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清真寺上空红旗飘(1)
- 乡村书记传奇(绿地文学丛书)
- 李玉梅
- 4539字
- 2021-01-06 20:00:35
红旗飘扬的地方,必定是政治、文化、经济的聚集地。
清真寺本是回回民族宗教信仰的标志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红旗大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倡导的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历史产物,先有红旗渠还是先有红旗大队,无从考证,但是东西走向贯穿红旗大队的红旗渠,不仅引流灌溉红旗大队的农业生产,兴旺发达了红旗村的农牧业生产,也积淀下红旗村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红旗大队(现红旗村),原本属于望远大队,为彰显三面红旗的功绩,望远大队就一分为二,以红旗渠为界,渠北是望远大队的辖区,渠南是红旗大队的辖区,原为望远大队文书的哈明堂,就成为红旗大队的书记。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家庭如此,自然村落如此,行政建制的国家机关亦如此。合也好分也好,都是奔着三个有利于而去的,这就是有利于国家建设,有利于地方政府管理,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和民族团结。
哈书记走马上任后的燃眉之急就是大队部的地址和建设,相当于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今非昔比的是,那时的干部,啥事都得先干一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鼓舞下,一不等二不靠三想办法把该做的事办好。
为官一时,造福一方的哈书记,几次进出马奶奶家后,不知咋把那位德高望重的马阿訇忽悠了,竟然达成了暗度陈仓的君子之约。
几天工夫,清真寺的青砖墙变成了黄泥墙,泥墙中间抹了约一米宽的白灰,白灰墙上用红色油漆写着毛主席语录,面东大殿门口两侧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大门两侧的南北配殿退后大殿一米左右,低于大殿,平顶挂瓦,木格圆窗。北侧殿后墙连接院墙五米处便是坐北朝南的一排土木结构的平房10间,前墙抹了一层石灰泥,在窗与门的空当处,哈书记用红色油漆写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毛主席语录。
中间是三间搭梁无墙的大通房为大队部会议室,两侧各一套间,一间是哈书记办公室,一间是文书、接待室。
另外的房子里墙都抹了一层石灰泥,吊了兰花纸的屋顶,正面墙中央贴着毛主席的标准像,两侧是红底黑字的对联: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
经此粉刷装点,旧貌换了新颜。
红旗大队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安营扎寨多年没挪过窝。
就这样,开始了清真寺上红旗飘的历史,她向红旗大队三千回汉群众宣告:这里是红旗大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最响亮的口号就是“破四旧、立四新”,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虽然没有具体范畴,但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舆论精神诱导下,但凡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成了旧思想、旧文化,古建筑、古董、亭台楼阁、庙宇、清真寺等都属于四旧。
曾经有一群高举“破旧立新战斗队”旗帜的红卫兵小将扛着铁镐铁锤冲进红旗大队部,他们是向“四旧”宣战的,这之前,他们已砸烂、火烧掉数十多处楼阁庙宇,焚烧高庙桥处那座庙宇的火焰还没有完全熄灭,他们就风风火火赶到红旗清真寺。
意气风发的革命小将们,看到了毛主席语录,面面相觑,目光投向他们的头儿,那头儿无奈地摇摇头,但又不甘心地说:看看里面是不是藏着牛鬼蛇神!
