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柳到千万亩林

张乔昌

张乔昌

我是一名南京部队支宁复员军人。1966年2月,我响应党的屯垦戍边的号召,高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战歌,来到大西北的宁夏农建十三师四团,即黄羊滩农场安家落户,履行屯垦戍边的光荣职责。

那时的黄羊滩,沙丘连绵,骆驼刺丛生,地无一亩,路无一条,房无一间,就是一片大荒滩。只有一些土窑洞搭建的临时窝棚和地窝子,这就是为克勤克俭的我们提供了住宿和生活的条件。

“黄羊滩上一棵柳”,是黄羊滩绿色和生命的象征。当时在农八队东面有一个天然的大凹坑,下雨后山上的洪水顺势而下,汇集于此形成一片沼泽地。相传一位牧羊人赶着羊群到坑里来给羊饮水,把赶羊的柳棍插在水边,日久天长,柳棍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大树,向后来到这里的人展示着顽强的生命与活力。

黄羊滩农场地处贺兰山三关风口地带,又没有树木,风沙显得特别大。一刮起风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1966年4月16日的一场大风,漫天黄沙,人在窑洞内戴两个口罩,还呛得难受。农场集体食堂的5个烟囱刮倒了4个。

建场初期,在修建扬水站大干渠的工地上,干部职工多次因刮大风,风沙弥漫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有跑到铁路边的,有跑向贺兰山的,也有跑向阀门厂的,还有不敢乱跑、趴在地上等风停后才敢回家的。1966年4月的一天下午,天灰蒙蒙的,我们一连奉命整修一级扬水站主干渠大渠堤。当时没有推土机械,我们就用大筐抬土,小板车推土。下午4点左右,刮起了大风,风夹着沙石,打得人脸上生疼。天空先是被黄沙笼罩,给人昏暗、压抑的感觉,之后是一阵阵灰白色的风沙打得人无法睁眼。整个天空布满了扬起的沙尘,沙尘漫天飞舞,人的方向感完全失灵。我们连排干部5人,每人相距约100米,吹着哨子,意在把迷路的职工引回来。我们的哨音把大部分职工集中到了一起,还有少数职工未听到哨音,随着大风走到了农场南面的铁路边,他们知道,如果翻越铁路可能就离家更远了,于是就用衣服把头一蒙,就地扒在铁路路基下,待大风刮过后才返回连队。更有意思的是老职工王世重同几个年轻人去场部看电影,刮大风时,他们就赶快回家。因为视力受风沙的影响,没想到已经到了连部水井边,自己都不知道,结果在风沙弥漫的荒滩上走了一夜。待天亮时,看到自己昨夜在井边做的记号气得直跺脚,不知道是该怨老天爷,还是该怨自己。

风沙大,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每年春季,渠道内刮进大量沙子,支干渠在迎风口的地段都被沙子填平了。农作物更是受害严重,小麦、玉米的叶片一次次被风沙打掉,或被沙子埋没,而甜菜、葵花、黄豆则被彻底打掉。1979年农四队种了4000亩甜菜,被风沙打掉后就再种,种了两次最后只有900亩地还有些产量。

艰苦的环境和艰难的现实告诉我们,黄羊滩农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根治风沙。根治风沙,就必须大力植树造林,建造农田林网。

农场作出植树造林,建造农田林网的规划后,大大小小的农渠、道路、职工住宅、场部周围都开始植树造林。全场不分男女老少,人人植树。学生每人要栽植15棵树,职工每人每年栽植50棵树,并保证成活率。由于工作需要,1984年我被调到农场园林科任副科长,直接抓管林业生产。我首先从加强管理和防治病虫害入手,解决了农场苹果树每年冬季受冻等问题。几年内农场园林生产有了快速发展,果树发展到2500多亩,水果产量由4500斤逐年上升到100多万斤,这些水果除了农场职工自己享用外,还运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1984年农场加入营造银西防护林工程后,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完善农田防护林,把农场未开垦的土地都栽上树。我场是一二级扬水区域,水位高,就采用机械大苗深植法植树。三四级扬水区域,水位低,就打机井,采用常规造林法。为在北三支渠到沿山公路之间完成2000多亩的造林任务,要打机井,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再植树,工程量很大。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往返二三十公里路布置检查工作,并亲自指挥平地工作。1986年3月至5月,我每天都带着干粮上山,指挥平地、修渠,中午就在山上啃干粮,喝机井的水。特别是组织全场上山植树时,每天我都提前到工地插好分工牌,还要检查各单位挖的树坑是不是合格,检查合格后才允许栽树,最后再检查栽的树合不合格。每天我都是最后一个骑着自行车回家的人。一天下来,我的腿都累得挪不动了。造林任务完成了,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两个多月下来,我人黑了,身体也瘦了,感到全身无力。我想去医院检查是不是病了,绿化队孙队长说“:不是病,是劳累的。现在任务完成了,你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调养,我的体力、精力都得到了恢复。

阻挡沙漠的农田林网

黄羊滩农场原本是一棵柳的大荒滩,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劳动创造,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居住园林化,道路林荫化。绿化林、防风林、经济林各自发挥作用,农场经济尽显活力。1993年我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农场也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现在农场的农田林网建成了,风沙小了,农作物产量逐年稳步提高。看到农场面貌的不断变化,看到农场经济日益健康发展,我作为一名农垦老兵和一名农场老园林工作者,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我衷心祝愿我们农场的发展前景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农场职工的生活就像甘蔗一样,一节更比一节甜。

作者简介:

张乔昌,男,汉族,江苏省海安县人。中共党员,农艺师。1959年12月入伍,1966年集体复员转业到宁夏农建十三师四团(黄羊滩农场),曾任连指导员、连长,园林科副科长、科长等职。2000年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