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投票表决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承办城市。引发了一场关于北京承办奥运会系列问题研究的高潮;研究范围涵盖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步等方面影响的一些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可使奥林匹克主义理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国内进行传播,而且更能引发全民健身运动在首都普通高校的新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是有机联系、互为依存的。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在开创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确定了以教育为主导的思想;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教育青年,所以说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2008年奥运会对于首都高等教育而言是—笔宝贵的财富,为首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可以成为指导今后首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宝贵资源。申奥和承办2008奥运所引发人们对奥林匹克文化现象的思考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已经涉及到高等院校加强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给首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机遇以及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这都是我们首都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该重点思考和进行研究的领域与内容。因此,十分有必要立题进行总体、系统的研究。力求开发和利用这些发展机遇,服务于首都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建设和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目标的实现。

本专著是200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号为(DLA030212);本专著研究的重点内容围绕2008年奥运会与首都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建设以及办学发展思考等展开进行;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和专家访谈(咨询北京奥组委体育、新闻部门负责人,北京市教委奥林匹克教育办公室、科研处、高教处负责人),对首都普通高校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些问题认识、反映、教育内容、应对措施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逻辑分析,归纳出改革措施,进行课题研究的总体论证与设计。然后分设多个子课题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一份中观层面的供管理层和实践群体层参考和借见的成果。

本专著由于振峰(首都体育学院)、李颖川(首都体育学院)、马岳良(湖南理工学院)、裴东光(首都体育学院)、甘运标(首都体育学院)、陈媛媛(华北水电大学)、史衍(首都体育学院)、高涵(中央财经大学)、韦晓康(中央民族大学)、董辉(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吴晓丽(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彭坤(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等共同完成,最后由于振峰、李颖川、马岳良进行通稿与定稿。

在本专著的撰写与出版过程中,得到了首都体育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间参阅和引用了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撰写人员水平、经验和时间所限,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同行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与首都普通高校体育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200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