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调查研究
- 王延中等
- 7219字
- 2020-08-29 07:10:52
(三)调查地区的族际交往
本次问卷对民族地区居民族际交往方面的调查,主要包括各民族族际交往的意愿和行为、民族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程度,以及当地民族与外来人员之间交往的包容性等方面内容。
1.受访者族际交往意愿远近有别:聊天、交友、工作和居住不是问题,谈到族际通婚则退避三舍;族际交往行为普遍,大部分受访者都有其他民族朋友
本次调查首先询问了被调查地区各民族受访者之间的交往意愿。交往意愿根据交往的不同层次、不同亲密程度区分为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五种层次,其中结为亲家是最为亲密的一种交往形式。调查发现,无论是汉族受访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意愿,还是少数民族受访者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意愿,各民族的交往意愿呈现相似的模式:都表现为更愿意和其他民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和成为亲密朋友(愿意比例均超过85%),但在涉及结为亲家时,愿意比例都大幅度下降(愿意比例均低于70%)。其中,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5.2%、93.5%、93.7%、90%、69.4%;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0.2%、87.1%、88.9%、85.1%和64.7%;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0.7%、88.6%、89.4%、85.5%和62.4%(详见表2-79、表2-80)。
表2-79 汉族居民愿意与少数民族居民交往的比例
表2-80 少数民族居民愿意与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交往的比例
续表
续表
续表
总体而言,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比例。在汉族受访者内部,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汉族受访者与其他少数民族受访者交往意愿存在一定差别。其中,非农户口汉族受访者在与少数民族结为亲家方面的意愿远低于农业户口的汉族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5.5%和75.5%。另外,如表2-79所示,总体而言,学历越高的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意愿越低,尤其在与少数民族结为亲家方面,不同学历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居民结为亲家的比例分别为:未上学75.9%、小学79.2%、初中72.9%、高中67.8%、大学49.6%。
西南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居民交往的比例远高于西北被调查地区。西南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8%、98%、97.5%、96.3%、91.2%;西北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3.5%、90.8%、91.3%、86.1%、55.7%;西南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结为亲家的比例也超过了90%。不同省份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也有差别,云南、贵州、甘肃被调查地区的汉族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各种类型交往的比例都较高,而内蒙古、青海、新疆被调查地区汉族受访者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意愿比较低,这三个省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愿意与少数民族结为亲家的比例分别为:内蒙古74.8%、青海53.5%、新疆18.8%。
大部分少数民族受访者与汉族交往的意愿都很强烈,比较而言,蒙古族、鄂温克族和维吾尔族与汉族受访者各种交往的意愿都较低。蒙古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87.3%、84.4%、86%、79.6%、36.1%。鄂温克族受访者相应的比例为:78.9%、71.9%、73.7%、70.2%、59.6%;维吾尔族受访者相应的比例为:64%、51.3%、58.1%、48.1%、1.5%。在与汉族居民结为亲家方面,还有以下少数民族受访者的意愿较低:塔吉克族(26%)和哈萨克族(6.7%)。西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受访者各方面交往的意愿都比较强烈,远超过西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受访者的交往意愿,西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6.1%、95.3%、95.7%、93.4%、89.7%;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相应的比例分别为83.6%、78%、81.3%、76%、36.9%。从不同省份来看,青海、甘肃、贵州和云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交往的比例都很高,只有内蒙古和新疆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各种类型交往的比例较低。其中,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84.2%、80.6%、81.8%、78.4%、55.3%;新疆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相应的比例分别是:78%、69.8%、74.7%、67.2%、11.4%。
非农户口少数民族受访者在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和成为亲密朋友四个方面意愿高于农业户口少数民族受访者,但非农户口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结为亲家的比例远低于农业户口受访者。非农户口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和结为亲家等的比例分别为94.2%、91.8%、93.5%、88.8%、59.4%;农业户口受访者相应的比例分别为88.2%、84.9%、86.6%、83.4%、67.2%。总体而言,学历越高,愿意与汉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和成为亲密朋友的受访者比例越高,但学历越高,愿意与汉族居民结为亲家的受访者比例越低,不同学历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汉族居民结为亲家的比例分别为:未上学(71.7%)、小学(60.6%)、初中(69.3%)、高中(65.2%)、大学(57.7%)。
少数民族受访者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意愿方面,总体而言,大部分少数民族受访者都愿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乃至结为亲家。其中,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受访者与其他少数民族各种交往的意愿都相对较低,蒙古族受访者愿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成为亲密朋友乃至结为亲家的比例分别为86.5%、85.6%、85.4%、79.2%、31.7%;维吾尔族受访者相应的比例为69.6%、60.4%、64.2%、50.9%、3.5%。这两个民族尤其在与其他少数民族结为亲家方面意愿也较低。此外与其他少数民族结为亲家意愿较低的少数民族受访者还有:彝族(61.9%)、塔吉克族(25.1%)和哈萨克族(13.3%)。
