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
马历仁
在宁夏农垦成立60年之际,那些当年的创业者的身影时时在我的眼前浮现,尤其是那些可亲可敬的女性们,更值得我们去永久记住她们。在这里我要讲述“十五姐妹突击队”和“八姐妹小组”的故事。
十五姐妹突击队
1959年5月,我们响应党的号召从浙江来到宁夏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我被安置在国营灵武农场第一作业站,并担任了农一队副队长,作业站团支部宣传委员。
塞上5月,正是繁忙的夏耕夏种季节。我们支宁青年不顾路途中的劳累,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平田整地、运送肥料、割撒苜蓿、播种插秧等劳动中。作业站党支部让我负责全站的宣传鼓动工作。为了及时了解好人好事,准确统计出勤、工效,我总是最早下地最迟收工,每天都用大字报的形式,把各队的出勤人数、平均工效、质量情况公布在大食堂的墙壁上。同时,还把黑板搬到田间地头,随时表扬好人好事。全站掀起了一个“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进”的劳动竞赛热潮。开始时,我们支宁青年虽然热情高、干劲足,但由于不会使铁锹、背背篼、用镰刀,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磨出了老趼血泡,累得腰酸腿疼,还是工效低、质量差。因此,如何提高支宁青年们的生产技能和劳动效率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树标兵、立榜样,在作业站党支部的支持下,我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的随迁干部黄林法一起,发动女青年楼淑女、卢瑶珍、马冬光、杨佩卿、陈宝莲、陈仲卿、陈爱卿、楼菊卿、施连香、严留云、徐爱花、丁宝仙、王章琴和本地家属马秀英、徐凤珍成立了“十五姐妹突击队”。我担任了指导员,除继续负责全站的宣传鼓动工作外,还得经常给她们提建议、出点子,进行具体指导。一有空闲,我就同她们一起劳动。在插秧时,起初她们大多不会插,我就耐心地教她们,每插一块田,都是由我先做第一趟。对她们在生产劳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我总是及时总结,利用大字报、黑板报或通过场部广播站、《灵农通讯》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我还把她们的事迹编成节目《十五姐妹》在站上和场部演出。
“十五姐妹突击队”的姐妹们团结合作,互教互学,很快就学会了各种农活技术,工效和质量不断提高。她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不怕苦,不怕累。在平整土地时,她们合理调配,提出了“学男子、赶男子、超男子”的口号,第一天平均每人平田二亩,后来提高到三亩,最高达到三亩八分。在插秧时,她们半夜3点钟就下田拔秧,黎明时分,已拔好了一千多个秧把。吃过早饭,别人才开始拔秧,她们已在插秧了。第一天,全队十五人平均每人只插了一分五厘。后来,她们虚心学习插秧技术,平均每人一天能插一亩二分,最高达到一亩七分。她们插了七八天秧,有的腿肚子裂开了血口子,洗的时候像针扎一样,痛得要命。但这些坚强的姑娘连哼都不哼一声,只到医务室去抹点药,就又积极地干起来。秋收季节到了,她们怀着丰收的喜悦,挥动镰刀日割地一亩五分。可是,男青年比她们割得多。姑娘们并不示弱,她们头天夜里就把镰刀磨锋利,第二天凌晨便踏着月光,开始了紧张的收割。随着镰刀嚓嚓的声音,稻子一片片地躺在姑娘们的身后,平均每人每天割了二亩四分,超过了男青年。
1959年马历仁(左一)和十五姐妹突击队部分队员合影
十五姐妹不但在劳动中干得很出色,而且在生活上也相处得很好。姑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形影不离。她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得很紧密。一天在插秧时,陈宝莲的腿裂得很厉害,一回家就痛得不能动,别的姐妹就给她端水洗脚,端饭给她吃。王章琴生病的时候,楼淑女就背着她到医务室去看病。除了姐妹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外,她们对男青年也非常关心,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男青年洗衣洗被,拆缝被褥。
“十五姐妹突击队”从平田、插秧,夏收到秋收,连续四次受到了集体奖励。队长楼淑女获得了“红旅青年”“模范党员”的光荣称号,还被推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观礼团代表,到北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庆典。
八姐妹小组
20世纪60年代,在灵武农场三站有个无人不晓的八姐妹小组,这个小组是1962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由胡凤仙、章淑梅、李菊良等八位第一年从城市的机关、学校和工厂“上山下乡”来到农场参加劳动的姑娘组成的“八姐妹小组”。她们以雷锋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在生产劳动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曾4次被评为“五好”先进集体,每个人又都获得“五好”工人的光荣称号。1964年3月,“八姐妹小组”被评为出席自治区先代会的先进集体。组长胡凤仙1963年3月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在银川召开的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次代表大会;5月出席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大会,被授予“积极分子”称号;1964年5月,出席了在银川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64年3月8日,《宁夏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和二版整版,以“八朵鲜花塞上开”为题,报道了“八姐妹小组”的先进事迹。
