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1]并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堰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从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2],矫如群帝骖龙翔[3]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4],晚有弟子传芬芳[5]

临颍美人在白帝[6],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7],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8]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9]

金粟堆前木已拱[10],瞿唐石城草萧瑟[11]

玳筵急管曲复终[12],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释】

[1]公孙大娘:唐玄宗开元间著名的女舞蹈家。[2]㸌(huò):闪光貌。羿:后羿。[3]矫:矫捷。骖(cān):驾驭。[4]绛唇:指歌。珠袖:指舞。[5]芬芳:公孙大娘舞蹈的精华。[6]临颍美人:指李十二娘。[7]先帝:指唐玄宗。[8]澒(hòng)洞:弥漫无际的样子。[9]女乐余姿:指李十二娘的舞蹈犹存着开元盛世的风貌。[10]金粟堆:位于金粟山的玄宗陵。木已拱:意谓墓前的树木已长得双手可以合抱了。[11]瞿唐石城:指白帝城。[12]玳筵:玳瑁饰制的弦乐器。急管:节奏急促的管乐。

【赏析】

开元三年(715年),年纪尚幼的作者曾经观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公孙大娘精湛的技艺和在当时享有的盛誉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五十多年后,作者在夔州看到了流落至此的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不禁抚今追昔,感慨满怀地写下了此诗。

杜甫在夔州看到李十二娘舞剑,问其师从何人,得知她是公孙大娘的弟子。公孙大娘是开元年间著名的舞蹈家,尤善舞剑,每当剑舞一起,观者如山,天地嗟叹。那闪烁的剑光,好似后羿射下的太阳划过天际,她矫捷的身姿,有如仙子乘龙凌空飞翔,至于气势,发如雷霆震怒,收若江海凝光。在玄宗能歌善舞的八千侍女当中,公孙大娘的剑舞首屈一指。与已不年轻的李十二娘谈及往事,作者与她都不胜伤感,倏忽而过的五十年间,盛衰巨变,玄宗墓前的树木已然可以合抱,公孙大娘也已寂寞无闻,而她的高徒则流落至此偏远山城。最后一支乐舞结束的时候,月亮升起于东天,作者沉浸在更为深切的悲慨之中,心绪烦乱。他不顾脚茧碍步,却满无目的地疾走在荒山野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