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读快乐的定义

快乐是什么

很多身处逆境、整天愁眉苦脸的人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的生活有这么的差,遭遇这么曲折,永远都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

其实,快乐不是只在财富及荣誉身边,它们是属于所有人的,是最自由、最纯洁的情绪。

快乐有时和物质有关,但却没有物质标准。当你饥饿难耐时,有一个馒头就会非常开心;当你口干舌燥之时,一碗白开水你也会觉得太爽了;当你迷失在野外时,有一堆干草可以取暖就会很舒服,这都是快乐,判定是否快乐的标准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快乐其实很简单,或许它就藏在最不经意的角落,是清晨偶遇的一朵花,一棵草,抑或曾经听过的一首歌,一句话……快乐是一件最最平凡的事。

一个小和尚问师傅:“什么是快乐?”

师傅说:“想知道快乐是什么样子?那么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回来,请你记住,你只有一次机会。”

于是,这个小和尚真的去摘最美丽的花了。许久之后,他回来了,手里捧着一朵艳丽的花。

“这就是你摘的最美丽的花吗?”师傅问道。

小和尚回答说:“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就认定它是最美丽的,于是我就摘下了它,后来我看见很多很美丽的花时,我依然坚持我所拥有的这朵花是最美丽的,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

“这,就是快乐。”师傅意味深长地说。

小和尚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就是找到了快乐!快乐,很多人都向往,很多人都在追求,然而,很多人在享受时却不知道,能享受时却不去享受,是因为他眼里的快乐太过复杂!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的心灵中才能发现。只要是一个凡人,就注定会有快乐、悲伤、失落、痛楚和欣慰……可为什么同样环境、同样职业、同样际遇的人,有的人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有的人却乐天开朗呢?原因很简单,能和快乐拥抱的人,就是具有发现快乐的能力的人,也就是乐观的人。

其实,快乐很容易获得,也很常见。孩提时候,快乐是和家人围坐一圈,吃一顿晚饭;是春节时的一件新衣,一双新鞋;是大年三十热腾腾的饺子;是在爸爸妈妈怀里嬉闹玩耍的愉悦;是在大树上爬来爬去的快乐……恋爱时,快乐是和喜欢的人一起看流星雨;是一起撑着伞在雨中散步;是下雪天,彼此在雪地上留下的串串脚印;是昏黄的路灯下,彼此相拥的温度……婚后,快乐是下班回家后他嘘寒问暖的关怀;快乐是那个怀在肚中10个月的小生命呱呱坠地时,看着他皱巴巴的小脸,寻找与自己相似之处时的专注;快乐是因为某事大发脾气后两个人小心翼翼的道歉;快乐是看着家人一起聊天时的温馨……

其实,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快乐的滋味;一片绿叶、一首音乐可以带来快乐的气息;一本书籍、一本画册可以领略快乐的风景。快乐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快乐更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充实。快乐是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拼搏的过程。

亲爱的,快乐需要去发现,心态不好的人最不容易获得快乐。如果你不曾有快乐的感觉,或者很少,那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希望别人给予你快乐,别人可以强加给你不幸,却绝不可以强加给你快乐!用心去感受吧,你就会发现,其实快乐并不遥远,每一天都有让你感觉快乐的事,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快乐!

快乐没有固定的模式

很多人不懂得快乐是什么,不知道快乐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情,它是懂得珍惜、是一种内心的知足、是一种随遇而安、是一颗感恩的心。快乐是早春里的一缕阳光,盛夏里的一泓清泉,初秋里的一习凉风,严冬里的一堆篝火。快乐根本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澳大利亚最成功的演讲大师——无腿超人约翰·库缇斯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约翰·库缇斯,1969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他出生的时候只有一个可乐罐那么大,双手健康,双腿却完全瘫痪,医生说他不可能活过24小时,可是他活下来了。

在他17岁时,因同学用小刀将他毫无知觉的腿切得血肉模糊,伤口感染,被迫切去下半身,他也顽强地挺过去了。

1999年,上天再次捉弄了约翰。他被查出患有睾丸癌,切除两个睾丸后,医生又一次无情地告诉他,癌细胞已经扩散,他只有12~24个月的生命了。约翰不愿坐以待毙,一年里,他查阅各种资料,四处寻求好的建议,俨然成为一名癌症专家。直到现在医生惊奇地发现,约翰仍然健康地活着。

从他生下来,家人就为他准备了棺材和墓地,等着他平静地死去。但是,这个天生顽强、乐观的人,不仅活过了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直到现在他仍然快乐地活着。