哈书记横在清真寺大殿门口,微笑着说:“革命小将们,我是大队书记,我向毛主席保证,我们这里绝对没有牛鬼蛇神,这是我们大队的油坊重地,不能随便进入的,不信,可以让你们队长进去看看”。
那队长看罢后,有些失落。在院子里转悠着看,看见坐南朝北的几间土木平房,墙面泥土掉渣,窗是旧式的万不断小木格,窗框门框四角处雕刻的花纹模模糊糊,是人是兽是花还是虫草已经辨不清楚,那位队长指着那些木雕花纹说:“破四旧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只要发现了,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话音一落,就响起了砰砰梆梆的撬砸声,一会工夫,那些木雕花格就被撬下堆在地上,很快有人找来干柴做火引子,干柴遇烈火一触即燃,黑烟不多,蓝色火焰熊熊燃烧,不知经历过多少年的木雕装饰,一会工夫就化成灰烬。
哈书记在烟硝火尽时,对“破旧立新战斗队”队长说:谢谢革命小将的革命行动,这些旧房子我们正准备拆了重新盖大对医疗站的。
“那你们就赶快行动起来,我们还要到别处去破旧立新”。队长一呼百应,小将们得胜而去。
围观的群众,向哈书记竖起了大拇指:“哈书记,你真是在世诸葛,要不是你,我们这座清真寺就会被烧成灰了”。
说话的老者,是马阿訇的老伴马奶奶。
马阿訇己过世,红旗村的人尊称马奶奶“阿訇奶奶”。
红旗大队建制之初,管辖着九个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七队是纯回回队,六十余户人家近三百余口人,自然村落西面紧靠109过道,马奶奶家的西院墙和109过道路基相隔不过两米,北墙根就是红旗渠坝,春夏秋之季,晚上睡觉还能听见红旗渠的潺潺流水声。
那些年,别看一年四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天天向土地要粮食,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基本是按照“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方针进行四个层次方面的分配。
首先是无偿交国家的公粮,按现在的理论当算国家土地租赁费,以土地再册面积计算公粮。这是国计民生的硬指标硬任务,有条件的必须完成,条件差的想办法完成。如何想办法,就看村书记大人如何通盘考虑和操作了,这方面,哈书记大有名堂,后面会讲到的。
有人不解地说:“我们农民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粮食,还没吃上一口呢,就把最上等的白白地交上去了,凭啥?”
“凭土地是国家集体的,凭国防建设强大了,国家才能安稳,国家安稳了,我们农民才能耕者有其田。公粮是用于国防建设、备战备荒、军队所需的储备粮,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复杂的问题,哈书记几句话就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次是卖购粮,就是公粮外,国家按土地比例定价有偿收购的粮食任务。这也是硬指标硬任务,国家定价收购的叫“平价粮”,高出国家定价的叫“议价粮,高价粮”。议价粮相对于吃供应粮一族在国家供应部分外从粮站买的粮,大约比平价粮高五分到一毛钱。
卖购粮是生产队的主要经济收入,这部分应该是供应城市人、国家公务员、工人、大学生等非农业人口按月购买的口粮,每人月平均27至36斤不等。还是有人牢骚满腹:“凭啥城里人靠我们农民养活?”
“说的是你们家的话,我们不织布不铸锅不造拖拉机,凭啥穿衣服用锅使拖拉机?我们年年吃救济粮、返销粮,是哪里来的?”哈书记的反诘,使牢骚满腹者频频点头。
哈书记拍拍那人的肩笑着说:“明白了工农商学兵谁也离不开谁罢?交公粮也好,卖购粮也罢,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义务。”那人一个劲地点头。
农民都很直爽直接直白,搞不清楚的事敢于不耻下问,问清楚了就会上面咋说就咋干,不打折扣。
