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累死人的是积压下的工作
工作今日不清,必然积累。这就像稻草,别看稻草轻,一根不起眼,但当一根根稻草堆成了山,再强壮的骆驼也会被压死。
某人有一头很强壮的骆驼,他夸口说骆驼能扛起任何东西。但有一天有人却说他的骆驼连一根稻草也扛不了,此人觉得好笑,便要与那人打赌。当骆驼背上的稻草堆积成小山时,打赌人说还没有找到那根稻草,他就那样一根根漫不经心地边找边把稻草放到骆驼身上,许久,当他放完一根稻草后,骆驼轰然倒地。打赌的人指着最后放上去的一根稻草说:“瞧,就是这一根!”
这个故事人人皆知。打赌的人充分利用了骆驼主人的无知,成功找到了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现在再看这个笑话,我们应该能够在会心一笑中看到问题的本质:别看稻草轻,一根不起眼,当一根根稻草堆成了山,再强壮的骆驼也会被压死。
现实生活中,类似骆驼主人这样“愚钝”的人并不在少数,只不过故事里的稻草变成了工作中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经常让这些本来极易排除而未能及时处理的小问题和隐患积聚下来,一事压着一事,就会成为积重难返的大难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做到日事日清。
日事日清,即把当天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当天解决,防止问题积累。以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为例,他每天都会接到来自高层的工作指令,来自其他部门的协作要求以及来自下层的工作请示等,事情很多。任何一件小事如果不能在当天完成,而是拖到下一个工作日,工作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导致根本无法推动事情的进展。
日事日清的影响力不局限于个人,对企业整体亦是如此。很多企业当初对小问题视若无睹,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以至变得被动,于是小问题接踵而至成了大麻烦,最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005年下半年,许多锐志新车用户在提车不到两个月便发现发动机漏油的现象,一些皇冠新车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紧接着这一问题开始在网上传播,但并未引起一汽丰田的重视。
2006年初,各大网站都在热议“锐志漏油事件”,一些媒体也开始关注此事,但一汽丰田仍未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至2006年第一季度,锐志轿车在国内已经出现了普遍的发动机漏油现象。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推断,全国估计有超过60%的锐志存在“发动机漏油”隐患,问题车辆数量已经过万。在这一形势面前,一汽丰田首次低调表态:因部分发动机油底壳装配不良,锐志发动机出现少量渗油的问题,但该问题不涉及车辆的行驶安全。生产厂已于今年2月做出改善,自此再未接到过任何渗漏油的报告。
厂家的这一说法遭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质疑。许多锐志、皇冠用户组成维权联盟,要求厂家对问题车辆进行召回,车主和一汽丰田之间围绕“锐志漏油”的战争进一步升级。
针对消费者日益强烈的要求“召回”的呼声,一汽丰田于2006年5月17日再次发表声明,却仍旧只是象征性地向消费者表示歉意。2006年5月23日,天津的锐志车主李宏宇在饱受“渗漏”困扰后,最终一纸诉状将经销商和一汽丰田告上法院。
这次危机导致锐志销量大幅度下滑。2006年4月份锐志的单月销量下滑到4000辆以下,和2005年最高近7000辆的月销量相距甚远。
一事不解决,事事受牵连,这就是恶性循环。一汽丰田对漏油事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及时与消费者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于是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也丧失了主动权。他们对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估计严重不足,也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已经造成的事实,而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侥幸态度使其再度错失解决事件的良机。选择和消费者进行“对抗性游戏”,是一汽丰田的一大败笔。一篇缺乏诚意的正式声明,再度表明了厂家不愿“低头认错”的态度。至此,消费者对一汽丰田“只道歉而不召回”的做法普遍不满,于是他们选择上诉。一汽丰田一次次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一次次让问题积累,最后导致锐志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锐志车的危机风波再一次证明,对小事不日清,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不及时解决,小事终将会成为大事,甚至致使企业损失严重。而对于员工个人而言,一天不日事日清,就会影响到下一天的工作,遗留的问题很可能会打断手头的工作,工作效率也就会大受影响。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员工,都要做到及时处理问题和事故,做到日事日清。
02.工作不到位,公司没未来
工作做不到位,产品就会存在瑕疵,进而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品牌,从而导致市场销量下滑和市场份额下降,使得企业遭受巨额损失。
浙江某厂生产的裤子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赔偿。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发现产品存在质量瑕疵——有条裤子上的线头没有被剪掉。
这个产品的合格证上清楚地写着质检员05号,公司老总很快就查明了05号质检员的身份:卫成。当老总问卫成原因时,卫成说那天他因为急着下班后去见女朋友,所以没有一条条仔细检查,而是抓起几条同时看。可能当时线头被盖住了,没有抖出来,他就疏忽了。
商家索赔,客户认可度大打折扣,公司准备在欧洲提高市场份额的计划随后也搁浅了。
实际上,工作中容易被人忽视而不能日清的,往往是一些细节。员工的一丁点儿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精度不够;产品生产环境维持不到位,导致洁净度、相对湿度等不达标;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指标验证不足,未充分考虑产品加工方法;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编写不到位;原材料或元器件控制不到位……这些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也很可能会像案例中那样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我们说,今天的工作不到位就是透支公司的未来。