在这漫长的四十多年里,约翰·库缇斯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艰辛和快乐,艰辛是指上天给予他的各种考验,而快乐则是他能用心体验生活,积极、努力地求上进。看到那些失去生命、失去思考能力的朋友,他感激自己的幸运和幸福,于是更加珍惜一些常人无法感受到的点滴片刻。

没有腿,约翰·库缇斯一样学会了潜水,学会了驾驶汽车,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从事着环游世界、四处演讲的伟大工作,还娶了美丽善良的妻子。他用乐观挑战人生,改变命运,激励着自己和每个人奋发向上。

约翰·库缇斯,一个被上帝提前剥夺了快乐权利的人,为什么还能如此自信地露出快乐的笑容?答案只有一个:上帝关上了一扇门,肯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户,与其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地活着,不如和别人的不幸相对比,那么我们就是必须快乐的人。

所有看不见快乐的人,那是因为自己闭上了眼睛不去发现,甚至在它抵达的时候使劲将它赶走。

每件事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所有的人,无论贫穷、富有、顺利、坎坷,都必须承受来自社会、家庭、职场的责任和压力。我们应该多看好的那一面,如此事态才能往好的方面扭转。

公司里的小张和小王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小张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小王则是个典型的乐天派。

有一年春节,为了证明他们的性格真的无法改变,几个同事私下打赌说,即使他们俩收到完全一样的东西,小张还是会看到不幸和烦恼,而小王一定会从中找到希望和幸福。

于是,他们派人各送了小王和小张一个神秘的大礼盒。

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

小张先拆开他那个精美的盒子,只看了一眼就恼怒地抱怨:“所有人都知道我不会钓鱼,居然送我鱼竿,分明是想让我钓不到鱼,然后看我笑话!”

小王则很愉快地打开了自己的礼物,当他发现自己手上的钓鱼竿时,立刻欢呼起来,兴致勃勃地问:“快告诉我,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钓鱼,我也去,顺便向你们学几招。”

还记得曾国藩那句经典的“屡败屡战”吗?幕僚人员在战况报告中说的是“屡战屡败”,他却稍微改动,变成了越挫越勇的“屡败屡战”。同样一个失败的结局,却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处处失利毫无希望,一个却是暂时失利但士气长存。

它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乐观地面对生活,才会让境况得到改善。相较之下,愁苦和悲伤都是无济于事的懦弱表现,只会让事情更加的糟糕。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保持乐观情绪的人,才能激发奋进的精神,让自己更自信地面对未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在别人都放弃前进的时候看准目标继续前行,才能在逆境中证明自己,才能在前途迷茫的时候另辟蹊径。

淡然,快乐的保障

人生是一连串的组合,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只是红尘一梦。过去的每个决定导演了你现在的生活,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生活自然会天高,云淡,风轻。心一动,世间万物便也跟着风生水起,纷纷攘攘;心一静,起起伏伏的人生瞬间就会归于平静,尘埃落定。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波忙碌,总会时不时地遇到不如意或不顺心的事情,面对这些,努力做到“人若无求,心自无事;心若无求,人自平安”。只要我们的内心时刻保持“无取、无舍、无骄、无求、无执著”的平和之态,也就拥有了淡然的心境,你就会活得无比的从容和快乐。

慧缘法师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他曾独自一人在寺院后的山岩洞上修持了10年,后来又回到了承天寺,每夜都会在寺里通宵打坐。

有一天,大殿上功德箱里面的钱突然丢失了,法师无疑成为众人怀疑的对象。因为在他回寺之前从未发生过此类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每夜都会在大殿内打坐,如果是别的盗贼前来行窃,他应该知晓才是。但是,当寺院主持当众说这事的时候,慧缘法师并没有任何的反应,所有人都认为偷功德款的人一定就是慧缘了。所以,全寺中的众僧人以及和尚、居士无不对慧缘法师怒目相视,都向他投来鄙视的目光。

但是,慧缘法师处在这种人人怒目相视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心平气和,若无其事。他既没有站出来喊冤叫屈,向众人申明一切,也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受委屈的情绪,与平常没有两样。每天按时去吃饭、每晚还是照样去大殿打坐。

终于,在7天后,寺中的主持才来揭开了谜底:原来功德款根本没有丢失,这是主持在考验慧缘法师,想知道他在山洞中的10年修炼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没料到他竟能在遭遇冤枉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常态,以一颗平常心去生活,为此,全寺上下无不由衷地对他产生了崇敬。

我们常说,“要快乐地生活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处事淡然”,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尚可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当你面对各种利益纷争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心平气和,淡然地处理吗?自己如遇到被冤枉、被暗算这些不平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还能荣辱不惊吗?

