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新论

张颐武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今天中国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这改变正是以“两微”的存在为标志的。所谓“两微”,就是指微博和微信。在中国,微博的发展是以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试运行上线为标志的。虽然在这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但都不具有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此后,中国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新浪和腾讯的微博。微博是通过对twitter的借鉴出现的,但中文的140个字的容量远比西文的140个字符为多,虽然短小,但仍然能够传达相当丰富的信息,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微信从2011年上线以来,以无比迅捷的速度蔓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网络往往是依赖微信建构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微生活”的底色。可以说,“小时代,微生活”似乎是我们的某种标记。

微博和微信最近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与私人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平台。这个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正在中国社会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它不仅在很多方面对于传统的纸质或电子媒体构成了冲击,也对新媒体的其他形态形成了冲击,它的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一方面,作为个人的信息平台,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渠道。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越过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其他方式,依赖微博来接收信息,因此,他们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直击信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它在具有媒体功能的同时,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它所具有的弥漫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而微信的力量在于人际关系的紧密性比微博更强,因此往往在类似短信的相互交流的功能之外,还有类似微博的传播信息平台的意义,如“朋友圈”的传播,往往被人们视为比微博更加有效和有力的方式。因为微博里不管怎样,大家都是弱联系,大V和普通人之间还若即若离;但微信里都是可靠的熟人的交流,热烈讨论的微信群与当年的QQ群极为相似,当年QQ群里年轻人多,现在的微信群却是各种人的聚合。我们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微信群中乐此不疲地发布信息,引起讨论,而微信的公共账号,更加定点化地将意见传播给你。可以说,微博是社交化的媒体,而微信是媒体化的社交。前者是向互联网上的公众发言,后者在短信式的交流之外,也利用朋友圈或微信群向自己的熟人发言。也就是说,微博是基于社交的媒体,而微信则是基于某种媒体功能的社交。两者都是媒体和社交的混合,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微博是基于弱联系的社会的媒体,微信是基于强联系的有媒体功能的社交。

对于年轻人来说,微博和微信已经像手机号码或电邮地址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对现实世界发挥着多方面的影响。它带来了新的分享的可能,也带来了具有想象力的公共空间。微博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显然扩展了中国舆论的空间。人们关注的许多事件都通过微博得到了传播,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诸多事实。而微信则将微空间具体化,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网络的具体的联系方式,同时也承载着微博的信息发布功能。

微博和微信也是双面刃。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发布者,没有了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140个字就可以了。同时,微博里有大量匿名人群,他们发布的信息往往和他们的身份一样无法证实。于是从一开始,微博里的虚假信息就是其被人诟病的一个方面。有些时候,一些人为了博取粉丝,或为了商业目的,或为了一些难以为外人明了的目标而制造虚假信息。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有些时候,由于许多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对一些适合他们趣味或想法的虚假信息缺少辨别能力,也会出现辟谣往往不如谣言走得远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微博由于其短小精悍,往往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是依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这就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作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微信则起了在熟人之间传播以增加可信度的功能。微博将我们接收信息的平台“微化”的同时,“微信”将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微化”了。

这些都是“微生活”。“微生活”一是改变了我们交流的方式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性,使我们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二是通过“大数据”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踪迹。这里留下的人们的兴趣、关切和习性,都会成为社会生活最为关键的信息资源。

微生活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文化和生活方式。“微”在五个方面有巨大的影响:一是社会扁平化。原来自上而下的纵向的结构越来越被横向的联系取代。二是虚拟现实化。虚拟社会在现实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于虚拟世界的依赖越来越深。三是事件偶发化。许多事件越来越具有某种偶发的特点,一旦在微博、微信中得到了关注,就会一下子凸显为社会的焦点。四是情绪焦虑化。社会情绪由于这些基于社交的微传播而得到放大。五是生活精致化。微传播对于生活方式的精致化有相当的反映,通过社交传播不少生活信息。

应对这些新的变化需要“四跨”。

一是“跨平台”。微传播和微生活引发了传播方式以及原有议题和议程设置方式的深刻改变,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发散式的传播形态,原来往往由纸媒或电子媒体引发议题并引导议程的状况迅速改变,常常出现微博引发一个议题,之后纸媒和电子媒体跟进的现象。而微博、微信等也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体人的工作平台。同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网络视频带来的电视剧、电影的观看平台的转移,以及最近流行的“微电影”等,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必须让传播更加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变化。

二是“跨群体”。现在,中国社会内部面临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多样化和各种群体的分化问题,如在网络文化中出现的“草根”和“精英”、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等,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网络中交汇浮现,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如何让这些群体和谐共处,寻求网络文化中的跨群体的沟通、理解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在共同奋斗的同时也共同分享,也是当下传播的重要目标。

三是“跨代际”。“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已经崭露头角,他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80后”已经进入成家立业的30岁左右的年龄,而今年是“90后”的第一代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一年。他们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其性格和文化要求都和前几代人有所不同。他们也在这些年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形态,如何通过各种媒体让代际的紧张得以化解,让青年面临的困扰和压力得到新的升华,微文化在其间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是“跨文化”。今天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让全球瞩目,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的影响。我们都已经认识到我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还不相称的问题。如何让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使中国更为世界所理解,是我们面对的新的重大课题。这要求我们在坚定捍卫自身核心价值的同时,以更加灵活和生动的方式让世界理解中国。

而要达到“四跨”,就需要有“三改”:一是改语码,即用新媒体使用的语言方式来和受众交流,避免陈旧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取悦网友的庸俗低级。二是改观念,改变传统媒体为大的观念,更为灵活地面对新的媒体格局和生活形态。三是改结构,改变对于传统媒体的过度倚重,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