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支宁五十年

黄昌挺

黄昌挺

1958年,中共决定动员内地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浙江省委于1959年3月召开浙江青年支援宁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动员工作会议,决定分批奔赴宁夏。我们第二批于1960年5月来宁,由金华专属6个县市的7503人组成,当时全部安置在国营平吉堡农场。

50年来,在平吉堡农场,我们浙江支宁人员与塞上这块热土的人民共呼吸,同命运,默默耕耘,艰苦创业,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了平吉堡农场。

宁夏那时是一个常年刮风不断的地方,虽然有“塞上江南”的美称,但几乎天天都有风沙,有句地方谚语:“春天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便是真实的写照。当时的浙江支宁人员在平吉堡农场是非常艰苦的,因盐碱地潮湿,周围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地,还有难以下咽的咸水,赶不走的蚊虫。不仅如此,住房也十分简陋。我们长年累月置身于茫茫荒滩,与滚滚风沙相伴,可这样的艰苦环境并没有压倒我们的意志,王同桂就是顶风而上的带头人。他在1967年4月担任13队司务长时,一天去挖沟工地送饭,走到半路突然刮起大风,沙子随风扑面而来,他挑着一百来斤的饭菜担子,一步一步迎风艰难地往前走。突然,一阵大风把盖在饭菜上的布块刮走了,如果饭菜不用布块盖好,这担饭菜到工地就不能吃了。他不顾天冷,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严严实实地盖在饭菜上。当他挑着担子到工地后,已冷得全身发抖,脸色发青。在场的工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感动地流下热泪。之后王同桂被评为“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并调往场部机关办公室工作。他于2004年7月5日因病与世长辞,将一身忠骨埋在他曾经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土地里。

浙江知青下车情景

平吉堡农场的创建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地方、最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如果没有7000多名浙江支宁青年会同当地人民战风沙、治盐碱、平整土地、开渠挖沟,是很难在两三年、15平方公里内,用他们的双手开创出7万多亩能灌能排的优质耕地,初步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的。

这批支宁青年深深懂得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得心甘情愿地吃大苦、耐大劳,朱三弟就是这样的榜样。1960年,他在家里搞养殖工作,有一份较好的收入,为了支援宁夏建设,他毅然放弃了这一工作,携妻来到平吉堡农场,为了表示他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他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朱支宁。为了尽快使支宁青年从潮湿的地窝子里搬出来,他自告奋勇组成了一支30多人参加的青年基建突击队,他任队长。当时所谓搞基建就是打土坯,盖简易的土坯房,这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体力活。朱三弟以身作则,一头扎在工地上,无论什么活都干在大家前面。为尽快盖好土坯房,他睡在工地,吃在工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长年累月双腿泡在泥水中,使他原有的关节炎也复发了。有一次,因劳累过度他两眼一黑,一头倒在泥水中,等大家把他扶起来,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说什么也不肯,只叫人去家里拿来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又继续干起来。由于青年突击队的艰苦劳动,使大家提前半年搬进了土坯房,使7000多支宁青年免受潮湿之苦。像朱三弟这样的浙江支青在平吉堡农场为数不少,他们把青春无私奉献给这块热土,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拼着命也要把大农场建设好。

搭简易房屋

浙江支宁青年不仅在农业战线上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能,在奶牛饲养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吴梅菊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干一样爱一样,自从当上挤奶员后,她就一心扑在奶牛上。她不仅奶挤得好,使每头奶牛年产鲜奶1万斤以上,而且还亲自拉上小车去割青草,一天到晚始终围着她的10头奶牛。在人工配种受精率上,她的10头奶牛也是达到80%以上,这在当时全区都是最好的成绩。由于她工作突出,成绩显著,1983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还被选为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时奶牛饲养队伍中有上百名浙江青年,他们发挥自己不为名不为利,不屈不挠的吃苦精神,为奶牛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现在他们虽然已全部退休,可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奶场各项事业的发展。

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从浙江支宁的7000多名青年,截至目前,有3000多人返回浙江,2000多人与世长辞,还有一些人离开了平吉堡农场,现剩下的100多人已是年已古稀。他们在平吉堡农场建设的50年,是风风雨雨的50年,是不平凡的50年,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漫长的岁月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生命赞歌。可喜的是,平吉堡农场的第二代浙江青年现已茁壮成长起来,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一样初露头角,他们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继续为奶场的发展努力奋斗着……

作者简介:

黄昌挺,男,汉族,浙江义乌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浙江支宁来到宁夏。曾任平吉堡奶牛场团总支书、记工员、统计、秘书等职。1993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