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在学而第一篇,曾参、有若都有言语记录,且被尊称为曾子、有子,所以有人推论《论语》是曾参、有若的门人弟子所编撰。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曾子是个经常反躬自省的人。
这里记述曾参生病后的一段独白,是何用意呢?参考一下文献。
《论语集注》中,朱熹说: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qin二声,尸体入殓时盖在身体上的被子)而视之。《诗.小旻》之篇,战战,恐惧。兢兢,戒谨。临渊,恐坠;履冰,恐陷也。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门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难如此;至于将死,而后知其得免于毁伤也。小子,门人也。语毕而又呼之,以致反复丁宁之意,其警之也深矣。程颐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故曾子以全归为免矣。”尹焞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曾子临终而启手足,为是故也。非有得于道,能如是乎?”范祖禹说:“身体犹不可亏也,况亏其行以辱其亲乎?”
看完集注中注解,了然了。这是曾子临终前,确认自己“全身而归去”一段人生告白。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戕害。父母含辛茹苦好不容易从襁褓中把自己拉扯成人,每个人都应该倍加珍视、珍惜自己的身体,这是对父母行“孝”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今天这种观点大行其道,优点是自杀的会很少了,缺点是接受火葬困难了点。
朱熹提到的《诗经》的《小旻(min二声)》篇中:…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暴虎冯河,空手与虎搏斗,不借助船只空身渡河,子路敢。孔子批评过他。
《论语注疏》:此章言曾子之孝,不敢毁伤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者,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有疾恐死,召其门弟子,使开衾而视之,以明无毁伤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者,《小雅·小旻篇》文也。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曾子言此诗者,喻己常戒慎,恐有所毁伤也。“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者,小子,弟子也。言乃今日后,自知免于患难矣。呼弟子者,欲使听识其言也。
泰伯“三以天下让”,是孝。曾子“全身而归”,也是孝。对父母孝,没有错。有些人反对孝,一堆理由,由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