中报告,崇祯冷笑:

“当朕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