企业不仅需要执行力,还需要日事日清的细节管理。不是日事日清的执行,等于没有执行;不能及时地解决细节问题,很可能就会酿成致命问题;只有一丝不苟地将每一个细节完成,执行到位,才能造就卓越企业。被称为“零缺陷之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认为,对质量的描述不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动词和名词,比如需要、要求。确定了这些,并将其逐渐灌输到员工的意识里,才能让员工坚决地将需要和要求执行到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公司赢得未来。
美国一家公司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美国公司专门派了一名高管来监督生产。来到韩国以后这位高管发现,这家玻璃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他很满意,因为韩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还要严格。
一天,他无意当中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上去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两种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奇怪地问:“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回答。
“可是我并没有发现它们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美方高管不解地说。
“你自己看,这里多了一个小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吹制的过程中漏进了空气。”
“可是那并不影响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们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缺点,哪怕是客户看不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这些次品一般能卖多少钱?”
“10美分左右吧。”
当天晚上,这位美方高管就给总部写信汇报:“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5美元的杯子,在这里却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被人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10美分。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不可以信任的?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我也没有必要再待在这里了。”
这家韩国企业的员工对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检验一丝不苟,工作没有任何折扣。员工工作到位,保证了产品质量,也让公司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为公司签订长期的购销合同打下基础,从而创造了良好的业绩。
日事日清,没有折扣,工作到位,生产出的产品才会升值而不是贬值,公司业绩才会提升而不是下降,公司也才能真正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公司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03.最危险的事业“杀手”是拖延
拖延是事业“杀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和这个阴险的“敌人”交锋的经历。很多人在事业上难以取得进步,甚至最终堕落到深渊,就是因为日复一日的拖延。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你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眷恋被窝。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你又躺了五分钟,十分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这样,把此刻应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下一刻。最初这样做,可能只是由于犹豫不决,但等到养成了习惯,就会有更多事情被一拖再拖。
张峰周二接到老板的任务,要在一周之内起草一份与某公司的销售合同,这对于法律出身的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一天,手头上的其他工作本来可以结束,但他想反正有时间,明天再动手也不迟。
第二天,因为有些突发事件耽误了一上午,到下午下班前他才勉强将原有工作完成。
第三天,刚准备动手做,同事工作上遇到困难,为帮忙解决问题他耽误了一上午,下午也没心情做,因为明天就是周末。他想:周末两天怎么也能做个差不多,不急。
第四天时,一帮朋友搞了个聚会,他整整玩了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一直睡到次日中午,起来后头还晕得厉害,吃了几片药,又躺下休息。
第六天上班后,在例会上,老板问他完成任务没。他不敢说没做,便撒谎说差不多了,只是有些数据需要核实,明天就能交上去。
开完例会他立刻动手,这时才发现这个合同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涉及许多他不熟悉的领域,而且还需要许多实证数据做支持,别说一天,就是三天也未必能完成。想到这儿,他的大脑一片混乱。
由于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老板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慢慢地,他自己也觉得在公司没有立足之地,最终被迫辞去了工作。
张峰这种做事拖沓的习惯,是他丢工作的罪魁祸首。其实不只是张峰,拖延可以算得上是每个人的大敌。这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要付出劳动时,或是要做出抉择时,我们总会找出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有些人却深陷纠结的泥潭,被工作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而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大事小事,都去认真对待。不要把今天能完成的事拖延到明天,更不要傻到等老板开口问“你什么时候做完那件事”时,才匆忙上阵,仓促处理未完的工作。把今天的事拖到以后去做,这样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本可以支撑我们把今天的工作做好。
在我们的职场生活中,拖延总是暗中作祟,一旦开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工作中能拖则拖,不按时去做,凡事留待明天去处理,这样的态度,会严重阻碍我们职业上的进步。
杰克和汤姆同时到一家公司做产品工艺设计员,公司为他们开出的薪水很低。
面对低薪,杰克愤愤不平,他开始埋怨、找借口、推卸责任,还在工作时间和同事聊天,把工作丢到一旁也毫无顾忌。