与少数民族和汉族受访者各方面交往意愿类似,非农户口少数民族受访者在与其他少数民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和成为亲密朋友四个方面意愿高于农业户口少数民族受访者,但非农户口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受访者结为亲家的比例远低于农业户口受访者。此外,西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与其他少数民族居民各方面交往的意愿(包括与其他少数民族结为亲家)都比西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更高。从不同省份被调查地区来看,青海、甘肃、贵州和云南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的比例都很高,只有内蒙古和新疆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各种类型交往的比例较低。并且,少数民族受访者学历越高,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居民聊天、成为邻居、一起工作和成为亲密朋友的比例越高,但学历越高,愿意与其他少数民族居民结为亲家的比例越低。
61.7%的被调查民族地区受访者拥有三个以上少数民族朋友,有8.6%的受访者拥有两个少数民族朋友,4.5%的受访者有一个少数民族朋友,有四分之一(25.1%)的受访者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民族地区受访者是否拥有少数民族朋友以及拥有少数民族朋友数量的多少与许多因素有关。在不同民族受访者中,有五类少数民族受访者“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的比例较高,分别是:维吾尔族(69.1%)、土族(30.4%)、布依族(26.8%)、纳西族(26.8%)、塔吉克族(25.3%);维吾尔族受访者比例最高。
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拥有少数民族朋友的比例低于西南被调查地区。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拥有三个以上少数民族朋友、拥有两个少数民族朋友、有一个少数民族朋友和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的比例分别是:70%、7%、2.8%、20.3%,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相应的比例分别是:53.2%、10.4%、6.3%、30.2%。不同省份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拥有少数民族朋友的数量也不一样,新疆、青海和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拥有少数民族朋友的数量较少,新疆、青海、内蒙古、贵州、云南、甘肃六省被调查地区受访者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的比例分别是:42.5%、23.9%、22.1%、20.8%、19.7%、3.8%。
与农业户口受访者相比,非农户口受访者有少数民族朋友的可能性更高,拥有三个以上少数民族朋友的比例更高,“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的比例更低。学历越高,拥有少数民族朋友的数量越多。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居民拥有三个以上少数民族朋友的比例分别为:45.5%、50.5%、63.8%、74.2%、77.4%;同时,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受访者一个少数民族朋友都没有的比例分别是:36.4%、37.8%、23.9%、13.5%、8%。学历较高的受访者,较可能离开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城市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周围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与各民族人民接触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可能拥有更多的少数民族朋友(见表2-81)。
表2-81 居民拥有少数民族朋友的数量
各民族居民相互之间的交往意愿和实际的交往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政策来看,我国一直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也是我国政府自上而下倡导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各民族居民主观表达的族际交往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会遵从国家倡导的方向,服从社会预期,这可以部分解释前面几个表格中各民族受访者各种类型交往方面表达出来的较高意愿。
从民族交往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来看,聊天、交友、居住、工作四种交往方式下,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近可远;但族际通婚则是不同民族间交往的最高形式,意味着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达到一定的深度,跨越了民族的各种差异,在族际通婚方面,前面数据表明各民族受访者在这方面仍然有相当程度的顾虑。
从客观因素来看,各民族之间杂居程度越高,互相融合的程度越高,越可能拥有更多数量的少数民族朋友,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在民族交往意愿和实际拥有少数民族朋友数量方面都低于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原因可能是西北被调查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比例较高,客观上不太具备各民族互相交往互相融合的条件,而西南被调查地区多民族杂居的比例较高,在客观上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客观因素方面除了居住格局外,各民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以及生活习惯也显著影响民族间的交往。少数民族之间如果不能掌握共同的语言,交流将无从谈起;而宗教习惯的差异、宗教禁忌的存在也是各民族互相交往的无形障碍。
2.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身份在日常交往、工作、生活中较为便利
良好的民族关系必须有一个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环境,各民族都属于社会的公民,都应享受同等的权利,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都不允许民族歧视情形出现。但是,由于近年来周边环境和国际问题的复杂性,尤其是“3· 14”和“7·15”事件的发生,我国民族关系在总体稳定和谐的情况下出现局部摩擦现象,这些现象可能会给部分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实际情况如何呢?