尤其是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境还真的挺难。就拿“名利”来说,我们对人的评价或对物品的价值的评估,大都是以金钱为标准的,都认为愈有钱的人就愈成功,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这可以说是拜金主义的泛滥。但是,要知道世间大富大贵的人毕竟为数不多,我们要把握天时、地利、人和,还必须要拥有超常的勇气与智慧,如此一来,必定会有多数人感到处在迷茫、徘徊中,在追求的过程中,心中难免会充满不甘和不满,最终让自己陷入名利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免会流于世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物质所困,但是,我们只需时时自省,并在自省中提炼出一种“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态。无论面对什么事,都不要过于去计较利害得失,不论事态如何演变,都能平静地对待它。

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样样都能尽如人意的,我们就应该像慧缘大师那样,心平气和、荣辱不惊,既要看得破,又要忍得过。与其在追求是非公论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如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不是任人摆布,更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

快乐是我们生存的“食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快乐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现在的有些人,认为拥有更多的外在物质,就能体现自己的快乐,体现自己的强大和优势。其实这时的我们已经迷失在物质的世界里,丧失了快乐。

那快乐有什么作用呢?快乐就是帮我们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取动力,将我们保护在快乐的生存状态。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能保持一个快乐的精神状态,那么我们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悲伤和愤怒的状态,精神崩溃也就离你不远了。精神的崩溃与生理系统的瓦解具有同样的破坏性,一旦你远离快乐,染上忧伤、哀愁和愤怒,那么你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伊朗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来同样健壮的两只公羊,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只公羊被安置在一个舒适、安静,没有任何危险的草原上,另一只公羊被安置在旁边关着狼群的动物馆。

两只公羊同样环境舒适,吃喝不愁。前一只公羊一直在草原上活得自由自在,而后一只公羊由于经常感到狼在旁边窥视自己,在打自己的主意,终日提心吊胆,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没过多久便死掉了。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人和动物想要生存不但要有吃有喝,而且需要精神的安宁。当我们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状态时,无论摆在我们面前多么美味的食物和舒适的环境,都难以维系我们的生命。

那么我们是怎样从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并且用其维系着我们的生命的呢?看看下面这个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事例:

在一次公司聚会上,李铭注意到有个漂亮女孩不断地向他这边看过来,而且两个人的眼神经常地相遇。李铭从这个女孩的眼神中感觉到,她没有回避自己的意思,于是很想上前和女孩打招呼,但始终没有勇气。

正在李铭犹豫不决的时候,女孩起身向他这边走来。李铭的心跳加快了,本能地清理了一下自己的嗓子,心里准备着和女孩打招呼的台词,考虑着用什么姿势和语调接受她的问候,可以让自己显得更绅士、更有魅力,也更能获得她的好感。

不多会儿,女孩已经走到他的面前。李铭刚要上前开口和女孩讲话,女孩却与他擦肩而过,走向他身后的一个男孩。

“我才没有要和她打招呼呢,她长得又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看都看得出她是要走向我身后的男人……”李铭心中作出了这些对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其实我们都可以想象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李铭心中的反应。或许他能意识到自己在作什么样的解释,也或许他不知道自己作这些解释有什么用。

不过,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想法和反应,很快摆脱刚才的尴尬和不愉快,让自己的内心恢复到最初平静的状态。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解读到自己比别人好的信息,从而让自己在开脱的同时获取快乐,滋长自己的优越感或避免自我感的萎缩。正是我们的这种自我调节,才让快乐更好的常伴我们左右。在生活中,我们就是靠这种坦然的感觉来过活的。

如果李铭作出这样的反应:“看来我今天的形象不太好,或许我的形象本来就不好。我不如后边的那个男孩有魅力,不如他有吸引力,反正是比不上我身后的那个家伙。”这种想法会不断强化他内心的冲突,让他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并且加深自己的自卑感,让自己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这与羊经常感到狼在偷窥自己的效果是一样的,羊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总担心狼随时会吃掉自己,最终精神崩溃,导致死亡。如果我们人类也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也会同羊一样,面临死亡的威胁。

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心中的矛盾,那么长此下去我们最终的结果就会出现缺乏自信、不愿意和别人接触等问题,严重的话会出现抑郁、焦虑、自闭等精神症状。

当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时,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的快乐被瓦解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被瓦解了。所以快乐是我们很重要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无时无刻地精心呵护。

