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日事日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发展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企业都如同在斜坡上,不进则退。日事日清可以给企业加油,帮助企业加速前进。
在海尔,有一个被员工们奉若神明的斜坡球定律,大家称其为“海尔发展定律”。事实上,它也道出了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犹如斜坡上的小球,想要不停往上走,就需要有上升力(目标的提升)使其不断向上发展,还需要有止动力(基础管理)防止其下滑。正如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所说:“对于企业,第一步应该是把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做扎实,否则,就是有了好的机制、有了先进的设备,效率也同样会滑下来。”
但做好基础管理并不容易。一方面,抓管理要持之以恒,它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管理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管理水平易反复,也就是说,基础管理水平作为止动力,自己也会松动下滑。因此随着企业的向前发展,它也需要跟着提高,要根据企业目标的调整、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动态优化,不断自我加固。面对复杂的基础管理问题,日事日清正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所谓日事日清,就是要把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把所发生的问题当天解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积累。要想防止累积,就要把工作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项具体任务。这三个“一”都应标明责任人与监督人,要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这样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日事日清强调的是效率,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就可以提高效率。
同时,日事日清还暗含着“日清日高”的意义,即要不断取得进步,要每天前进一点点。美国作家沃尔特·皮特金的《难忘的人们》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向来以品质卓越著称,不论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还是汽车,质量都是数一数二的。
日本何以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品质大师戴明博士来到日本,向日本企业界讲述“品质第一”的法则。他告诉日本企业界,要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全世界,在产品品质上就一定要追求卓越。这个卓越不仅仅指产品品质符合标准,而是说品质要无止境地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时有不少美国人认为戴明博士的理论很可笑,但日本人却完全照做。今天日本企业的产品在世界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们将功劳归于戴明博士,甚至将颁发给先进企业的奖项称为戴明奖。
后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一年亏损数10亿美元时,邀请戴明博士来演讲。戴明仍然强调要在产品品质上每天进步一点点,他说,持续不断地进步,一定可以使公司起死回生,振兴发达。福特汽车公司遵从戴明博士的指导,仅仅将这一法则贯彻了3年,便扭亏为盈,一年净赚60亿美元。
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念——日事日清,日清日高——成就了诸多企业,提高了这些企业的工作效率,让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02.日事日清是负责敬业的精神
敬业是日事日清工作法的基础。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监督制度再严格,也很难做到日事日清,而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却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是不可能做到日事日清的,只会把任务无限期延后。负责敬业,顾名思义就是对工作有责任感,敬重并重视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并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日事日清地工作就是抱着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即使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并且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善始善终、尽善尽美。
敬业是日事日清工作法的基础。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监督制度再严格,也很难做到日事日清,而那些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不仅能轻松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坚持下去,还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林本科毕业后进入一个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的大部分人都具备硕士和博士学位,小林感到压力很大。
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小林发现所里很多同事并不敬业,对本职工作不认真。他们不是在上班时间玩乐,就是忙着搞自己的“第三产业”,把在所里上班当成混日子。不过小林并未受他们影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一头扎进工作中,从早到晚埋头苦干,还经常加班加点。小林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不久就成了所里的“顶梁柱”,并逐渐受到所长的重用,时间一长,所长感到离开小林就好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不久,小林便被提升为副所长,老所长年事已高,所长的位置也在等着小林。
小林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对工作负责敬业,从而走上了副所长的岗位;与他形成鲜明对照的其他高学历人才却混日子、不敬业,于是只能浑浑噩噩地过生活。这样混日子的员工,头脑里根本没有“敬业”这个概念,更不会把敬业看作一种神圣的使命。他们不负责任,懒懒散散,应付了事,最终很可能会因工作的失误葬送自己的前程。
之所以要负责敬业,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眼于未来的发展;二是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好,对公司和自己的事业负责,也能得到老板的青睐。
这么看来,敬业实在是每一个职场中人都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当负责敬业的精神深植于我们脑海中时,我们做起事来才会积极主动,才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快乐,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成就,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
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路上少有人走动。一天,因运输公司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海尔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的经理丹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哪能把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时调了回来。
敬业是保证完美落实任务的核心。即使高温酷暑,丹先生仍然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敬业精神的高度体现。日事日清,即使有困难也要去努力克服,不管接到什么样的任务,我们都应首先保证按时完成。
03.日事日清是完美的执行能力
没有“今日事今日毕”地执行,再正确的战略也发挥不了作用。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一个周末的晚上,设在夏季旅游景点里的沃尔玛快关门的时候,有一家四口走了进来。虽然快要关门了,店员凯丽还是把他们迎进店里,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原来这家人刚刚来到镇上自己的夏季别墅里,却发现没有水,他们急需买根水管。凯丽领他们到卖管道的柜台,可是并没有他们需要的水管。这事要在其他商店里,并且是在快要关门时候,大概多数店员会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您要的水管……您到其他商店问问吧,再见!”