再次是公社、大队、生产队按比例无偿提留的公积金储备粮。这部分用途广泛,大概是用于公益方面,主要是那些为公家做事但不吃皇粮的编外人员。(大队领导、拖拉机手、赤脚医生、榨油师傅等等)还有农村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儿、失去老动能力的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军烈属补助、困难户救济、还有修路挖渠、平田整地义务工的伙食补助外,还有集体养殖的那些不会说话的动物,如牛、马、毛驴、羊、猪的饲料,牛马毛驴是比强壮劳动力强十倍必不可少的极品劳动力,口粮除了杂草外必须有粮食一类的精饲料,否则就不上膘没有力气。羊和猪是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后,剩余的用于逢年过节宰杀后按人定量分给农民打牙祭的。还有各级领导检查生产、开现场会、观摩会、表彰会、总结会等消费的部分。
再再次就是农民兄弟自己的消费了,年人均标准360斤。这是相对土地面积而言,土地多人口少的生产队能达到这个标准。七队人均达不到这个标准,八队凑凑合合,九队在红旗渠的末梢,有芦苇湖蒲草洼荒滩盐碱地,土地改革时没有入册,哈书记当时跟着工作组作记录。
红旗大队从望远大队独立出来,另起炉灶前,哈书记花言巧语地将本归属望远大队的九队弄到他的麾下,搞出了个在望远大队的地盘上耕种红旗大队田地的犄角旮旯来。
那犄角旮旯是百十余亩白茫茫、水汪汪、草萋萋、蛙叫蝉鸣野鸭藏身之地。
土改工作组很不待见,就成为土地改革时的漏册之地。
哈书记好像有先见之明,预感到他将是红旗大队的擎旗手,不动声色地盯着那块漏册之地,下定了势在必得之心,待时而发。
按时下的调侃话,有贼心亦有贼胆就是没有贼权,一旦有了贼权,啥事都能玩得转。
哈书记是胸有成竹,心有灵犀。
红旗高高飘扬在红旗清真寺上空后,哈书记和九队老队长来了个湖边之约,约定那块漏册之地三七开,三成归九队,七成归大队,由九队管理,白纸黑字按手印为证。
大队有地就有粮,有粮心中就不慌。
与农民有地就有粮,有粮心中就不慌是一样的理儿。
农民追求的是丰衣足食,与名利无关。
七十年代的农村,油比眼泪金贵,粮食比人金贵。
不像现在,啥都比粮食金贵。
满桌的美味佳肴不见大米白面,地沟油冒着泡泡煮着菜,吃得人满头大汗,嘴角流油,揉着肠胃帮助蠕动。
酒水中,蠢蠢欲动的大虾弯着腰护着腹中的小虾,品尝者看着一半清醒一半醉的弓形生物,三个手指一动两根筷子一夹,说出三个字:“鲜,真鲜”,那虾便泥牛入海无消息了。
中午泥牛入海无消息,日落时便摩拳擦掌地嚷嚷:“鸡鸭鱼肉滚下桌,乌龟王八爬上来。宁吃天上四两,不吃地上一斤,地上的驴肉天上的龙肉,有者拣鲜得端上来”。
嚷嚷者大腹便便为多,且是不掏要包的主儿。
这种现象,餐厅服务员就是白内障也看得出端倪。
天生人吃的粮食,白生生的大米饭、面食垃圾桶里、泔水池里比比皆是。
不是人吃的东西城里人吃得津津有味,难以节制,结果是肌肉萎缩了,脂肪耀武扬威起来,把个血肉之躯弄得跟泡沫产品似的,年纪尚轻,就成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大军”里的少壮派。
少壮努力吃,没老即悲伤。
为了减轻悲伤,“饥饿疗法”就推广开来。
所谓的“饥饿疗法”,其实就是给瓜菜带系列安了个现代的、时尚的名字。
经历过瓜菜带坐庄的人啊,才是真正的“饥饿疗法”的创造者。
这些创造者,在琳琅满目的餐桌上,是不顾及其他食客的眼神目光表情,大胆地向服务员要一盘土豆丝、一碗米饭或酸汤面以果腹,对掉在桌上的一粒米都会珍惜地放进嘴里边精嚼细咽的。
这是一种对粮食的情怀,对农民的尊重。
土豆,红旗村的乡亲们习惯称山芋蛋,爱称救命蛋,学名马铃薯,山里人称洋芋,城里人称土豆,风雅之士称金蛋蛋,吃出病的人称肉不换。
红旗村七队的金队长,为了他的乡亲们能过上一个吃饱肚子的年,数九寒天坐着大队拖拉机去山区拉土豆,冒雪回家时,车祸人亡,给红旗村留下了永远的痛,是哈书记一生的纠结。(后面详述)
瓜菜带坐庄的年代,瓜是面瓜、茭瓜、南瓜、菜瓜、丝瓜、黄瓜。
菜是土豆、大白菜、莲花菜、胡萝卜、青萝卜、白萝卜、糖萝卜及萝卜叶子、韭菜、茄子、辣子、西红柿,都是农民亲手种植的。
野生的苦苦菜、鸡爪灰草、面灰草、毛扫草、羊角草、喇叭花根,蒲草根、芦草根、猪耳朵草(猫耳朵草、车前子)、苜蓿草、榆树叶子、槐树花……
都是《本草纲目》里的东西,李时珍老爷子亲口尝试过的。
红旗村的农民父兄们大多不知道《本草纲目》是何物,不知道李时珍老爷子何许人也。但时代造就了食百草以果腹的农民父兄们,不经意间成为开采健康食品的先驱者。
上述瓜菜带配方,被时尚的现代人冠名为:绿色食品,健康食物绿色通道。城里有人专门找着买萝卜叶子作配料熬“延年益寿排毒养颜强身健体百病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