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的上海暮色沉沉,法租界笼罩在深灰色的雾霭中。街道上,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光芒,投射出的影子摇晃不定。行人稀少,偶尔有几辆黄包车缓缓驶过。一切看似平静,然而暗流涌动,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沈锦瑟裹紧深灰色的呢子大衣,手中提着一只不起眼的黑色皮箱,沿着一条狭长的小巷快速前行。她的步伐稳健,目光冷静,耳旁偶尔传来远处的汽笛声。那是码头传来的声音,混杂着江风的湿意,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寒意。
巷子的尽头,是一栋老旧的公寓楼。沈锦瑟停下脚步,抬头望了一眼。四层楼的建筑在夜幕中显得阴沉而冰冷,墙壁上的裂缝像是岁月刻下的伤痕。她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三长两短,这是今晚的接头暗号。
门后的脚步声几不可闻,但沈锦瑟敏锐地捕捉到了。门缝里露出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快速扫过她手中的皮箱,然后门悄然打开。开门的人是傅霁寒,高瘦的身形笼罩在昏暗的灯光下,身上的深色中山装让他显得更加冷峻。
“进来吧。”他低声说道,将门打开到足够一人通过的缝隙。
沈锦瑟点头,提着皮箱走进屋内。傅霁寒立刻关上门,随手将门框上系着的一根细线取下。他检查了一下细线的完整性,确认没有被触动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是他们设置的防窃装置,如果有人试图提前闯入,细线会断裂,留下明显的痕迹。
房间布置简陋,只有一张旧木桌和几把椅子,墙角堆着一些书籍和报纸。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沈锦瑟将皮箱放在桌上,打开锁扣。箱盖缓缓掀开的一瞬间,傅霁寒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就是它?”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沈锦瑟点点头:“是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她的语气平静,仿佛这不过是一件普通的货物。
傅霁寒伸手将密码机取出,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齿轮和按键。他动作迅速而谨慎,像是在对待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片刻后,他抬起头,低声说道:“这一台机器,德国人可是当作至宝。能够弄到它,代价一定不小。”
沈锦瑟不置可否,只是轻声回答:“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傅霁寒没有再问。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张地图,铺在桌面上,开始用铅笔标记几个关键点。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根据最新情报,特高课最近加大了对法租界的监控力度。昨晚,我们在南市的联络点已经遭到突袭。”傅霁寒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隐隐的警告。
沈锦瑟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她只是稍稍抿了抿嘴唇:“所以,我们今晚的行动必须更加小心。”
傅霁寒点点头:“我们的计划是将密码机和情报转移到吴淞口的码头。那里的巡逻队将在凌晨两点换岗,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分钟。”
“三分钟够了。”沈锦瑟回答得简洁利落。
傅霁寒却没有那么乐观:“我希望如此。但你要记住,如果有任何意外,宁可撤退,也不要冒险。”
沈锦瑟没有回答,只是低头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她的手指触碰到怀里的那张薄如蝉翼的密写纸,上面隐藏着一串复杂的密码——这是今晚必须传递出去的情报内容。
傅霁寒看了她一眼,忽然说道:“如果一切顺利,明天早上我们会在新据点汇合。但如果你……出现意外,我会亲自追回这台机器。”
沈锦瑟抬头望向他,嘴角挑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傅队长,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啰嗦了?”
傅霁寒愣了一下,也笑了:“没办法,每次让你单独行动,总觉得不放心。”
“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沈锦瑟起身提起皮箱,转身朝门口走去。临出门前,她顿了顿脚步,回头望了一眼:“保重。”
傅霁寒点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他的目光复杂,像是想说些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
###**夜幕下的博弈**
沈锦瑟很快融入了夜色中。她顺着记忆中的路线小心前行,脚步声被青石板路面吸收得几乎听不见。四周的建筑如同沉睡的巨兽,投下的影子让人感到莫名的压抑。
她将皮箱挎在手臂上,另一只手时刻贴着腰间的手枪。街角处,几个日本士兵正在巡逻,他们的影子在路灯下拉得很长。沈锦瑟屏住呼吸,匍匐在墙边,等待他们走远。
五分钟后,她终于安全抵达了提前安排好的接应点——一辆废弃的卡车停在巷口,车厢内装满了破旧的箱子和麻袋。沈锦瑟迅速钻进车厢,将黑色皮箱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小块蜡,封住了皮箱的锁扣。
“准备好了。”她低声自言自语,随即跃下车厢,躲回了暗处。
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迅速贴在墙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街道的另一头。一队日本士兵正朝这边走来,领头的是一名身穿军官服的男子,腰间佩戴着一把闪亮的指挥刀。
“特高课的人?”沈锦瑟在心中暗自判断。
她屏住呼吸,蜷缩在阴影里,手指轻轻握住腰间的枪柄。如果对方发现了她,她将毫不犹豫地开枪。
然而,那队人并未停留,很快消失在街道的尽头。沈锦瑟松了一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今晚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