此次被调查访问的少数民族受访者表示,仅有2.1%的受访者在日常交往、工作中因民族身份经常有受到阻碍的情形,有6.6%的受访者日常中偶尔因民族身份有不便利情形,大部分少数民族受访者在日常交往、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因民族身份而存在的不便利情形。
如果将日常中因少数民族身份“经常有”和“偶尔有”不便利情形合并,则少数民族表示有不便利情形比例最高的几个民族受访者分别是:佤族(17.5%)、鄂温克族(16.1%)、蒙古族(13.9%)、哈萨克族(12.6%)、维吾尔族(12.3%)、土族(11.7%)、塔吉克族(10.2%)。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少数民族受访者表示不便利的比例差别不大。但西北和西南被调查地区差别较大,西北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表示日常中因民族身份有不便利的比例较高,为12%,西南被调查地区相应比例为5.9%。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日常中因少数民族身份而存在不便利情形的比例均超过10%,甘肃、云南和贵州被调查地区少数民族受访者相应比例均低于10%。
学历越高,日常中因少数民族身份而存在不便利情形的受访者比例越高,分别是:未上学(8.3%)、小学(7.4%)、初中(7.1%)、高中(10.9%)、大学(14.6%)。其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的受访者,生活和工作涉及的范围可能越广,因民族身份遇到不便情形的机会更多(详见表2-82)。
表2-82 少数民族受访者的民族身份在当地社会交往、工作就业、日常生活中有无不便利情形
3.大部分受访者欢迎外来人员,但担心外来人员对当地环境和就业带来破坏
市场转型以来,东中西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孔雀东南飞”成为常态,大量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东部和中部居民也开始到西部地区就业、创业。西部地区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员。民族地区居民与这些外来人员的关系成为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察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些外来人员的态度,能从侧面评估我国民族政策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得失。
总体而言,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外来人员持欢迎态度,76.2%表示欢迎,仅有7%表示不欢迎,此外还有7.5%表示是否欢迎要“视情况而定”, 7%表示无所谓,还有2.3%表示不知道。大部分少数民族受访者对外来人员都持欢迎态度,欢迎比例较低的几个民族受访者是:维吾尔族(64.3%)、裕固族(59.2%)、藏族(56.9%)、佤族(55.4%)、蒙古族(50.5%)、达斡尔族(40.1%)、鄂温克族(36.2%)。从各民族来看,有几个民族对外来人员不欢迎的比例较高,分别是:鄂温克族受访者(40.4%)、蒙古族受访者(28.0%)、达斡尔族受访者(13.4%)、维吾尔族受访者(11.5%)、佤族受访者(11.5%)。此外,对外来人员是否欢迎表示“视情况而定”比例较高的几个民族是:藏族受访者(25.7%)、佤族受访者(24.5%)、裕固族受访者(20.4%)、达斡尔族受访者(12.7%)、鄂温克族受访者(10.6%)。对外来人员明显持以上三种态度的几个民族受访者基本一致。
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受访者对外来人员欢迎程度无明显差异。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比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更欢迎外来人员,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表示欢迎的比例为87.3%,而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相应的比例仅有64.2%。不同省份受访者对外来人员的欢迎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贵州(90.2%)、云南(84.5%)、青海(81.3%)、新疆(70.6%)、甘肃(53.7%)、内蒙古(47.4%)。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外来人员欢迎程度较低。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外来人员明确表示不欢迎的比例较高,达到23.7%;甘肃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外来人员是否欢迎表示“视情况而定”的比例较高,达到26.8%。
此外,学历越高,受访者对外来人员的欢迎程度越低,表示“视情况而定”的比例越高。不同学历对外来人员表示欢迎的比例分别是:未上学(78.5%)、小学(76.9%)、初中(77.7%)、高中(74%)、大学(74.2%);表示“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分别是:未上学(5.1%)、小学(5.3%)、初中(7.1%)、高中(10.5%)、大学(10.7%)(详见表2-83)。
表2-83 受访者对外来人员的态度
虽然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对外来人员表示不欢迎的比例较低,但仍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他们不欢迎外来人员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受访者不欢迎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54.3%)、“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53.3%)、“他们赚走了当地人的钱,但对当地没有贡献”(48.3%)、“他们到来后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减少”(44.6%)。此外,有31.2%受访者表示不欢迎外来人员的原因是“看不惯他们的行为举止”。
