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读 Introduction

关于毛姆

毛姆是个太有趣的人。

如果为他画像,几个元素必不可少:矮小而略微发福的身材、西装革履打扮入时,过深的法令纹拉得嘴角下垂,眼睛疲惫但眼神犀利,以及,手边放着的几本书。他成熟于一个天才的时代。在同时代几乎每位一流作家都独有建树的背景下,这位“杰出的二流作家”只暗暗打量世界,淡淡写下几笔。“杰出的二流作家”(well up in the second class)不是别人对毛姆的批评,甚至也不是他本人的自谦,而是在他本人在自己的散文集中非常客观的自我评价。美国作家杰弗里·迈耶斯在其为毛姆撰写的传记中讲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1954年,查尔斯·戈伦请毛姆为新书作序,毛姆则提出条件,要和他赛一局桥牌。最后,赢了25块钱的毛姆得意洋洋地下结论:我这个人嘛,打桥牌的水平和写作水平都一样,都是二流选手里最厉害的那种![Meyers, Jeffery.Somerset Maugham: A Life.Alfred A. Knopf, New York. 2004. p. 296.]在散文集《作家笔记》里,毛姆也有对自己冷静的剖析:我绝算不得天赋异禀,但胜在个性鲜明,好歹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大多数人什么都看不见,我起码能把眼前的东西看个清楚。一流作家可以看透砖墙,可我还远没有那么犀利。[Maugham, W. Somerset. A Writer's Notebook. Vintage. London. 2001. p. 134.]

将作家分为三六九等是评论家的任务,作为读者而言,毫无疑问,毛姆的故事很好看。这是为何?因为“好”的作家实在太多,但很少有人像毛姆一样“坏”。当给一个尖酸刻薄、虚荣浮夸的人配上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支流畅的笔时,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恐怖武器便诞生了。很多阴险的小心思甚至连读者自己都不愿承认,却会在阅读毛姆作品时,从字里行间偶然读到,心里一惊。世人有多少病毒疮口都因恐惧被遮掩,而毛姆偏偏要执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给你看。冷酷与刻薄,来自于他切身体会过的悲凉。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能将毛姆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那将会比他撰写的任何作品都更加出色。

毛姆出生于1874年,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曾以相貌出众而闻名一方。他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被送到英国的叔叔家抚养。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的性格闭塞害羞,由于矮小的身材和口吃的毛病,在进入学校后也常受到同学的欺凌。1892年初,毛姆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同年返回英国,在会计事务所担任实习生,后又进入圣托马斯医院学医。五年的医学生生涯让他遍尝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苦乐。曲折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说来略带讽刺,但海明威也曾认同伟大的作家大多需要一个不幸的童年。毛姆八岁那年,母亲又怀有身孕,谁料生下的小儿子第二天就夭折了。而六天之后,母亲也撒手人世。这似乎是毛姆童年时期最深切的痛,在他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第一部戏剧《体面的人》(1903)等作品中都有所提及。此外,出身资产阶级的毛姆在成长历程中被周遭环境烙下了清晰的资产阶级印记。他恃才自傲,思想清醒而现实,善于把最令人难以面对的阴暗一面剖白于字间。与大多数作家对贫穷的态度迥然不同,毛姆认为苦难和贫困百害而无一利,只能使人堕落而不能促人高尚。他在《作家笔记》(1949)中曾将爱情比作让世界转动的齿轮,金钱则是那轴上的润滑油。最后,说到毛姆就不得不谈到他其貌不扬的外形和口吃的毛病。这两点生理上的不足大大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后期的文学创作视角。对身体的自卑让他养成了一个古怪的习惯,即喜欢将自己想象成其他身体健全、优秀杰出的人。这个习惯在《人性的枷锁》里便有相当详细的描述。《毛姆传》(1980)的作者特德·摩根曾经去毛姆的学校参观调查,发现与毛姆同期入学的学生里有一个叫“阿申登”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非常优异。“阿申登”正是在《月亮和六便士》(1919)、《阿申登》(1928)、《啼笑皆非》(1930)三部作品中毛姆以第一人称叙述时所使用的名字。

