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制作重宜忌

药膳是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药膳的取材广泛,用料考究,制作严谨,品种丰富,风味独特。在选料、烹调和成品质量要求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材料的选择

自制药膳在选料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卫生,尽量选择产地优良、品质新鲜、应季应时的材料,如浙江的杭菊、山东的金银花、河南的山药等。

其次,要考虑材料的药性和药味,尽量选择“药味轻、偏性小”,易于加工的材料,以适合服用者对口感的要求。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先少量制作,并分别尝试用盐、糖(或蜂蜜)、醋、辣椒等调味,以便制作出可口的菜肴。

烹调方法

制作药膳的材料需要进行前加工,如禽、鱼等生鲜活体需要宰杀、净膛、清洗、去杂;畜肉类需要用刀切成丝、片、块等,有些需要用调料腌制;禽、畜肉要用沸水焯烫,以去除血污及腥膻之味;鲜药及蔬菜需要择洗、切段,有些需要在沸水中焯烫;中药饮片需要清洗,最好浸泡30分钟后再制作药膳,以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异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去除药渣。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加入食物中。还可将药材烘干、研磨成粉,或打碎成浆,掺入食物中食用。

烹调时火候的掌握

质老形大、药性不易溶出挥发的材料,如各种补益类的药材,应长时间慢火烹制,使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溶出,如人参鸡、虫草煲鸭汤等。质嫩形小的材料应短时间大火烹制,如杜仲腰花、生煸枸杞子等。

在烹制由不同质地材料组成的同一菜肴时,质地老韧难熟的材料应先投放,而质地细嫩易熟或含挥发性油的材料应后投。需要先煎的药物,煎15分钟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后煎的,在关火15分钟前再入锅为宜。而浓煎的以最后剩下不足一碗汤汁为宜。

根据材料的规格、形状及数量灵活掌握火候。加工成细丝薄片的材料若要达到鲜嫩的口感,应大火快炒或大火焯烫至熟后拌食;而加工成厚片、粗丝、块或量多的材料则需较长时间加热。

根据菜肴的风味特点掌握火候。清蒸类菜肴,肉断生即可。但对一些汁浓的菜肴和补益汤类,则要求火候十足,不得取巧。药膳的调味应做到:其中药味“食之味淡,回味悠长”。本身有腥膻的材料可通过焯烫、煸炒(将材料投入少量热油中快速加热炒熟)、码味(用料酒、酱油、醋、生姜、葱、蒜或香料等调味品腌制)等方法去除异味。一般材料则应保持其本身的鲜美味道,清淡调味即可,做熟后加适量盐、胡椒粉、香油或糖、蜂蜜等。

药膳的烹调方法有:炖、焖、煨、煮、熬、炒、卤、炸、烧、烤、煎等。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食用时除了根据人群、季节不同灵活处理外,还要遵循以下两条原则,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病效果,还会损害健康。

※因证用膳: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红枣、花生等补血食物,阴虚的病人多食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膳,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自制药膳的选料非常重要,卫生、产地、品质等都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