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泰伯第八8.1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第八,《论语注疏》介绍全篇梗概: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

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大伯。这里得到孔子的盛赞,那泰伯有何作为,而获此殊荣呢?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述:“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辟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泰伯。泰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大意是说:周太王(古公亶父,殷商的诸侯国国君,称呼太王,肯定是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后,追封太爷爷为周太王,天下之主称王,国之主称君)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贤能,又有一个天资聪明的儿子姬昌,深受周太王喜爱。周太王的意愿是自己退位后立三子季历承袭周国国君,再往后传君位给姬昌。泰伯与仲雍哥俩知道父亲的意愿后,心想按常礼是“立长不立幼”,直接立第三个儿子为国君,周太王要背负“僭礼”的舆论压力。于是乎,出于孝道,泰伯和仲雍哥俩就出走荆蛮之地,学着未开化文明的野蛮人的样子在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并披散头发,装疯卖傻,以示无德无才无能,配合周太王把君位传袭给三弟季历。后来季历继位,后世称王季(也是周武王追封爷爷为王的),季历传位给姬昌(后周武王姬发追封父亲姬昌为周文王)。泰伯到荆蛮后,圈地自称“句(gōu)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德行节义,有千余户人拥戴追随他,尊立他为吴太伯。吴太伯死后,无子嗣,仲雍继位,即殁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当时正值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便找到了周章,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即虞仲。

孔子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至德,德的最高境界。“三以天下让”,《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没有记载,《论语注疏》中郑玄注云有介绍:“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子仲雍,次子季历。太王见季历贤,又生文王,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太王疾,太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看郑玄这么一解释,了然了:周太王生病了,泰伯去吴越之地采中草药给父亲,后听闻父亲去世,遵照父亲传位意愿,没有及时返回国内,“主丧事”的任务按礼依“长幼之序”,长子和次子不在,“让”于三子季历,一让。季历“临时负责”主丧,但泰伯奔丧期间隐忍也没出现,看似不孝,实则完成先父传位遗愿,乃大孝,二让也。丧事过后,泰伯纹身断发,装疯卖傻,给季历继位创造好的舆论条件,不是季历僭礼继位,而是泰伯、仲雍“太不肖”,此三让也。“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不改于父之道”的忍辱负重,平常百姓并不知道,也不会称而赞之。但泰伯的心里是自愿和安详的。

泰伯、仲雍让国的故事和伯夷、叔齐的故事有一拼。

有兄弟让国的故事,就有兄弟夺国的故事,翻翻史书,不胜枚举。为了不影响泰伯篇难得的人文精神氛围,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