但沃尔玛不会这样。凯丽跑到电话那里,打了几个电话帮助他们订购合适的水管。终于,凯丽在一家管道商那里找到了合适的,又与另一个店员吉姆和客户一起到管道商那里取货,然后送到这家人的别墅里。他们直到帮着把水管安装好,看到水管里流出水才离开,而这时已是午夜12点多了。
沃尔玛店员的热情服务使得这家人在经过长途旅行后可以舒适地休息,这户人家感叹道:“没有见过这样热情的店员!”
沃尔玛员工即使加班也要把客户的问题完美解决,可以想见,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家人会成为沃尔玛的忠实顾客,并且通过他们,会有更多的顾客来到沃尔玛消费。正是凭借着店员这种不把工作留到明天的执行精神,沃尔玛才稳稳地坐在世界第一大零售公司的座椅上。
执行力到底重不重要?我们看到满街的咖啡店,唯有星巴克一枝独秀;同是做电子产品,唯有苹果独占鳌头;都是开超市,唯有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很多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大致相同,但绩效却大不相同,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执行力!很多企业家有这样的共识:凡是发展快且发展好的世界级公司,都是执行力强的公司。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公司管理者而言,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优秀的领导能力和卓越的执行力。ABB公司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一个管理者要想取得管理上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可以说,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失去核心竞争力。
联邦快递员的核心理念是无论碰到什么麻烦和问题,都要做到隔日送达。联邦快递曾在其公司网站上粘贴过几则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这个理念:
一天,公司的驾驶员克劳尔来到美国铝业公司,他要在这里装运一批必须当晚运出的车轮。然而,车轮的重要部件之一很晚才会送达。克劳尔没有等待和观望,而是积极帮助安装车轮,并为车轮加上润滑油,使得这批车轮得以按时运出。
又一天,在一次出班中,另一位送货员史蒂芬驾驶的货车过热,他通过不断给散热器加水完成了运输任务。回到运输站后,他将另外一批待运的包裹装上另一辆货车,但这辆货车竟抛锚了。于是史蒂芬借了一辆自行车,将联邦快递公司的板条箱放入自己的背包里,然后将包裹绑在车上。在90华氏度的炎热天气里,史蒂芬踏着自行车,在陡峭的山丘上行进了10英里,最终运完了自己负责的货物。然后,在休息的间隙,他又徒步行走了2.2英里去装运另一批货物。
“隔日送达”是联邦快递响亮的服务口号,为了兑现这一承诺,全面推进企业战略,每一个联邦快递人都要绝对执行。他们用自己超强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捍卫了公司的荣誉和口碑。
无论什么时候,那些办事主动、执行力强的员工都是最优秀的,也是最有竞争力的。这样的员工才会被安排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做到日事日清,所谓一旦接受,使命必达。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军必须立即跟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而加西亚藏匿在古巴山里的丛林中,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地点,所以也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总统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如何在三个星期之内,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此处想强调的。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即刻动身,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接到任务后,自动自发地去执行,并排除万难完成工作,这是一名员工完美执行能力的高度体现。罗文式的送信者,就是高效执行的员工。
执行不是口号,而是落实。执行力是企业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能力,因为没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执行,再正确的战略也发挥不了作用。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就连比尔·盖茨也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04.日事日清是良好的工作习惯
日事日清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将使你受益无穷。一名有着日事日清习惯的员工,他的个人魄力、办事能力、工作态度及负责精神都将会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一个有着日事日清习惯的老板,不但会感染员工与自己一同改进日常的工作,还能让自己的事业每天都有所发展。
纽约的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的新总裁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去补习法语,只有一位员工像往常一样直接回了家。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原来,这位员工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能力的储备工作。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却每天坚持提高自己。作为销售部的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有很多,但自己却不会法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下来,因此他早早地就开始自学法语了。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这些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他是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的呢?他说:“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术了。”
正是这种每天记住几个单词、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习惯,使得这位员工能够从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日事日清,日清日高”,是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成功的人生战略,无论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还是对事业成功的追求,都需要这样的习惯。
布留索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可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无论如何,绝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人的身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健康活泼,是因为人体内的血液时刻在更新。同样,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只有不断从学习中吸收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够不断改进方法,更好地完成工作。
约翰是在20岁时进入汽车加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决定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但正是因为这项工作,约翰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也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了解。
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约翰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了一遍。最后,他又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约翰的一位朋友对约翰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约翰:“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你不明白。”约翰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去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能胜任领导整个工厂为工作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约翰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约翰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过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员工,很快他又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
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一些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的,他们注重细节,每天做到日事日清,日积月累就会前进一大步。对那些勇于开拓的人而言,生活总会给他提供足够的机会和不断进步的空间。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日事日清的人,往往就是最后获得成功的人。
如果日事日清成为一种习惯,将带给人无穷的好处。一名有着日事日清习惯的员工,他的魄力、能力、工作态度及负责精神都将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一个有着日事日清习惯的老板,不但会感染自己的员工与他一同改进日常的工作,还能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发展。