难道我们维持快乐的方法只能是从现实中不断地解读到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其实,也并非如此,只要我们看清事实,并对此作出积极的改变,那么我们就能一直保持快乐的心情。

让快乐的能量自然地流动

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快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偏偏命运却捉弄了我们,烦恼与糟糕的状态经常会围绕在我们身边,不经意间地跑出来折腾你一番,让你苦恼不已。

扭转自己的坏运气,让烦恼消失,除了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外,还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场,让吉祥如意的好运气愿意留下来。

所以,当我们越是辛苦、不顺利的时候,越不应紧锁愁眉,抱怨絮叨,而是应该微笑着将期待和希望用最热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光靠自己无法扭转颓势,那么,就请借助外界的力量,让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开心起来。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将这句话用在生活之中,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信仰中拥有的信念和关爱,是无边宽阔的,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是显贵还是平民,只要你走进这里,就会得到一样的祝福。再看看他们那种朴素谦和、与世无争的态度,相信必能让你对万物苍生心存感激,视挫折和困苦为动力,让你去努力奋进,并且也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苏州灵岩山有一位得道高僧印光大师,是一个非常注重感恩知足的人。他的住所简陋粗劣,并且一日只食两餐,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朴素。一双僧鞋穿了4年,一件僧衣穿了8年,屋子里的旧床、破桌、旧凳一用就是一辈子。大师一直提倡,不管贫富贵贱,都应有惜福、感恩、爱物的心灵。

他的早餐仅清粥一碗,从不食用其他的菜,午饭则为饭一碗、菜一碗。饭毕以舌舔碗,再将水注入涤荡以漱口,餐餐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偶尔遇到其他的僧人为自己补给了稍好的酱油,也会以“我等道力微薄,不足利人,接受施主一粒米,已无法消受,哪可吃好菜”自责。

即便生活这般苦寒,印光大师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一种令人仰慕的幸福和满足。他能够让自己心头快乐的力量一直流动,并且照耀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不能要求普通人如印光大师这般节俭求道,但是我们可以领悟印光大师这种无欲无求,生活简朴却同样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的态度。印光大师的这种精神不仅仅传播给了其他的寺僧,也给普通人带去了好的影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情。

当你还在感叹生活的晦暗时,如果能认真检视自己遭遇的那些挫折和失落,你就惊讶地发现,自己能体面而健康地活着、哭着、受苦着,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幸福!所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都将在你恬静知足的心态中逐渐消退。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一岁半时因为患急性脑充血病变得又盲又聋,受尽了病魔折磨,但正是因为她人生出现了这个岔路,让她意外地获得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恩宠。家人和老师、朋友的关怀,让海伦·凯勒开始学习知识,并且一点点坚定信心。

海伦·凯勒的学习过程并不轻松,在老师沙利文小姐的帮助下,她认真地设法学习那些让自己可以蜕变成美丽蝴蝶的知识,包括突破功能障碍学会了说话,用手指看书。之后,海伦通过特殊考试进入了大学,并且出版了自传小说……她奉献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讲,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海伦·凯勒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辅助他们健康快乐地过生活。她用自己的力量为失去健康的人造福,也因此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认同并热爱。

对于一个失去光明的人来说,海伦·凯勒真的有乐观的资本吗?要是换了悲观的人或者心态不坚定的人,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可是,一直保持乐观的海伦·凯勒没有失去她坚强勇敢的心,她反而更尽情地发挥她有限的优势,将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都处理到最好,一步步走过了险境,战胜了让人生变黑暗的厄运。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失业、降职、贫寒等,这时候想想那些被上天强行夺去健康的人吧,他们都没有失去信念,仍然在创造着各种奇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眼前这些不足挂齿的得失呢?

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与健康的身体交换,那么,相信绝对不会有人接受这样的交易。毫无疑问,身体受到重创才能算是真正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苦!其他的痛苦,相较之下只能算是一些煎熬和彷徨的情绪。

也就是说,当你真正了解痛苦的轻重后,面对眼前的困境,你就一定能够重拾快乐,抱着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沉着应战,努力克服困难,快乐地去迎接挑战。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不少痛苦,然而最大的痛苦是:想从黑暗奔向激动人心而又不可理解的光明时,那些无力的挣扎所带来的痛苦。”遇到不开心的事,多去想想那些不幸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你现在很幸福,你还有健康的体魄。

只要你愿意,苦恼烦闷、挫折失败都是一种修炼,你越乐观,那么幸福就会离你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