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序言
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代序)
导言 唯物史观与中国边疆学:一个被一再延宕的课题
一 本书主题:世界历史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与边疆研究
二 “边徼地理学”的满洲东北崛起主题与清帝国的世界历史性
三 拉铁摩尔、赵敏求、曹聚仁:“边疆史地学”向“边疆学”动力论探讨的转向
四 “中国边疆学”的理论特质与“民族生产力”的认知要求
五 被汉译、英译甚至德译遮蔽的唯物史观“原理”
六 黑格尔“陪伴着历史”命题的含义
七 中西对应的概念困境以及边疆民族陪伴关系的实质
八 历史学的范式之争与“生产力”概念问题
九 “双边疆范式”:“主辅线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形式
第一章 乾隆君臣底定新疆及其“双边界框架”
一 “边疆”还是“边陲”:应先正名
二 “内外之界”:刘统勋因言获罪
三 伊犁如何从“边陲”变为“内地”“边疆”
四 “哈萨克边界”如何成为“外地”“边疆”
五 伊犁如何从“新疆都会”变为近代“边疆”
六 新疆的边界形态对于蒙藏的认知意义
七 龚自珍“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与魏源“居国”、“行国”、“海国”之学对于中国海陆疆格局的认知意义
八 “双边界框架”与“西北—东南论”是中国边疆学的两大基轴
第二章 拉铁摩尔的边疆行走及其“双边疆范式”
一 蒙古范例:预见力与世界史眼光
二 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
三 对巴菲尔德批评的反思及“亚”字形大西北边疆模式的建构
四 “双边疆”的区分标准以及“双边疆范式”的适用性问题
五 “一元多线现代化范式”与拉铁摩尔擦肩而过
六 中国边疆学“双边疆范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七 拉铁摩尔的边疆行走对认识蒙藏地位的优长与局限
八 边疆动力论是中国边疆学的核心
第三章 中国边疆的体用观、层级论及其近代转型
一 中国边疆的层级论
二 中国疆域“形胜”概念与中国边疆的体用观
三 中国古代边疆的类型
四 历史中国作为“世界历史民族”的形塑
五 蒙古、回疆“羊论”下的“人论”变奏
六 “马政”变迁下的体用易位:“弱体之道”与“无用之道”的对立
七 清代中国外边疆的近代转型
八 建立游牧与农耕互为体用的边疆观
第四章 “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的现代化新社会参照
一 近代香港的海疆特质
二 “居者有其屋”:香港与新加坡共同的现代化动力源泉
三 港英政府社会治理的特殊孔道:住房问题政治化
四 香港的回归过渡及其法治挑战
五 异点之一:“补贴投资”的新加坡政府投资理念
六 异点之二:新加坡社区各民族设限居住政策的由来
七 新疆作为丝路“核心区”的建设与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发展的途径选择
八 “一带一路”新时代的“他乡”与“故乡”观
第五章 战后台湾的现代化与边疆地位的超越
一 国民政府对台湾的“边疆”定位
二 台湾“政治边疆”地位的初步确立
三 “领海线”的主权伸张与台湾“政治边疆”地位的确立
四 台湾县市“地方自治”与“耕者有其田”互为“边疆生存之道”的表里
五 台湾“地方自治纲要”与“新县制”的异同比较
六 台湾地方治理制度运作的诸种趋向
七 台湾地方选举制度本身的诸项改进
八 “耕者有其田”政策与“牛车”拉来的“边疆”地位超越
终章 世界历史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视阈下的中国边疆治道变革
一 魏光奇教授的“大山论”开启本源思考之门
二 中国传统体用范畴的本源思考
三 马克思生产范畴以及中国传统身心范畴的本源思考
四 生生哲学:中国边疆民族的陪伴性与中国历史疆域形塑的动力论
五 “危险的边疆”与中国边疆的现代化治道变革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信息
更新时间:2020-11-29 16: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