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Foreword

这部小说洋洋洒洒数十万言,而我如此又要作序多加长度,说来真是惭愧。一部作品的作者怕是最不能恰当评论该作品的人。关于这点,著名的法国小说家罗杰·马丁·杜加尔[1]曾讲过一件有关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轶事。一次,普鲁斯特希望某家法国期刊刊登一篇关于其作品的文学评论,并且坚信他本人是撰写这篇评论的最佳人选。心意既定,便沉下心来挥笔而著,随后将此文以一位年轻的作家朋友署名,并请这位朋友拿去给期刊编辑审阅。这位青年作家按他的意思照做了,可几天后,编辑回复了一封信。“实在抱歉,我不得不打回您的文章,”信上写道,“若我将这么一篇潦草敷衍、辛言辣语的评论刊登出来,想必马塞尔·普鲁斯特是不会原谅我的。”虽说作者对自己的作品都异常敏感,且很难正视他人的批判,但事实上,他们也鲜少满意自己的文字。面对耗费大把时间和心血的作品,他们的关注点总是在其无法确切表意周全的瑕疵一面。一经细想,便更会深受烦扰,为作品的不完美扼腕叹息,而不能因可圈可点之处沾沾自喜。他们追求十全十美,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心里清醒而苦涩:这个目标并未达到。

在此,我不再对作品本身加以赘述,只想同读者讲述这本书的创作始末。开始动笔那年,我二十三岁,正好结束在圣托马斯医院五年的学习,拿到了行医资格。那时,我只身前往塞维尔,决心以写作营生。时至今日,这本书的手稿还留存着,但自从我校对完打印稿后就再也没审阅过手稿了。那确是非常青涩幼稚的,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曾将书稿寄到费舍·昂恩出版社[2],我的处女作也正是在此出版的(当年还是一个医学生的我创作了首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也算名噪一时吧)。我欲将书稿卖出100镑的价格,可费舍·昂恩的编辑一口否决了。之后又找了几家出版社,稿酬几经商讨修改,可依然无人愿意出版此书。当时的我很是沮丧,现在却自然想到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因为如若当时有任何一家出版社接纳了书稿(当时这本书叫作《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我便会与书中真正的精魂擦身而过,因为那个主旨是当时年纪尚轻的我无法完全理解的,更后怕彼时阅历不足,不能将故事润色打磨。当年的我还不知道撰写自己所熟知的事要比虚构一段经历更简单。举例来说,在这本书的初稿里,书中主人公被我送到鲁昂[3]去学习法语(而我对于鲁昂的了解仅仅来自于一次旅行),之后方才修改为前往海德堡学习德语(这便是我的亲身经历)。

四处碰壁后,我干脆将这份书稿束之高阁。后来又写了其他小说,陆陆续续都成书出版了,除此之外还创作了不少剧本。一来二去,我以剧作家的身份显扬声名,立志要投身戏剧创作。但体内总似憋着那么一股劲儿,做什么决定都不免被动摇。那段日子过得自在逍遥、乐不思蜀、忙忙碌碌,脑子里满是剧本创作的灵感,然而不知是因为事业的顺风顺水没能彻底地满足我,还是因为某种来自成功的自然反应,我在戏剧创作大获成功后,竟又开始执念于过往生活的点滴回忆。那些碎片不由分说,四面八方向我飞来,不管是睡着、醒着,还是有时在道上走,在戏剧排练时,或者外出聚会。回忆变成了负担,摆脱重担的唯一方式就是将这一点一滴全部倾泻在纸上。剧本的写作局促而紧张,这些年来,已经习惯如此节奏的我,正迫不及待地追求小说创作所带来的自在舒畅。我脑海里构思的故事定要占据一些篇幅,而我又渴求不受打扰,所以便干脆推掉了剧院经理迫切的合作要求,暂时与舞台告别。那年,我三十七岁。

我决意将写作视为职业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专于学习写作计略,埋头苦练,试图鲜明自己的文字风格。但自从开始剧本创作后,这些功夫就暂时搁置了,再拾起来,竟是另有目标。过去为追求华丽的辞藻修饰、周密的行文结构,我没少浪费精力,最后不过竹篮打水;时至今日,我已然放弃了这些花哨东西,只求着力达到平实和简洁的境地。想说的太多,可用的篇章又有所限制,故只能保留那些言简意赅的表意词句,哪还有再雕文织采的余地。创作剧本的经验让我深知文笔简明的重要性。两年的时间里,我笔耕不辍,最终成文后却一时不知道该起个什么名字好。后来看到圣经中以赛亚[4]的一句话,“美自灰烬生”,觉得大为贴合。无奈这个名字已经提前一步被当时的一本书使用了,便只好再次寻找。终于,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我为这本小说找到了名字——“人性的枷锁”[5]。再一次的,我觉得幸运,没有选用第一次挑中的名字。

《人性的枷锁》不是一本“自传”,作为小说却有着自传的性质。现实与虚构融汇胶合,纵使所有情感都自我而生,但书中的诸多情节并非是我生活的重现,主人公的经历也不全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有好些灵感取材于我身边的挚友亲人。这本书,如所期待地那般安抚了我的心灵。待它与世人见面时(彼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举世上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很难为一部小说主人公的生活历程而挂肚牵肠),我才发现自己已经从长久以来的苦痛和折磨中挣扎出来。这本书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反响。西奥多·德莱赛[6]为《新共和》杂志撰写了长篇评论,文中妙语连珠、情感真挚,在其过往作品中首屈一指。尽管如此,这部书依然极有可能步入大多数小说的后尘,昙花一现,再销声匿迹。不过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几年后,它又重新吸引了众多美国知名作家的注意,在各类书籍里,它的名字也屡见不鲜,直至其逐渐重回大众视野。《人性的枷锁》焕新的第二春,功劳都要记在这几位作家账上;而我也必须因为其逐年愈累的成就再次感谢这些人。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注释:

[1]罗杰·马丁·杜加尔: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蒂奥一家》。

[2]费舍·昂恩出版社:伦敦著名出版公司,由托马斯·费舍·昂恩于1882年建立。

[3]鲁昂:法国城市。

[4]以赛亚:圣经中的希伯来大预言家,出现在圣经的第23卷《以赛亚书》。

[5]斯宾诺莎: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之一,代表作《伦理学》。“Of Human Bondage”出自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原文为“Of Human Bondage, or the Power of the Emotions”。

[6]西奥多·德莱赛: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代表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