关于成长小说与《人性的枷锁》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又译教育小说、启蒙小说)起源于德国十八世纪后半期的狂飙突进运动。1819年,哲学家卡尔·摩根斯坦在其课堂上将这种小说类型命名为“成长小说”,后经威廉·狄尔泰认同,最终在十九世纪初期得到广泛使用。成长小说,顾名思义,即讲述了书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社会历练中增加阅历,或通过某些重大事件收获人生的感悟。这类小说的结尾通常是主人公经历重重曲折,赢得成功或走向释然。歌德的《威廉·曼斯特的漫游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成长小说的雏形。

成长小说在英国享有悠久历史。英国传统的成长小说比较强调真实性,所以大都具有自传或半自传体的性质,书中虚构的主人公身上大多体现了作者的影子。另外,英国比较注重文学作品对人的教育意义,所以成长小说一般都以传递积极能量为宗旨,讲述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历程,并最终收获美满的结局。十九世纪中期连载出版的查尔斯·狄更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便是典型的英国式成长小说。到了二十世纪,成长小说在英国的发展走出了大致两条主要路线。一方面是詹姆斯·乔伊斯等人创作的新式成长小说。乔伊斯是意识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尤利西斯》时至今日还被称为最难读懂的文学作品之一。乔伊斯的成长小说《画像》也纯熟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采用顿悟、内心独白等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将主人公的内心成长以最大程度展现在读者面前。除乔伊斯等人之外,以毛姆《人性的枷锁》为代表的传统式成长小说也占据了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一席之地。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菲利普的身上处处映射出毛姆的影子。作者又似乎很善于在细节处做些精妙狡猾的处理。例如菲利普的天生跛脚是毛姆后天口吃毛病的映射。毛姆有三个哥哥,菲利普则是独子;毛姆的父亲是一位律师,菲利普的父亲则是小有名气的医生;毛姆少年读书的地方,坎特伯雷,在书中也刻意更改为一个虚构的地名:特坎伯雷。这些细节的改变和情节的戏剧化处理似乎体现出作者有意让菲利普活成一个鲜活而独立的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又息息相关,宛若双生儿。

书中的菲利普幼年丧失双亲,被交由做牧师的大伯照顾。在特坎伯雷皇家公学读完中学后,放弃了考取大学的机会,执意去德国学习,在那里第一次对男女之情、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去伦敦做了一年的会计学徒,又不顾伯父伯母的反对,到巴黎学习艺术。尝试了不同的职业后,菲利普最终选择子承父业,去位于伦敦的医学院学医,那里也正是他父亲的母校。这段经历可谓是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又怜又怕的女人——米尔德里德。两人之间的故事极度曲折,可谓是一段虐恋。而爱情也是菲利普人生中最重的一重枷锁。最后,他摆脱了僵硬的宗教束缚,放弃了迷惘的理想追求,告别痛楚的爱欲折磨,迎来崭新的人生。

这部作品的诞生非常曲折。毛姆在自序中讲到,最初这本书被命名为“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但在写成之后,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绝,迟迟难以出版。十四年后,这本书依然如同哽在喉头的刺,卡在心头的结,让毛姆坐立难安。他干脆放弃如日中天的剧作家事业,埋头重写。最终以斯宾诺莎《伦理学》中出现的“Of Human Bondage”重新命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版。

作为一部传统的英国式成长小说,《人性的枷锁》的确达到了很好的公众教育意义。书中强调了奋斗的意义、传递给人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弘扬了善良、忠诚的珍贵品质。刨去这些积极的元素外,《人性的枷锁》还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辛辣直白的语言时常杀得人措手不及。在书中,毛姆第一次敲响了警钟:理想与现实,到底哪个来得更加实在,更加重要?究竟是要仰着脖颈欣赏暗夜里钉着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道旁一枚闪着寒光的六便士银币?

阅读成长小说时,有一则方法可以取用,即试图将自己代入情景,随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成长,在他生命的每个重要转折点都感其所感,才能更好地体会整个故事所传递的精魂。而在阅读《人性的枷锁》时,不妨思索以下两个问题:枷锁到底是什么?菲利普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摆脱了枷锁?

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