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把个人理财当成终身事业

“个人理财”是一个时髦的词儿,然而一般人对理财的认识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就是今年投下10万,明年收获12万,也就是投资赚钱。二是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老百姓没有几个钱,无所谓理不理财。实际上,这两种理财观念都是狭隘的。理财其实是一种个人或家庭的人生规划,是指我们要善用钱财,尽量使得个人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钱,如何及时地把握每一个投资机会,是理财的关键所在。

理财是人们适应商品经济,进一步社会化所必需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财应当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身目标的实现为终极目的。这其中,财富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财富的安全,个人的、现实的社会责任都是理财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关于如何进行科学理财,巴菲特有着自己的看法。

首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巴菲特认为,人们在进行个人理财时,要进行多种投资组合,广开“财路”。最适合普通家庭的投资组合是:40%银行储蓄、30%买债券、10%买保险、10%买股票、10%用于其他投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任何模式都不是绝对的真理,对于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财务状况不同,每个人的理财目标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在进行理财规划前,需要清理自己的资产状况,包括你目前有多少资产,多少负债以及你未来收入的预期又是多少,知道你有多少财可以理,这是理财最基本的前提。在国外,理财师的工作主要也是根据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按照其设定的目标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并帮助实施。不要以为自己没多少钱,不值得理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并不清楚,过日子也不懂得精打细算。其实,这非常简单,尝试制作两张家庭财务报表,就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一目了然。

其次是要理清自己的理财目标。设定这个目标是非常关键的,否则,理财就是盲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在未来的几年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比如五年内买车或买房或资产达到多少,这些都可以算作具体的理财目标。同时,要将你的目标进行量化,需要多少金额,预计多长时间。

再次是要弄清楚你的风险偏好是什么样的。风险偏好是客观地分析而不是一味主观的好恶。比如说很多人把钱全部都放在股市里,其实他没有考虑到自己有父母、子女,没有考虑到家庭责任,这时他的风险偏好就偏离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

最后是要做战略性的资产分配,然后是投资品种和投资时机的选择。同时,进行绩效的跟踪,也就是投资的效果如何。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财务状况、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应该经常对我们的投资绩效做一个评估,这样就可以实现财务安全、资产增值和财务自由的境界。

要清楚,理财绝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有钱人需要理财,没钱的人更需要做良好的财务规划,甚至零资产的人也需要理财。比如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的财务规划就应当重在自身实际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投资。他可以通过努力工作以及积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薪水更高的职位和工作。

又比如一对储蓄只有两三万元,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阶层夫妇,他们每月的收入都要全部花光,没有结余,并且他们的孩子又要上大学。那么怎么用这有限的资金既养活父母,又能供孩子上大学,同时又能满足生活的各项必需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很好的理财规划。

根据这个家庭的实际财务状况,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财务规划:在教育方面,可以为孩子进行教育储蓄,采取每个月存的方式存两年,等孩子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把教育储蓄的钱取出来,享受优惠的利息。另外,如果他们有房产,可以用房产做抵押,做教育贷款,这样孩子第一年上大学就可以取得2万元钱的教育贷款。同时,一定要考虑财务安全的规划,比如夫妇二人应当做一些基本的医疗保障、基本的定期保障的规划,这种保障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家庭的生活支柱,一旦他们出现问题的话,孩子的教育就没有办法实现,老人就没有办法赡养。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一定要对收入来源做好充分的保障,让这个家庭非常安全,这实际上就是个人理财。

另外,虽然家中孩子还在读小学,但如今教育消费水平逐年上涨,孩子数年后升学择校的费用将高达数万元,上大学的各种开支更大,因而夫妇俩还可以考虑为孩子进行教育储蓄。教育储蓄具有不纳利息税、利率较高的特点,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到银行为孩子开立教育储蓄账户,每月固定存入一笔钱,到孩子上高中时可取回本息两万多元,从而实现储蓄收益的最大化。至于其他的理财品种,比如炒股、炒汇以及房产投资等,则一定要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务状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组合。

总之,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理财,而终身理财也就是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企业来经营、规划。短期的日常消费,中期的物质、精神方面的投资,长期的养老、防意外疾病等方面的计划,这些都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