“八姐妹小组”成立不久,就参加了开挖支毛沟的劳动。李菊良是第一次干这种活,头一天挖了一早晨就累得不行了。她两手握住锹,想把锹撂下,歇一会儿再干,但一转念,不成,自己身体好好的,怎能稍感到一点累就撂下不干了,一定要坚持下去。想到这里,她全身又增加了力量,大块的胶泥用锹甩不上去,她就索性用双手抱起往田埂上扔。旁边的人见了说:“看,你把你的衣服弄成啥样子了。”李菊良瞧了瞧满身的泥巴,说:“没啥,劳动还能怕脏?”这一天,“八姐妹小组”平均每人挖了39米,创全站最高记录。回到宿舍,姐妹们擦锹的擦锹,洗脸的洗脸。李菊良累得脸也没顾上洗就躺下了。这时,外面的扩音器里一阵优美的轻音乐过后,传来了表扬“八姐妹小组”的消息,姑娘们幸福地笑了。
在挖支毛沟的10天中,姐妹们同心协力,坚持着努力干。李菊良手上打起了好几个血泡,她一声不吭地用布包上;施善英力气小,别的姐妹们就帮助她挖;干累了,姐妹们就唱起歌儿:“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嘹亮的歌声响彻田野,不仅使她们忘了劳累,而且也鼓舞了全工地的人们。八姐妹挖支毛沟的工效越来越高,成了全站的标兵。
刚到农场时,姑娘们把农业劳动看得十分简单。“干农活还有什么学的,拿把铁锹不就行了。”来农场后,虽已劳动了半年,但谁也没留意学什么技术。从1963年开春以后,姐妹们才体会到农业上的活并不那么简单。虽说学了一点文化,可认真干起来,连大麦和小麦,稻子和稗子都分不清。这些在学校里不也学过了吗?但书面上的知识,必须和实际相结合起来。1963年,李菊良在稻田里拔草时就闹了个笑话。拔草前,人家告诉她什么是稻苗,什么是杂草和三棱草,她也没细细去琢磨,一到地里就有点作难了,但还不肯放下架子问人。结果自作聪明地把长得高的、又粗又黑的留下,把矮的、细的都拔掉了。按她的想法,长得好的一定是稻苗,长得又矮又细的一定是杂草。幸亏别人发觉得早,她才只拔掉了一行稻子。
平田这个活,看起来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不就是把高出的土挖出来往低处垫嘛。可一开始,她们始终搞不清那么大一片土地,怎么看出来哪儿高哪儿低,每次都要让老农工给指点。有一回,老农工告诉她们:“站着是看不出高低来的,趴在地上一瞄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最后,老农工还说:“看起来很简单,可是不用心学,一辈子也是干不好农活的。”这句话给了她们很大的启发。组长胡凤仙心里想:“建设社会主义光凭力气是不够的,得掌握技术才行。”她把这个想法跟姐妹们说了,大伙都说:“对,咱们过去老觉得自己行,可实际上确实一无所知。”
姑娘们的这种体会是实在的。过去,她们把农业劳动看得简单化的时候,就不重视学技术。现在,当她们立志献身农业、认真干起来的时候,往往感到有劲儿使不上,一些技术活拿不起来。“农村是个知识的海洋”,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除了老农工手里的一套传统技术和经验以外,农场还有一套科学的生产技术知识。章淑梅、李菊良等常常感叹地说:“过去总认为干农活还用文化?让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干农活,是‘大材小用’了。可现在总感到自己的文化不够用,再多念几年书才好呢!”从1963年下半年开始,姐妹们互教互学,学习文化,决心当一名合格的新型农业工人。
凡是对国家、对同志有好处的事,无论是大是小,也不管分内分外,姑娘们都热心去做。
1963年夏播前,站上缺少肥料。“八姐妹小组”知道以后,就利用早晚和中午的休息时间到野外去拾粪,保证田里上足肥。她们一天三趟,人人都背着一个筐筐,出去时空空的,回来时总是满满的一筐肥,天天如此。有时候,她们要跑到十多里以外的地方去拾粪,筐绳断了,胡凤仙和章淑梅就解下围巾系上。一天,姐妹们到草场拾粪,发现那里的羊粪很多,用粪叉拾不起来。李菊良一声不响地蹲下来,用手往粪筐里捧。回来以后,她们又用筛子把混在羊粪里的草子筛掉,坚持了一个多月,就积肥85000斤。姑娘们的事迹传开了,农工都向八姐妹学习,站上掀起了积肥热潮。到夏播时,她们已积够了肥料,并及时送到地里。
有一天,八姐妹晚上收工回来,路过渠边时,见包队长跟两个工人在修桥,他们一边挖土,一边焦急地说:“怎么办?拖拉机快来了,桥一时修不好。”八姐妹听了,就说“:包队长,我们来帮忙。”说着就干起来,劈木料的劈木料,挖土的挖土,不到一个钟头,桥就修好了。八姐妹刚走不远,拖拉机就带着播种机开过来了,没有耽误播种。
有些刚修的渠,高高低低的,人们上下工时行走很不方便。“八姐妹小组”就利用休息时间,把一里半长的渠修得平平的。她们非常爱护国家的财产,哪怕是一个破马掌,在田里看见都要拾回来,交给站上重新加工制造农具。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她们共拾回废铁377斤。平时,她们对工具也十分爱惜,劳动完了就是再累,也要把工具擦干净再休息。全组除了两把新锹以外,其余六把都是用了两年以上的旧锹。为了节省站上的开支,她们还学会了编柳筐。姐妹们说:“勤俭就是聚宝盆,咱们要用‘一厘钱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
站上单身职工多,八姐妹经常利用星期日和其他休息时间,帮助他们拆洗被褥,缝补衣袜。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帮助单身职工拆洗被单88条,单衣210件。一次,机耕队集体宿舍的小伙子们都出去了,晚上回来时,看到自己的衣服、被子已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破的地方也补好了。当他们知道是八姐妹给拆洗缝补的时候,心里很感激,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向八姐妹学习。
八姐妹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把美丽的青春献给了农垦开发建设事业。
作者简介:
马历仁,男,汉族,浙江省东阳人。1959年从浙江支边到宁夏,先后在灵武、玉泉营农场工作,曾担任生产队副队长、统计、会计、场财务科主管会计、副科长等职。1998年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