不同民族受访者对外来人员不欢迎的理由有差别。汉族受访者主要的理由依次是:他们赚走了当地人的钱,但对当地没有贡献(64.4%)、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57.6%)、他们到来后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减少(57.6%)。蒙古族受访者的理由是: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64.8%)、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57.4%);而维族受访者的理由主要是:看不惯他们的行为举止(55.6%)、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49.2%)、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41.3%)。数据说明:汉族受访者更看重外来人员对民族地区经济和就业方面的贡献,少数民族受访者更看重外来人员对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冲击,而维吾尔族受访者对外来人员的行为举止看不惯。对待外来人员态度上的民族差异反映了各民族受访者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相比汉族受访者,少数民族受访者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依赖当地的自然环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受到的影响较大,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冲击,生计和适应成为明显问题。调查数据说明,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帮助当地居民适应现代化进程,外来人员如何在西部做到发展与惠及当地平衡,以及如何缩小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的发展差距等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
非农户口受访者和农业户口受访者的理由比较类似,但在强调的重点上有所不同,非农户口受访者更强调“他们到来后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减少”(55.8%)和“他们赚走了当地人的钱,但对当地没有贡献”(53.2%);而农业户口受访者更强调“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55.8%)和“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55.4%)。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受访者都意识到外来人员的涌入引起了社会不公平,但两类受访者看重的维度不同,非农户口受访者看重的是经济和就业,农业户口受访者看重的是环境,这可能是因为两类居民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非农户口受访者更多从事非农工作,对环境的依赖并不明显,但农业户口受访者的生产和生活都较为依赖自然环境。
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和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不欢迎外来人员的理由也不一样,西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强调的是:他们赚走了当地人的钱,但对当地没有贡献(69.1%)、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57.7%)、他们到来后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减少(52.6%);而西北被调查地区受访者较为强调的是:他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55.3%)、他们破坏了当地的资源等自然环境(53.2%)。西南和西北受访者都强调外来人员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但西南地区受访者同时也不满意外来人员对当地人就业和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而西北地区受访者主要看重外来人员对当地自然和生活环境的冲击。西南和西北受访者态度的差异说明两个区域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西北受访者原有的生活方式如放牧更依赖于自然环境,外来人员和新兴产业的涌入极大地破坏了西北受访者的生产和生活;而西南受访者可能愿意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但外来人员的所作所为却造成新的不公,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不能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感到不满意(详见表2-84)。
表2-84 当地受访者不欢迎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注:个案数少于30的类别如少数民族和省份的统计结果均已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