渐渐地,他做事变得拖沓起来,效率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了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经理批评他,他就带着情绪工作,把方案做得一塌糊涂。后来,杰克在接到工作任务时,便不是考虑要怎样把工作做好,而是从一开始就在想该如何开脱自己了。
汤姆则不同。他虽然对低薪也感到不平衡,但他并未一味地去抱怨、闹情绪。他相信,机会来自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回报。机会随时都在身边,主动地工作,实际上就是主动地抓住机会。他下车间熟悉制作工艺、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即使汗流浃背也一丝不苟。他的敬业、勤奋、好学引起了厂长的注意。不久,汤姆就被提拔为厂长助理。
担任厂长助理后,汤姆依然积极主动,认真地处理厂里的每一项事务。分内的、简单的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完成;一些重要的、紧急的、需要决策的事,他会及时向厂长汇报,并督促各部门保质保量完成。在汤姆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下,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拖延,一个高效,两位新员工的职业境遇因此而截然不同。
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我们会因拖延而失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信心和勇气,也最终会因拖延而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和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要求,从而丧失工作机会,丧失职业前途。
04.工作如同习武,日清才能进步
一日不工作,一日不提升自己,员工在各方的竞争中就可能处于劣势,自身知识也将面临贬值,人力资源的价值也会下降。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大学时是一个坐在教室角落默默无闻的同学。1993年,他创办新东方,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按照股票市值,俞敏洪所持有的股票价值高达58亿美元。短短的十三年时间,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虽然2012年经历过股价下跌等等危机,但时至今日,俞敏洪的新东方仍然算得上是国内最有名的教育机构之一。
每当谈及他的成功和他人生迅速升值的巨大秘密时,他总是说:“我每天都在向前走,从未止步和停止。每天都要有收获,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反省和学习。”
俞敏洪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正如他自己曾说的:“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他这种坚持进步和学习的态度,是与日清工作法中日清日高思想不谋而合的。正因为他坚持学习,不断进步,事业才得以快速发展。
不断学习,追求进步,不仅仅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必需,而且是生存的必需。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快,如果不能迅速掌握最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个人价值就会惨遭贬值。
我们都很熟悉伤仲永的故事,天资聪颖的仲永之所以最后“泯然众人矣”,就是因为他在成名以后没有继续努力和付出,没能及时升级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这种案例,在古代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屡见不鲜。
2015年,一位应届哈佛毕业生非常高兴地奔出校门,他可能是太兴奋了,对出租车司机说:“我是哈佛今年的毕业生!”
司机的一句话让这位毕业生大吃了一惊:“是吗?我是哈佛90届的毕业生。”
虽然我们无从得知哈佛毕业生做出租车司机的具体原因和具体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已经严重贬值了。是怎样贬的值?客观原因我们不可推测,但主观方面肯定是因为他停止了对自己的提升。不然的话,无论客观条件如何改变,他都能调整并适应。由此看来,许多人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坚持的意志,工作亦如此。正所谓一日工作一日功,一日不做十日空。
工作如同习武,每天都要勤奋地练习,这样工作能力才会不断进步,否则的话,可能会导致知识生疏,能力下降。身为一名员工,应该时刻记住一点:你每天都在和几百万人竞争。即使自己没有改变,同事也在改变,公司也在发展。要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就应该有一颗进取心,就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的荣耀里。每天都有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然,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辛苦的。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你可能要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赖斯小时候她的父母经常告诫她:“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辛劳,就可以跟白人并驾齐驱。如果你能够付出八倍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到白人的前头。”
赖斯付出了超过他人八倍的辛劳。她十年如一日,发奋学习,考进了美国名校哈佛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6岁时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随后还出任这所大学的教务长一职。步入政坛之后,她更是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当有人问起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努力!”
正如赖斯那样,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事就是抓紧每天时间,努力工作。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了。”只要你的心在工作上,就一定能挤出时间来学习进步、提高技能,并不断地从工作中获得经验。这样日积月累,你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季来特洛夫曾说:“青年时谁在睡觉前不想想一天中学会了什么,他就没前进。”在每天睡觉前,不妨反思一下,这样你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或总结经验,或奋起直追,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真的可以做到日清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