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宪法问14.30

14.30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这句话如今解释起来还真挺费劲。

先今后古,结合大家的释义,评说一下:

李零说:“不逆诈,是不逆料别人是不是欺诈。”

【评】:何谓“逆料”,李教授没解释,考虑到现代汉语似乎没有“顺料”“逆料”的说法,这种释义不能令人满意。

李零又说:“不亿不信,是不猜测别人是不是不讲信用。亿读臆,是猜测的意思。”对于全句,他解释到:“孔子说,如果你不这样做,也能预先觉察对方的阴谋,算你高明。”

【评】:“不逆料别人是不是欺诈,不猜测别人是不是不讲信用,也能预先觉察对方的阴谋”,这是何等高超的第六感管,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呵呵。“是贤乎”没解释,按语句对应该是“算你高明”之意。李教授这样语焉不详的讲课,确实没听懂。

李泽厚老师直译: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预先估计别人对我不信任,但临事却能感觉到,这不就是有贤德吗?”

【评】:李老师没有进行字义的解释,其作《论语今读》在此句注解中引用了朱(熹)注。但直译中“逆诈”对应何意呢?是“事先怀疑”吗?那“逆”就是“事先”的意思了。这么直译,有贤德的人就非常厉害,有超强的感官能力,临事能感觉到别人是不是欺诈自己,对自己信任与否。这是“贤人”呢,还是“能人”呢,或是“超”人呢?“是贤乎”应该改成“是能乎”或“是超乎”,哈哈。

钱穆译:“不在事前逆测人诈我,不在事前揣想人对我有不信,但临事遇人有诈与不信,亦能先觉到,这不是贤人吗?”

杨伯峻译:“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却能及早发觉,这样的人是一位贤能者!”

【评】:“逆”,钱穆解释是“事前逆测”,杨伯峻解释是“预先”。“不信”,钱穆解释与李泽厚相同为“对我不相信”;杨伯峻解释为“别人的不老实”。

南怀瑾老师别裁道:明明别人来骗自己,可是不给人当面难堪,这是“不逆诈”。平生经验,的确碰到过许多这样的事,明知道对方满口都是谎言,但是姑且就让他骗。他讲完了以后,他所期望的、所要求的目的,也让他达到。但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数,知道他在骗。同时还发现有些人,他完全在骗人,但是他自己已经不觉得在骗人,他骗成了习惯以后,连自己都不觉得在说假话骗人,而变成了他正常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他自己说的假话,也觉得是真的。“不逆诈”就是不揭穿有些人的欺诈。当然,这也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我们就犯了很大的罪过,很容易成为“姑息养奸”了,这也不可以的。有的人是真的有困难,不得不骗一点钱,不抢不偷,已经算是好的,明知道骗,不妨给他骗一次,不过要设法感化他,这是“不逆诈”。也可以把这个道理扩充到大的方面,但要恰到好处,该揭穿的时候,就要加以教育了。“不亿”就是不随便估计、推测。凭了想象,随便估计推测,认为大概是这样,就犯了主观的毛病,不大好。“不信”就是怀疑。“不亿”“不信”,等于说不要主观的相信,也不要太客观的不相信。人如果有这样的胸襟、修养,就够得上是有智慧的先觉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贤达的人了。

【评】:南老师的解释,不论字词的训诂准确性,但就语句的逻辑性而言,符合生活常识规律,能自圆其说。

朱熹说:逆,未至而迎之也。亿,未见而意之也。诈,谓人欺己。不信,谓人疑己。抑,反语辞。言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觉,乃为贤也。杨时说:君子一于诚而已,然未有诚而不明者。故虽不逆诈、不亿不信,而常先觉也。若夫不逆不亿而卒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观也已。

【评】:朱熹指出了“逆”的单独字义:“未至而迎之也”。诈是“谓人欺己”。那么“逆诈”,就应该是“尔虞我诈”之意,别人欺诈自己,自己以牙还牙,逆诈之。亿是“未见而意之也”,“不信”是“谓人疑己”,那么“不亿不信”,意思是“不要妄加臆测别人不信任自己”。

孔安国说:“先觉人情者,是宁能为贤乎?或时反怨人。”何晏、邢昺说:此章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抑,语辞也。言先觉人者,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所以非贤者,以诈伪不信之人为之亿度囗囗囗囗囗人,故先觉者非为贤也。

【评】:对于“不逆诈,不亿不信”,孔安国、何晏、邢昺的解释“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与其他人的理解释义没有原则性、方向性的差异。但是后半句“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却与众不同。这句话释义中出现若干个“囗”,猜测是有“缺简”或是刻字不清、轶失字的情况,用“囗”来代替。虽然有14个字轶失,但不影响理解整句句意。“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是反问句,表达出来就是“先觉的人,是贤者吗?”意思是“先觉的人,并非是贤者。”其实呢,“逆诈、亿(臆)不信”就是先觉,而“不逆诈、不亿不信”是后觉,先觉者并非贤者,后觉者才是贤者。孔安国、何晏、邢昺的解释,更符合逻辑。“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对比一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乎”结尾,反问句式,有“不”字修辞,否定等于肯定;没“不”字修辞,肯定等于否定。“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不同于“抑先觉者,不亦贤乎?”,而等同于“抑先觉者,亦是贤乎?”先觉者,也算的上是贤者吗?!

上面,沸沸扬扬说了一大堆,罗列出来不同的见解,供大家参考。个人觉得呢,理解释义,综合朱熹注的前半句与邢昺疏的后半句,语义更为通顺: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孔子说:“不要尔虞我诈,不要别人欺诈于你,你就急于反制欺诈于他;不要没有事实根据、妄加臆测别人不信任你,从而对别人另眼相看、处处提防。如若不然,对什么事都过于敏感,总是先觉于去“逆诈”“亿(臆)不信”~尔未虞我先诈、人未疑我我先不信人,如此这般的话,怎么算的上是贤能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